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12-20 00:02 作者:红海董  | 我要投稿

       恍惚间又是一年,我发现有一字真言,能讲得通许多事端。

       那便是“赢”。

       若用鲁迅所言——原文记不得了,大抵应叫做“集体的胜利”。

       上来不宜讲那么高深的话术,不妨就从身边说起罢。

       家长教育孩子的事情,是经常见诸报端的。一个苦娃,或是天资不够聪慧,算的了三七四十八出来,于是母亲咒骂,父亲抄鞭,棍棒之下将结果打回到二十一去——虽然,放到现在,大抵的确是文明了一些罢,把孩子的蠢相拍出视频,让网上的人来评讲道理。

       放在过去,孩子定会受到群嘲;而不知何年开始,风向变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家长——无论什么缘由,总是能归出一点来,那便是家长做着望子成龙的黄粱美梦,一昧地鞭笞,却从没帮过孩子哪怕一步。

      “啊呀,打铁还需自身硬啊,你那德行也好意思去强求孩子么?”

      “只想乘凉却不栽树?醒醒罢。”

      “提供除了实质性帮助以外的所有帮助,呵呵......”

       对苦鞭笞久矣的娃娃们来说,这确实算是难得的曙光了——对久经网络风雨的老键盘来说,这也确实是难得的曙光了。

       但有一点问题——当主谓宾一换,我们便答不对这道题了。

       曾几何时,老师苦口婆心在台上批我们:“这题换个马甲就不认得了么?”很多事也正如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样,“万变不离其宗”。

       然而我们是不喜欢变的,我们一向喜欢守成。若非有十几年的政策改动,新闻敲打,怕到了如今,仍是棍棒的时代。

       于是乎,我便要举例子了。

      “赢麻了”,这词常出在高校之中。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便是赢,遍地工地,便是输;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便是赢,仍未评上响当当的称号,便是输......最后,所有考入双非的“清北落榜生”,伴着“赢麻了”和“输麻了”,浑浑噩噩地过去了4年。

       当主语换成了学生,当宾语换成了学校,就没有人能做得对这道题了。他们不知道学校所被考核的人才素质,正是考核他们自己;他们总是认为,只要钱够多,资源够多,福利够好,自己就能拿到一个响当当的牌号,然后混吃等死四年,就能出去寻大公司的高资职位了。

       于是乎,我又要举例子了。

       二次元游戏引入中文配音,上来便是“尴尬”,“母语羞涩”,“不如日配”。

       国外的车房如何如何,西方的福利如何如何,寻到一个北欧ip,一哄而起去抱大腿。

       光刻机卡脖子,精密车床卡脖子,网上高声疾呼,然而不见光电专业进热门,机械专业仍备受诟病。

        居民收入不提升,却要想方设法提高内需;要求“房住不炒”,却又要保住“重要支柱”。

        国足更不必提了,不管是体育上哪个项目有成有败,还是地理政治上有新鲜事情,哪怕假设多出一个国家,少了几个国家,都要拿出国足来,狠狠地踩上两脚。

       若你能顺着网线过去,质问对方,无论是谁,怕都只会回一句:

      “关我屁事。”

       我还要忙碌又麻木地苟活余生,有什么闲情去关心高校,国配,经济,科技,体育和生活?

       我只知道,这个国赢了,我是其中的一份子,便是我赢了;这个国输了,其中有很多人,未必是我理亏。

       于是乎,能成就的,便被捧起来;不完美的,便踩在脚下。

       所以,刘翔负伤未完赛的时候,要变成众矢之的。

       所以,袁老欣赏豪车的时候,要变成众矢之的。

       所以,他们将女足挂在嘴边,但从没看过一场球赛。

       所以,他们将责任推给别人,将享受留给自己。

       有一句话说得好,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这想必也是很多人所熟知的。

       但,为什么忘了呢?为什么将家换大,将孩子换大,却最终活成了棍棒家长的样子呢?

       因为孩子怎么说,也是自己生的,总不能说“关我屁事”了。哪怕换做游戏,那也是自己所亲历的事情,所以小草神不得受难。国?14万万同胞,还建设不好一个大美中国吗?

       于是乎,赢麻了。于是乎,输麻了。于是乎,在赢和输之间,麻木地活过余生,入土了。孩子仍未教育好,双非仍未得称号,二次元仍被老二次猿垄断,公知和耗材仍在替主子吹嘘,光刻机仍被卡脖子,精密机床仍被卡脖子,内需仍起不来,房价仍降不下,国足仍看不见未来。

       一代代人出生,一代代人死去,始终没有变革,始终没有进步。所有人都想赢,所有人,却都输得彻底。

       但,至少现在,有人是为受苦的孩子发声的,有人是为受难的草神共情的,有人是在双非内苦读的,有人是在为中配发声的,有人是揭露耗材的皮囊的,有人是立志进入光电的,有人是研究机床的,有人是在为政策出谋划策的,有人是在关注国足的。

       很多人以为自己改变不了世界,但却又忘了,我们自己,便是一个世界。

       总是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们曾走出过最黑暗的时代。14万万中国人,不乏点燃觉悟的火种。

                           2022.12.19.                            21:31


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