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锤40K·哥特舰队】帝国海军战舰娘的背景故事(六)

这一次,本科技教士带来的是帝国海军舰队中最大的战斗舰船——战列舰,Battleships。她们是帝国海军中等级最高,最为巨大的战舰。是护航舰和所有巡洋舰的大姐(御)姐。战列舰家族的各级战舰的发展历史和舰龄都不尽相同,曾经跟随过帝皇参与大远征的战列舰堪称这一家族的贤者(此“贤者”指向某紫)。一些战列舰有着作为舰队旗舰的荣耀经历,接下来本科技教士将一一讲述她们的传奇历史。
战列舰是巨大的舰船,拥有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巨大护盾,通常是舰队司令的旗舰,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不是每一艘战列舰都会成为旗舰) 。战列舰虽然非常强大,但机动性非常缓慢,不能对迅速改变航向的敌人做出迅速反应,帝国战列舰通常拥有25000到3000000或更多的船员,这取决于征兵来源,这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帝国海军武装部队来抵御敌人的登舰攻击。战列舰从船头到船尾可长达8千米,“排水量”可达数十亿吨。因为她们代表了建造这一类型舰船需要巨大的资源消耗和一个相当先进的造船技术,这些战舰通常只在最主要的机械神教铸造世界上的最大造船厂里建造。这些舰船是珍贵的资产,并且被小心翼翼的保护着,通常只在较大的舰队编队中出现。帝国战列舰有多个型号,但帝皇级和使用历史较短的报应级在帝国海军中是最常见的。
帝国战列舰的长度在8千米至12千米之间。(LEX原文“Imperial Battleships are generally between 8km and 12km long”)
帝皇级战列舰,Emperor Class Battleship


帝皇级战列舰是一种指挥舰和航母的融合体。这是至今帝国海军所使用的最古老的设计之一。这有赖于被融合进太空废船的“天授皇权”号的发现。
帝皇级主要武器是她的八个舰载机中队,比如狂暴战斗机或者星鹰轰炸机。它们能够在远离舰船的地方游荡,与敌方舰船交战。而敌舰可能在帝皇级的射程之外,对于敌舰来说处于帝皇级左右舷或者甲板炮塔以及巡行武器阵列就意味着难逃一劫。
以下有关君权神授号,Divine Right号的故事:
君权神授号是一艘帝皇级战列舰,在哥特战争期间她是哥特舰队的旗舰,由帝国海军元帅科伦纳斯·冯·瑞文斯博格(Lord Admiral Cornelius von Ravensburg)指挥,是该级别战舰中最古老的战舰之一(名副其实的贤者BBA)
君权神授号的古老舰体于M36时期在Charos星系附近被捕获回收,当时已经被发现和太空废船Inculate Evil融合。据估计太空废船Inculate Evil可能已经在亚空间停留了不少于一万年的时间,但其大部分动力系统仍然能够正常运作。这表明该船一定是在大远征之前就已经失踪了(帝国对于M30之前的历史所知甚少,这个太空废船很大概率就是黑暗科技时代的遗物)。根据最早发现这个废船的舰长Jacobus(Captain Jacobus)的习惯被授予了“Divine Right”的名字,而舰长Jacobus坚信正是帝皇用“异象”指引他找到了这个废船。
被回收的船体在Cypra Mundi(也就是暴怒级超大巡的诞生地)的轨道船坞上经过了大规模的维修改造,这段时间是234–298.M36。在经过了300–306.M36的测试期后她成为了Artemis舰队的旗舰(Battlefleet Artemis),这段时间从306.M36持续到了457.M37。而在458.M37她正式荣升为哥特舰队的旗舰,而在那之前她已经巡逻遍了整个朦胧星域。而在341–367.M36, 598–607.M37和194–197.M39这三个时间段内她经历了多次改装。

报应级战列舰,Retribution Class Battleship


报应级战列舰是帝国海军的一种大型战舰,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重炮巨舰,能够对敌人进行毁灭性的侧向攻击。同时装备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武器阵列。
报应级的特点是帝国海军独特的装甲舰首,这使得她能无视敌人对她发起的猛烈攻击的同时迎头痛击敌方舰队。这艘船的速度能媲美帝国舰队的主力巡洋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在舰队作战时,能够为主力舰提供额外的火力支援是至关重要的。
报应级的主要武器装备是其侧舷一排排威力强大的宏炮阵列。它们能够在极端范围内进行毁灭性扫射,甚至在敌舰进入攻击射程发起还击之前就能将之摧毁。如果能接近一艘敌舰,报应级的鱼雷也能对其造成很大的破坏。如同许多帝国的战舰一样,该船同样在舰体背部上沿着一条轴线安装了数座光矛炮塔。这些光矛阵列比侧舷宏炮阵列射击精度更高,但数量更少,它们通常用于摧毁被主武器破坏的敌舰,或者在战列舰逼近敌舰时提供反击火力。许多舰船已经被报应级怒吼的近距离火力撕碎。
注:报应级战列舰有一种变体战舰,胜利级战列舰,Victory Class Battleship。卡利克西斯舰队的旗舰是一艘名为“Fist of Adamant”的报应级;一艘名为“Nolandia”的报应级早在荷鲁斯大叛乱时期便已服役(由此可见报应级也应是参与大远征的老船);太空野狼战团长的“Great Wolf”的旗舰是一艘名为“Pride of Fenris”的报应级(“芬里斯之傲”)。
启示录级战列舰,Apocalypse Class Battleship


启示录级战列舰是一艘光矛战列舰,是帝国海军中唯一装备有新星炮的战列舰(LEX原话“The Apocalypse Class Battleship is a lance attack craft and one of the only battleship in the Imperial Navy armed with a Nova Cannon.”,你让人家胜利级情以何堪。。。)
启示录级除了她的光矛阵列和强大的新星炮之外没有其它主武器。然而,尽管她的武器装备看似有限,但她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敌舰(从护卫舰到大型主力舰)变成一团燃烧的巨大火球。
启示录级的甲板上有一系列的舰炮阵列,左舷和右舷上有一排排光矛炮塔。通常情况下,在光矛向敌人开火前,舰炮阵列被用来摧毁敌舰的护盾。相反,当接近敌人时,启示录级会用她的新星炮的一次射击来团灭敌人的一支护航舰中队。
注:793中继站上的资料提到启示录级战列舰已经失去了建造能力,因为“用以建造启示录级战列舰上的多联装光矛炮塔的高超科技早已被遗忘”。另外关于她的射程,原文如下,“启示录级舷侧令人畏惧的光矛阵列是它最显著的特色。值得注意的是,启示录级的光矛阵列的实际最大射程远超标定射程,因为其独特的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光矛能量供应系统的负荷能力。然而在这样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阵列的能量传输系统会变得极不稳定,很容易导致战舰的主推进器能量不足——这样会使启示录级在激战中成为一个缓慢爬行的靶子。因此,现存的启示录级战舰都把光矛阵列的射程限制在中距离。”
欧泊龙级战列舰,Oberon Class Battleship


欧泊龙级战列舰是帝国海军的“万金油”,她能胜任战列舰大小的舰船的所有任务,但没有一项能超过其他战列舰。
欧泊龙级战列舰被设计为能够应对任何威胁,因此她不需要护航舰中队来护航。她缺乏帝皇级战列舰能够发射大量舰载机的能力,也没有报应级战列舰或启示录级战列舰所能提供的强大舰炮火力。然而欧泊龙级可以提供宏炮,光矛和舰载机的联合攻击手段,其他战舰则做不到这一点。
欧泊龙级现在很少用于大型舰队作战,许多帝国海军上将喜欢用更加“专业”的战舰来作战。欧泊龙级被用来巡视一些危险地区。在那里她的多用途能力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她可以是一支舰队的舰载机中队的“基地”,然后让这些舰载机直接和敌人交战。正因为如此,她可以在少量护航舰船或者没有护航舰船的情况下进行大范围巡逻,投放这些舰载机执行其他任务。
欧泊龙级战列舰的武器装备多种多样,包括了光矛,宏炮和舰载机中队。该船的宏炮阵列足以在远距离造成伤害,并在光矛的辅助下可能在短时间内摧毁一艘巡洋舰大小的船只。与此同时,舰载机可以接近目标并发动攻击,保护欧泊龙级,或者攻击其他目标。
欧泊龙级战列舰也被机械神教舰队所使用。
胜利级战列舰,Victory Class Battleship

胜利级被怀疑是报应级战列舰的改装型号,其内部布局和武器系统与她的前身报应级非常相似。然而有一个关键区别是装备在舰船上的光矛阵列的实质水平,另外还有一门新星炮,这些代替了大量的格纳库。尽管如此,关于她的确切起源仍然笼罩在一团迷雾当中,因为火星的科技教士拒绝透漏任何有关该战舰的记录信息。然而胜利级战列舰早在大远征时期便已经存在了。
复仇女神级舰队航母,Nemesis Class Fleet Carrier

这是一种罕见的战列舰,她起源自哥特战争的余波中。本质上是一艘改装后的帝皇级战列舰,她们的舰体内部已经被大规模的改造过以便于能安装额外的格纳库并能够容纳大量的舰载机。复仇女神级舰队航母是一型罕见的舰船——在帝国内被认为是非常罕见的。
征服者级战列舰,Vanquisher Class Battleship

即便以帝国海军的标准来看,征服者级也是一级古老的舰船。据信这一级战舰大概是在M32左右,在海军大元帅Javor( Lord High Admiral Javor,此人是M32时代的帝国海军大元帅,同时是泰拉高阶领主会议的成员)的要求下在奥特拉玛星域(Ultima Segmentum,极限战士所在星域)建造的。这些战舰经常被作为奥特拉玛自治舰队(指的应当是由极限战士所管理的舰队)的一部分。
据悉,目前帝国海军手中还有四艘征服者级战列舰,所有的这些战舰都在接受重新装配武器系统和船员的训练。并在马库拉格之战结束后返回现役并支援现存舰队。
无敌级高速战列舰,Invincible Class Fast Battleship
注:LEX关于该船的词条没有图片,793中继站上那张疑似是报应级战列舰。

这一级战舰是海军上将Kisher的想出来的创意(Admiral Kisher),设计出一艘能够以轻型巡洋舰的速度来追捕混沌和灵族掠袭者的战列舰。尽管机械神教的技术神甫因为其内部结构布局的缺陷以及备用系统和能量传输网络的问题对此提出了抗议,Kisher仍然坚持了他的想法。尽管这一级战舰在对付海盗方面非常成功,但由于装甲保护不力,因此她们表现不佳。坚持传统观念的海军军官们开始鄙视这一级战舰的概念,并给她打上了“Kisher的大炮仗”("Kisher's Kombustibles")的标签。
无敌级原计划建造十五艘,但在Swetz Climb战役时连续爆炸了三艘后只有十艘被建造出来。
帝国战列舰,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