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考研 华东师范大学831环境科学概论(A)考研经验和导学指南

1.自我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南瓜学姐
双非备考六个月一战上岸985,考研成绩:343,复试排名:9/61
独立编写整理了《华东师范大学831环境科学概论(A)考研初试全套资料》
知乎产出90多篇关于华师大考研经验相关文章,包括备考方法论、考情分析、专业课备考方法等,【累计阅读量30000+】
主编了《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考研复试全套资料》
在22复试的综合面试中,成功预测面试导师提的所有问题
23年复试辅导学生上岸率100%
对公共课的学习有着丰富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心得,尤其是数学二,可帮助同学们快速提高效率!
个人简历【获奖或读研经历】:
二本学校成功上岸,本科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3次、二等奖学金3次、主持大创项目并获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受理、曾获校级“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华东师范大学概况
2.1 华师大的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东师大”,位于上海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 [137] “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国培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亚太高校书院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成员,国务院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2.2 目标院校的选择原因
回忆当时为了选择学校调研了很多数据,询问了学长学姐。择校原因:第一,地理位置,最后在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中选择了上海。上海更加现代化,也很自由和包容,机会也很多。第二,名校情结,双非出身,但是就想去见识一下传统的985强校是如何的。第三,专业课难度适中,我们知道择校除了地理位置、学校综合实力等因素,有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专业课考察内容和难度如何,华师大的专业课题型是主观题,考察也注重知识面的广度而非深度,且历年真题重复率高,难度在985高校里面属于适中的,第四,华师大对本科没有歧视,初复试很公平。并且华师在上海知名度高,企业认可度高。最终也是选择华师大,过于择校建议大家都早做决定,后面就一门心思好好复习。
3.专业/学院概况
3.1学院简介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成立于2014年,其前身环境科学系创办于1986年,是在环境科学研究所(创建于1978年)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截止2020年12月,学院有教职工132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技术支撑人员12人,行政管理人员10人,专职科研人员17人,博士后27人。在读本科生266人,研究生472人(硕士生336人、博士生136人)。学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个(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3个(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学科发展效果显著,其中生态学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教育部指定建设一流学科,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均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IV类),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0.3%,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专业分别在2019年、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学院建设有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两个重点研究基地,上海有机固废生物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上海市教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态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共建国土资源部大都市区生态空间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上海城市困难立地绿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江口三角洲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普陀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经过30多年的建设,学院形成了以学科相融合为特色的生态—环境—工程学科群。
3.2 分数线的情况

4.专业课概况
4.1适用专业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学硕】、环境科学【学硕】、资源与环境【专硕】
4.2专业课考试题型和分析
831环境科学概论(A)题型:名词解释5分/题,共5题,共25分;简答15分/题,共5题,共75分;论述25分/题,共2题,共50分;总分150
831历年真题重复率高,所以真题是非常重点的一个备考内容,把握每个题型考察知识点及频次,把真题中的考过得内容背熟,然后在此基础上以真题的知识点为圆心辐射式解决相关的内容,此外考察频次越高的即为复习重点。考察是主观题而非计算题,因此对于理科或者计算较薄弱的同学更友好,相比计算题主观题更好拿分,得分也比较稳定。
华师大专业课考察注重广度而非深度,相比一些院校考化工原理、环境化学,难度也会小一些。华师专业课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网传参考书为刘培桐的《环境学概论》和钱易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但事实上真题中除了这两本参考书的常规内容外,还增添了许多时事热点或学校特色,因此只要与环境相关的知识都可以考查。参考书的主要作用是寻找真题答案,复习可直接从真题入手。
5.资料推荐
5.1 专业课课本推荐
《环境学概论》(第二版),刘培桐,高等教育出版社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版),钱易,高等教育出版社


5.2 学姐整理推荐资料【星程研途tb店】

6.复习指导和方法
6.1 831考察分析及备考建议
6.1.1 出题特点
1)出题范围广。华师专业课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网传参考书为刘培桐的《环境学概论》和钱易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但事实上真题中除了这两本参考书的常规内容外,还包含了《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环境监测》的内容,以及增添了许多时事热点或学校特色,因此只要与环境相关的知识都可以考查。参考书的主要作用是寻找真题答案,复习可直接从真题入手。由于考察内容着实广泛,需要广泛涉猎,但同样要主要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地复习。
2)真题重复率高。从文件“真题及考频汇总”中不难看出一些题目的重复率极高,如光化学烟雾、水体富营养化等等已经出现了十几次。但从2022和2023年真题可以看出,近两年出现了较多全新的题目,尤其是在名词解释中,22年有三个全新的名词解释,23年有5个名词解释,因此复习过程中还需广泛涉猎。但卷子的整体重复率还是保持较高的水平,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绝大多数题目还是历年真题出现过的。
6.1.2 复习思路
【复习大方向】历年真题的重复率较高,真题是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学好该门专业课的重点是掌握历年真题的考查角度和详细解析答案,首先将历年真题的答案烂熟于心,然后在此基础上以真题为‘圆心’向外辐射同类知识(比如真题考过A/O工艺的原理和优缺点,那么A2O也就是A/O的同类知识,需要掌握真题的考察角度的内容即原理即优缺点),最后根据当年的热点问题进行补充。
【二八法则】“真题及考频汇总”汇总了历年真题各知识点的考察频率,考察的重点一目了然,应将精力合理分配,考察频次越高的内容需要背诵的更熟,辐射同类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应该加强,反之考察频次低或者年份较为久远的内容则可以少花点时间。考试遵循‘二八法则’那么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也该合理分配。
【复习计划】背诵真题时建议按专题顺序而不是按年份,这样有助于形成知识体系。若本身基础 较差,可以先过一遍参考书,刘培桐的《环境学概论》或蒋展鹏的《环境工程学》都可, 主要是在脑海里形成知识框架,背诵真题时可以对应起来。时间安排上,在收到资料以 后就可以开始进入复习了,每天大概花3-4小时进行背诵。首先花10-15天把所有名词解释背完,推荐使用Anki,类似于使用扇贝APP背诵单词,iOS可在淘宝买个账号下载,安卓可在官网下载,使用方法可查看视频;之后再按专题背诵简答论述题,在此期间还应每天复习几个名词解释,做到烂熟于心。每天的背诵量取决于个人记忆能力,建议第一轮在8月结束, 此后根据自己对专业课的理解,反过来有针对性地去看参考书和相关论文,特别是导师们的论文,整理好笔记,做一些拓展和补充,再继续背诵。
【背诵和答题技巧】
名词解释:专业名词都有较为严谨的定义,考试时发挥空间不大,除非没背过或者不认识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描述,否则应当尽量准确地给出解释,因此在前期复习背诵时应当一字一句背下来,不得马虎。
简答论述: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分值很大,要写的内容也很多,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是否有清晰的思路。面对庞大的内容,背诵时应当挑关键词,相似的内容可以合并背诵,如大气污染控制方面,许多技术措施都是相通的,背完一道题之后要学会运用在其他地方。答题时,可以先解释题目中出现的名词(名词解释再一次派上用场), 再分点给出答案,最好能给每段话起一个小标题。另外,要学会积累和运用专业术语,在考试时尽量用书面语表达。
6.1.3 脱颖而出小tips
①简答和论述题有比较开放的一面,尤其是论述题,除了答好涉及的最基本的知识,独特的角度和新颖的内容往往能让老师眼前一亮,这部分内容建议从近期发表的核心论文中获取。
②据本人了解,大部分同学可能背真题答案就上考场,真题答案是核心资料,其重要程度毋庸置疑,但随着近两年考试趋势的变化,仅仅记背真题答案分数大概是在平均水平,高分需要对环境相关的知识有全面的掌握,包括水污染控制、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中的内容。当然真题优先解决的策略是对的。
6.1.4 考察内容预测
近几年真题中都会有少部分新的考察内容出现,因此除了历年真题考察过的内容,还需广泛准备,以下是学姐根据近几年考察趋势总结出的新题考察趋势
1、多次重复。前面提到真题重复率高,因此多次重复的题目也很有可能再次出现。
2、新题趋势。
①近几年中每年都会出现一道关于污染物检测的题目,如2020年简答题考到了有机污染物检测,2021及2022年简答均考到了水体富营养化相关污染物的检测、2022年名词解释考到了高锰酸钾指数。由于这种类题是近几年出现的,而且年年都有,所以今年复习时这部分尤其需要重视。但是目前真题中此类题目较少,所以这部分需要作为重点补充, 可参考奚旦立的《环境监测》。
②近两年初试题目中出现了往年复试笔试参考书的内容(蒋展鹏《环境工程学》、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环境监测》),主要是污染的处理技术和工艺。名词解释的新题多出自水污染控制工程,如2023年的污泥沉降比,2022、2020年简答题考到了API和AQI、A-O工艺,2022年名词解释考到了污泥龄、2021年名词解释考到了活性污泥,简答题考到了高级氧化技术。因此,各类环境污染的处理也是考查重点。此外,2022年的名词解释新出现了高锰酸钾指数,属于《环境监测》的内容。
③时事热点。2019年上海实行垃圾分类,2020年论述题就考到了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2020年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1和2022年考到了全球气候变暖,2022 年考到了限塑令和双碳。2023年考察了减污降碳,环境的时事热点可以从中国生态环境部官网获取,也可以关注公众号“环境问题观察”。
④学校特色。生态学是华师的王牌专业,每年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道与生态学相关的题目,如2023年简答考察了生物多样性,2021年简答题考到了生态系统,2020、2022年名词解释考到了生物多样性,2020 年考了生物富集作用,2019年简答题考到了生物多样性,生态学的内容也不可忽视。水体富营养化是多个老师的研究方向,所以相关内容出现在名词解释高达7次,简答论述题高达13次。
6.2学习时间规划表
上午
6:00~6:30 起床吃早饭
6:30~7:30 最适合记忆的时间,可以背诵政治或者英语,早读增强记忆力
7:30~9:00 一天中耐力最好的时候,可以安排理科类的复习【数学或者专业课】,在这个时间段的最好多思考
9:00~11:00 这个时间段是大家最高效的时候,可以刷题或者做一套完整的试卷或者一个章节的题
中午
11:00~11:30这个时间段大脑和身体都比较疲惫,可以进行一些常规的练习题复习,达到巩固的目的,或者对早上做的工作已经梳理
11:30~12:00午饭时间,吃饭的时候可以听一些放松的音乐,让你的身心更加愉悦
12:00~12:20午饭后不宜直接睡觉,可以站立,看窗外景色,既可以助于消化,也能让眼睛放松
12:30~13:00 午睡时间,一定要午睡保证下午不犯困;但也不能谁太久,会越睡越困
13:00~13:30 午睡后起来活动一下,恢复,喝点水,洗把脸等等
14:00~15:30 这个时间复习一些需要整理或者思路的科目,也可以去听听网课等。
16:00~17:30 这个时间适合做一些负责的计算和费劲的功课【数学之类的科目】
17:30~18:00 吃晚饭,和家人朋友聊聊天,缓解一下高度紧张的心情,迎接晚上的学习
18:00~19:00休息,散散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建议也可以睡一会
晚上
19:00~22:00 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复习,可以交叉安排复习科目
22:00~22:40回顾一天所学,可在脑子里大致回顾天所学并制定第二天的学习计划
22:40~23:00 准备睡觉,睡前记得喝一杯热牛奶,助于睡眠
华东师范大学生环学院考研交流群
527453913

我是星程研途,欢迎留言私信考研读研等相关问题,愿一切努力都能收获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