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K-POP分析——衰退的原因20190716

2019-09-09 21:51 作者:振宇平衡Uniballance  | 我要投稿

少女时代的《I Got A Boy》

3.12.4 K-POP

(1) 欧美音乐风格的韩式融合

音乐方面,少女时代的《I Got A Boy》与SHINee的《Sherlock》(全曲可分成《Clue》,《Note》两首歌)和EXO的《Wolf》音源拼贴“hybrid remix”的新鲜尝试才是K-POP的活水。

视觉方面像少女时代(少女時代)这样的包装和舞蹈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K-POP具有的音乐元素基本都是海外音乐元素的重新整合。所以具体的K-POP元素是不存在的,K-POP依附于世界音乐流行元素。所以K-POP做为一个音乐流派的意义是不存在的。

K-POP的先进性在于欧美音乐风格的韩式融合,使人具有新鲜感才可以称得上是K-POP。

 

韩国选秀节目泛滥

(2) 跟风者带来的影响:劣币驱逐良币

① 跟风洗脑易上口的口水歌与模式固定

2009年少女时代的《Gee》与Super Junior的《Sorry, Sorry》和SHINee《2009.Year Of Us》的主打曲《Ring Ding Dong》共同开创,韩国洗脑易上口的口水歌的流行造就现在的普通K-POP跟风洗脑易上口的口水歌。

听众的选择过多,所以只能选择流量大的歌去听,造成好音乐的埋没。

在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尤其日韩这样处于人与人之间约束力过度的时期的社会中,人们趋向于简单易懂的,或单纯欢快、或激进的表达自我的音乐。对于音乐的选择变得更单一了,经过追逐利益的公司的量产化,就会看到音乐变得同质化。

偶像音乐供大于求,粉丝需要刷成绩进行宣传,这样就会出现听众所能选择的音乐同质化,对失去新鲜性的偶像音乐失去兴趣,从而不去寻找具有先进性的偶像音乐,所以只能选择流量大的歌去听,造成好音乐的埋没。

听众的音乐鉴赏能力也限制了具有先进性音乐的传播,从而造成K-POP失去先进性,造成K-POP文化性的衰退。

K-POP专卖店

② 量产的实力不过关造就变相养成系偶像

大量的选秀造成,偶像过剩,素质参差不齐。然而,经过感情的培养,人气会变得不可控,造成素质过硬的应该出道的练习生出不了道,而素质不过硬的练习生凭借讨喜的个性出道。这样就会出现,本不应该出道的练习生出道,变成素质不过硬的偶像,粉丝应援这些偶像希望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实力的成长,变相的制造了韩式养成系偶像。在变化极大的韩国音乐市场里,公司与这些韩式养成系偶像会希望赚快钱,这样应援韩式养成系偶像的粉丝所希望看到的成长是不可能的发生的。

养成系偶像会带来表演效果的降低,从而导致K-POP对外吸引力的降低,因为当地同等条件的艺人肯定是一抓一大把,当地粉丝多数会支持国内的养成系艺人,所以轮不到国外的养成系偶像掺一脚。养成系偶像的增多使国际听众对于初见状态下找到具有吸引力的K-POP艺人的几率降低,自然成为K-POP粉丝的几率会降低。

K-POP演唱会

(3) 国家政策及反噬

金大中当选总统后,为了重建在亚洲金融风暴重创的韩国,决定以振兴文化产业扶植中小企业,确定文化产业为21世纪重要骨干产业。政府于1999年2月制定《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让文化产业发展有完整的法规依据。

2000年前后的韩国,不论数字技术或高速网络设备发展都已具备相当规模;但完善的硬件需要与丰富的软件内容结合,才能诱发市场需求。这样的契机让“文化+IT”的观念在韩国盛行。

于2001年8月成立的“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更加确立政府将“文化产业”加上“IT产业”定调为“文化内容产业”的政策方向。文化内容产业之一的音乐产业,通过政府政策引导,有效应对内容数字化、渠道与消费形态转变的信息时代。为了让政策的推动更有效率,2009年5月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府机构,整合为“韩国内容振兴院”(Korea Creative Contents Agency,KOCCA),继续推动文创产业发展。

音乐产业部分,2009年发布《音乐产业振兴中期计划(2009-2013)》,计划的三个核心课题为“强化韩国音乐产业的全球化与国际合作”、“活化内需市场”、“建构音乐产业基础设施与强化成长基础”。5年计划的总预算为2047亿韩元,其中政府投资1275亿韩元(约1亿美元)。通过强化大众音乐地位、确立良性循环的产业体制、推动海外市场开拓,让音乐产业稳健发展。例如,在著作权观念尚未健全发展之前,数字音乐市场先行快速成长,导致收费体系与收入分配无法真实反映产出的价值。因此KOCCA修改著作权法,并持续调解音乐产业收入分配率的争议,希望建立音乐产业的合理收费体系。进军海外市场时,由于每个国家的音乐产业体系不同,从业者常遇到需政府介入才能改善的问题。因此KOCCA每年举行韩、中、日三方论坛,讨论音乐产业著作权问题、需要协助的事项以及需要改善的法律制度。KOCCA也建立了韩国流行音乐数字资料库,对音乐资产进行系统化的知识管理。在音乐制作者协会通过法律途径向非法从业者施压的同时,KOCCA也积极发展封锁非法内容和侵权网站的技术强化管制,引导非法从业者合法化。

文化产业和数字技术都是韩国的国家政策的扶持对象。

实体店销售员强推三星手机。

我亲身经历的实体店购自用机的两次经历中销售员都强推三星手机,父亲购机时和陪同学购机的时候,实体店的销售员也是强推三星手机。而且当时身边的同学中用三星手机的人很多。

实体店销售员为钱在工作的,所以推荐的时候肯定是推荐提成多一点的机器

一般去买机的话 都要先自己摸索下大概就是哪个型号的机器的。不要相信这些垃圾的话。他们只会带沟里。

强行又激进扶持,多次事故使国内对三星的负面看法很多,直到三星爆炸自燃事件和之后的发展使三星手机在中国的市场中溃败。

曾经大量引进韩流的日本富士电视台,发生过反韩流游行,如今收视率低迷。

① 日本的反韩和韩流繁盛景气(韓流ブーム)的衰弱

随日本的韩流繁盛景气(韓流ブーム)一起接触的。少女时代(少女時代)、KARA、东方神起(東方神起)是日本的韩流繁盛景气(韓流ブーム)中最耀眼的。

随日本的韩流繁盛景气的反噬,日本出现了很多反韩的声音和游行。

12月31日晚恒例的NHK的第64届红白歌会继去年后,K-POP歌手的名额为零。2011年,少女时代、KARA实现初出场,东方神起更是第三度献唱,创下红白史上最多韩国歌手出场的纪录。

日韩的竹岛领土争端问题,成为K-POP艺人被各家民放电视台和红白“放逐”。 

日本2011年就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在富士电视台门口集结抗议,说富士电视台是泡菜台,过多的播放韩剧和k-pop去年,日本国内的反韩潮异常高涨,NHK只能冷待K-POP艺人。

日本周刊杂志《News Post Seven》报道称,裴勇俊2005年在自己的网站上留言称“独岛是我们的领土”,并就少女时代过去在演唱会彩排中演唱《独岛是我们的领土》一事指责称“就这样还想在日本称霸,真是厚颜无耻”。

在KARA新歌推荐的富士TV的新闻节目上一位男性播音员要求KARA对“如果日本媒体要求就独岛问题表明立场,你们会怎么办”的提问,感到慌张,模糊并回避了答复。因此,在韩国和日本网友之间迅速传开“KARA对独岛问题保持沉默”的说法并引起争议。

像东方神起、SHINee、super junior、BIGBANG、2PM和INFINITE等这些已经在日本正式出道、有不小知名度的韩团还算好,2012年以后出道的团体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曝光的场合(机会)非常有限,如何宣传提高知名度成为一大难题。最近,他们登场的节目,仅限于CS频道、local局(地方台)。

中国的所谓“限韩令”

② 中国的人民对韩国的反感及所谓“限韩令” 

中韩蜜月期的关系,韩流在中国发展达到一定高峰。很多人认为中国市场现在就是韩流垃圾场。什么十八线都能在中国圈钱,随便来一趟营销一番就回去韩国大字报吹牛逼,资源也被占用了很多,电视台上各种韩星活跃。粉丝把明星供起来,捧着怕摔含着怕化的。可人家还越发看不起的背景下。

随着萨德系统的部署,传言中国政府限制韩国艺人和节目的举措全面开启,中国广电总局的禁令包含:禁止韩星在中国的演出;停止新的韩国文化产业公司投资;停止韩国偶像团体面向1万名以上观众演出;禁止新签韩国电视剧、综艺节目合作项目;禁止韩国演员出演电视剧在电视台播放等多项规定的措施已经传达到各电视台,并要求在2016年9月1日开始实施。

后果

跟风洗脑易上口的口水歌的大火,量产的实力不过关造就变相养成系偶像的大火是K-POP衰退的导火索。

引导发掘优秀K-POP艺人,现在实力不合格、人品有问题的艺人出国演出,来维护K-POP海外形象才是韩国政府应该做的,相当于国内的宏观调控。

然而,韩国政府把精力放在开拓新市场和宣扬国威上,而不总结K-POP自身的问题,下一个红火的市场限制韩国娱乐的现象还会发生。

韩国国家政策强行又激进扶持因为国际关系为导火索引来反噬。


改编自《简历与经历 20190716》

3.12根据音乐鉴赏历的总结,解释与展望

中的3.12.4 K-POP部分。


《简历与经历》是个人从2019年03月10日到 2019年07月16日撰写的个人文章。

K-POP分析——衰退的原因20190716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