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为了纪念革命先烈,重温薪火革命岁月,8月30日实践团来到了八里岗纪念碑纪念先烈。

实践团成员先阅读了立碑碑记,然后又参观了一九四九年李官桥一带示意图。八里岗坐落在河南南阳市淅川县,纪念碑是为了纪念革命时期为解放中国为之奉献生命的先烈而建立的,在新中国成立前,各种反革命势力意图推翻共产党领导,组织数支革命武装暴乱,而解放军一七三师,二十九团第三营,十七师五团和四纵三十四,三十五团及上关独立团奉命支援平定八里岗匪患,最终毙匪100多人,并俘获400人,为了给人民带来和平的生活,众多革命先烈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牺牲。
一九四九年四月五日县独立团一个加强连前往平乱,七日午时同区政府干部六百余人,行至八里岗时突遭数千余土匪(大部分是被土匪襄胁的群众)的攻击。在此关键时刻副区长阮义亭公开投致,重机枪、迫击炮被内奸破坏失灵,我独立团陷入困境。经数小时激战,子当天下午四点时才突園到瓦亭,但人员伤亡严重,我军战士为国捐躯多达两三百人,他们之中有风华正茂的青年小化子,有历经战场身负数份战功功勋的老前辈,他们是:独立四营长张宝玉、教导员米庆昌、南阳专署工作组组长尚清扬、区长李文芳、均在战斗中牺牲。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着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些字里行间洋溢着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诗歌是革命先烈们生命的绝唱、不朽的丰碑,表现了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激励着后人前赴后继,为实现共产党人的最高目标而努力奋斗。近代以来,中国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他们用热血铸就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构成了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最后实践团成员瞻仰纪念碑,表达对先辈的敬意。

如今的太平盛世是用无数烈士的英魂换来的,浸透了亡魂的鲜血,我们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同时铭记这些曾为之努力奋战的英雄们,传承他们为国家、为人民而奋斗的精神。烈士回眸应慰笑,擎旗自有后来人,希望逝者安息,精神永存并将照亮未来为国家奋斗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