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眼睛画法出发,探究DIY主角团人设初印象

《Do It Yourself!!》(以下简称“DIY”)是由米田和弘担任监督,松尾祐辅担任角色设计,PINE JAM负责动画制作的原创动画。

至今为止,DIY一共发了8个PV,包括两个正式PV和6个角色PV:

看到DIY的第一个PV时,我一眼就注意到的是主角醒目的小眼球。近年来除了龙女仆之外很难马上想到别的例子,自己脑海中浮现的大多是“三白眼”型男主角、赛璐璐动画中的斗鸡眼男角以及符号化的小眼球演技。

虽然看上去有点类似,DIY的主角和后两种设计还是略有区别。
三白眼与四白眼
三白眼是指瞳仁很靠上或很靠下的眼睛,由于看上去三面的眼白很多,故称为“三白眼”。上图中龙女仆的主角小林就是典型的下三白。小林的眼睛更确切地说是死鱼眼,典型特征是上眼睑沓拉着遮住眼球的上半部分,配合相当宽的眉目距,充分表现出了身为社畜的疲惫、毫无精神的感觉。

反观DIY主角せるふ的眼睛,上下左右都白,按照上述定义我们应该称之为“四白眼”(x
三白眼乍一看还是比较凶恶的,四白眼明显没有那么坏,比如下图中せるふ向内靠拢的眼球,相对更接近斗鸡眼,看上去笨笨傻傻的,意外的萌。

眼球的常态与非常态
如同逮捕令OVA中的女主角夏实一样,屡见不鲜的小眼球往往是作为一种瞬时性的符号出现,存在时间很短,具有一种表演的性质,用以表现角色受到的冲击与感情波动。这种小眼球与角色平时的人设差异很大,是一种非常态。
现实中,人的眼球大小不可能剧烈变化,瞳孔倒是可以放大缩小。但与印象相反的是,人在感到惊讶或者害怕时由于精神兴奋,瞳孔周围肌肉收缩,反而会放大瞳孔,所以小眼球和瞳孔大小应该没有联系。对比现实中人受惊前后的眼睛,最明显的区别是上下眼睑张开,眼白相对于眼黑的比例变大。
但动画里的眼睛已经够大了,很难通过增大眼睛的方式来还原这一点。所以动画中的眼球缩小的演技可以理解为在无法明显扩大上下眼睑的情况下对眼白黑比例上升的夸张化实现。同时伴随的可能还有眼周细节的抽象化处理,如下图所示:

与之相对的,せるふ的小眼球是作为一种常态的人设体现出来的,是角色的內禀属性,主要用来塑造角色的人设印象。
利用比例相对极端的五官来塑造外在性格形象是一种比较方便的做法,能迅速确立起观众对于原创人物的初印象,然而其缺陷是限制了使用眼球收缩这一经典演技来表现人物心情的演出空间。不过个人认为原创动画的主角差异化要求比改编动画更高一点,松尾这样选择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另外,在许多赛璐璐动画中,小眼球也经常与斗鸡眼结合起来,这种左眼靠右有眼靠左按照同样的定义可称为“左三白”和“右三白”。除了せるふ外,DIY的PV中也出现过类似斗鸡眼的情况:

各角色眼球画法统计
研究过其他几位角色后,我发现主角团和老师(?)的眼球画法比起其他的TV动画虽然简约(比如上眼睑影只体现在眼球内等),但形式真是非常丰富多样。

为了更好地从眼睛设计的角度去观察本作人设松尾祐輔是如何塑造原创角色的第一印象,这里统计了眼球大小/比例、形状、色彩以及眼球的光影结构等要素:

可以看到几乎没有两个角色的眼球画法是完全相同的,这简直就是要素的排列组合。松尾这么设计肯定有其理由,各位读者在看过上图后应该能有所察觉。
眼球形状与毛发等细节的配合
眼球作为人设的一部分要素不可能独立存在,尽管单独的三白眼/死鱼眼/斗鸡眼都能给观众确定一部分印象,但要素之间的配合才是人设的精髓所在,也是我认为松尾作为角色设计职位的优秀之处。
几位主角中,未来和匠的眼球形状与发型轮廓的配合最为直观:

主角团其他几位的发型也是细致地考虑过的,除了剪影轮廓的选择之外,还有刘海、呆毛、直卷选择以及头发末梢的处理。
由于鼻子嘴巴统一被抽象为一个点和一条线,耳朵又没有特别的差异,所以DIY里眉目+发型+脸型就构成了面部绘柄的基本组成要素。本文主要分析眼睛和发型,眉毛形状和脸型的不同特点就交给读者来统计了。
单看眼睛可看不出来角色的性格初印象,但一旦各种细节配合起来,我们就能迅速在头脑里建立起角色的标签化认知:
せるふ:小圆点瞳仁与红色底色+发散型毛梢+细线眉—>笨拙、冒失、不修边幅
未来:细长型瞳仁+一刀切波波头黑发—>干练、傲娇毒舌
礼:黑色实心眼球,其他与主角类似,朴素踏实的前辈型角色
匠:极饱满的瞳仁+圆润脸型+蘑菇头&呆毛—>可爱、温柔、内敛
心:平铺底色有高光+饱满卷发+微黑肤色+粗眉毛—>简单、活力、外向
job子:典型天蓝色+平铺底色无高光—>外国人、冷漠
个人还是喜欢这种每个角色脸型都颇具辨识度的设计,不想再看到绘柄一模一样,换个发型就变成另一个角色的设计了。
角色间的差异化
很多观众都吐槽过动画中五颜六色的头发,但这种设计其实是最方便增加主角辨识度的手段。如果不能从头发颜色区分主角是谁,就只能从角色的明度(亮度)上下手。比如细田守的作品里黑发的女主角处于人群中时就会通过拉高人物身上的明度来与路人做出区别,京吹里亦能见到这种设计。
DIY也是在头发颜色上凸显主角团的。首先,6位主角的颜色饱和度都要比路人更高;其次,主角的发型都具备里外两种颜色。(此处应有对色相搭配的分析,等我学点色彩理论再来研究)。可以看到最后一行是路人角色,头发只有一种颜色,眼睛没有颜色,十分朴素。
老师是例外,需要同时与路人和主角团做差异化。松尾使用了较写实的眼睛画法比例(与其他细节如厚嘴唇),与二次元的大眼睛区别开。

せるふ的妈妈与主角团一致,也有发色和瞳色的设计(甚至有呆毛),说明妈妈与主角团的联系更紧密。
利用眼球光影结构变化来体现人物感情
经过对比我们注意到,在不同场景下人物眼睛的细节有着微妙的区别:

对比人物表情,有没有发现在表达较复杂的感情时,人物眼球内部的结构会更丰富?演出就是通过在这种敏感的情境下增加眼睛(心灵的窗户)的信息量,来辅助观众感受人物内心的思绪。简单人设的好处,也就是在这种关键时刻体现出来的。
*松尾仅参与角色设计,这里的设计应该是演出负责的
最后一小点,DIY这种线条少的人设很便于原画师动画师作画。原创动画有一点好,不用受到原作的人设约束,在线条量上自由度更大。作为作画爱好者也是希望动画的线条量都尽可能少一点,既能减轻各个作画环节的负担,也便于人物动起来。本季的孤独摇滚也是这个思路,看PV就知道对漫画的人设简化了很多(宣传图倒是有点线条量诈骗),作见不少,期待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