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经验】23清华大学应用心理
我今年(2023年)参加了清华大学应用心理学考试,顺利上岸。初试排名第六,以下是成绩单:
总分:380。英语 79,政治 68,专业综合 233
知道录取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路走来不知踩了多少坑,所以我打算写一下考研的心路历程,一方面记录过往,另一方面也给有志考清华应用心理学研究生的同学一个参考。
一、为什么考研:
我是一名中学老师,中学教师中已经有很多研究生了,学历内卷严重。并且,认知工程项目非常适合我,因为我以前是程序员,也学过人工智能。不过,我想说,只要你高中数学成绩还不错,或者大学学过高数,就可以报。因为初试要求的人工智能非常初级,不需要你做算法推导、优化,只需要你了解一些经典算法即可。所以,不必被人工智能、数理基础这样的词吓到。
二、准备初试:
初试有专业课和英语、政治,我这里只说专业课,因为英语政治的考研规划到处都是。
1、 参考书:这里的参考书是我多次试错总结出来的。我看了近二十本心理学书,消耗了大量时间。但是,初试结束后,我发现很多书都没必要看。
下面开始:
心理学参考书: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心理学与生活》格里格 津巴多(这本书是普心的补充,如果时间紧,可以只看普心)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钱铭怡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
《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
《心理学研究方法》肖内西(实统测是重点)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
《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统计书这两本任选一本)
人工智能和数理基础参考书:
《考研数二》(其实目前只考了线性代数)
《机器学习》周志华(只需要看每章的第一个、最基本的算法)
2、一定要提前,也就是说,你能多早开始就多早开始。我从买书到初试,大概13个月时间,期间很多次放弃,算下来总共复习时间也就5、6个月。这导致后期非常辛苦,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所以能提前就提前。
3、一定要报班,跟着老师学。我是跨考生,前几个月没打算报班,自己看书,但是越学越觉得没底,怕学偏了,还有就是进度很慢,书看过就忘了。后来狠心报了班,效果立马出来了。老师讲的很好。不论是知识点,考点,还是历史脉络,都比自己总结的好。尤其是统计学,一定一定要听课。
4、学习顺序:
学习顺序基本是固定,但是学习方式每个同学不一样,有些同学喜欢先略读一遍,然后再精读。但是我认为还是第一遍就精读的好。
A、心理学学习
首先学普心和统计:做好计划,每天看多少页普心,听几节视频。注意:每天的任务不要太多,像考研这种长时间的任务,一定不能急于求成,动机强度不要过高;一定要及时复习,每天学过的新知识都要复习,不复习不往下进行。
统计学习一定要看视频。跟着视频学就完事了。
学完这两科,其他科目就随便学了。分为两组,每组按顺序排列如下:
一组《试验心理学》《心理与教育测量》《心理学研究方法》;
二组《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这组几乎不咋考,可以作适当了解)
B、人工智能和数理基础学习:
我的方法是每天学一点,先学《考研数二》,只需看看导数、泰勒级数、线性代数即可;然后直接看网课,学习机器学习,副看周志华的《机器学习》。注意,机器学习现在还没有与心理学相关的教材,要想学好还要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献,所以要想学好其实并不容易。
这样就差不多了,至于要学习几轮,你自己把握。有些同学一遍就以掌握为目标,轮次少点。有些同学有精度、泛读、形成知识框架、背诵、做题等等,轮次多点。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做题。做题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有一定量的练习,并且要规范解题步骤,否则即使你会做也得不了多少分。所以还是要看做题视频,看看老师怎么解题的。然后,就是试验设计,清华大学重点考察试验设计,一定要看视频,熟悉实验设计步骤和范式,多动手设计。但是,虽然试验设计重要,我还是建议在完成基础知识背诵之后,再开始练习。否则,你连统计方法、设计范式、心理学原理都不知道,也设计不好。
就这样,你就每天学学学,哪里不会学哪里,一定可以的。
三、准备复试:
清华的复试相对简单,以考察你的科研潜质为主。所以,你要多读文献,学习科研工具,比如spss、eprime、R语言、matlab等等,至少学习一个。
如果以前有科研经历、项目经历就更加分了,不过没有也没问题。只要面试时你的逻辑清晰,思维合理,表达流畅自然,分数不会低的。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经验,祝大家考研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