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朱敦儒与金代词坛)

⑧“词仙”朱敦儒
朱敦儒,字希真,洛阳人。靖康、建炎年间,朝廷数次召唤都未答应。绍兴三年被推荐补右迪功郎之职,五年赐以进士出身担任秘书省正字。后历任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而后致仕,住在嘉禾,到秦桧下台,依旧不出,直到绍兴二十九年去世。《宋史》卷四百四十五《文苑》七《朱敦儒传》称:“敦儒素工诗及乐府,婉丽清畅”。有词三卷,名《樵歌》。朱的词风分三段:即早年词风浓艳、丽巧;中年词风激越慷慨:闲居后词风婉明清畅。后人比之李白,誉为词仙。代表作有《鹧鸪天·西都作》,《水调歌头●淮阴作》等。
⑨岳飞
其代表作品《满江红》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重陷敌手的悲愤,对局势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了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诚。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考点十一、金词
①“国朝第一作手”吴激
吴激,字彦高。自号东山散人,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北宋宰相吴栻之子,书画家米芾之婿,善诗文书画,所作词风格清婉,多家园故国之思,与蔡松年齐名,时称“吴蔡体”,并被元好问推为“国朝第一作手”。吴激词多作于留金以后。篇数虽不多,皆精微尽善,虽多用前人句,其剪裁点缀,若皆天成。吴激为金初词坛盟主。他的《诉衷情》、《满庭芳》“谁挽银河”等造语清婉,哀而不伤,在当时曾脍炙人口。清人陈廷焯亦谓:“金代词人,自以吴彦高为冠,能于感慨中饶伊郁,不独组织之工也。同时尚吴蔡体,然伯坚非彦高匹。”
②元好问
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 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元好问留下词377首,是金代作品最多的词人。元好问词的内容不及其诗内容广大,但在金词坛却是题材最丰富的一家,艺术上以苏轼、辛弃疾为典范,兼有豪放、婉约诸种风格。元好问多作怀古词,形式以长调为主,奇慨遥深,如《木兰花慢》“渺涨江东下”。田园词则往往表现出恬淡、闲适的情趣。描绘山河壮丽、抒发爱国豪情,是遗山词一个重要内容,如遗山代表作《水调歌头·赋三门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