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好事多磨,静待佳音——浙师大333教育综合职业技术教育考研经验

2022-05-26 15:39 作者:徐影老师  | 我要投稿

文|小L /  凯程网课学员

浙江师范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

好事多磨

相信“相信”的力量

选择了一条路

结果无非好与不好

坚持往前走到底就对了


首先,先简单说下我的个人情况。

我的起点不高,高考由于语文没及格,没过二本线,三本学费让我望而却步,又不想复读,无奈之下去读了专科。后来大三通过专升本考试,考到我们省内的普通一本读本科。

本科大四那年,我当时给自己的人生规划是毕业直接工作。后来下学期快毕业的时候,想着不读研挺遗憾的,也算是为自己争取一次机会吧,于是六月底毕业后没有找工作,决定回家准备考研,也算是一战吧。

在大学期间,我也是个挺普通的人,没有当过班委,没有参加学生会,没有参加过很多比赛,也没有获得过很多奖。我的成绩在班里也不是名列前茅,四六级虽然过了但分都不高,所以底子也不是太好。

但我算是那种比较踏实的人,只要我想去做一件事情或是定下了目标,就会比较有恒心,也能踏踏实实坚持下去。最后,顺利上岸!


院校与专业选择


这个很重要!决定考研时一定要把这两件事想清楚,有了大方向才不会走偏或者中途复习了好久又突然决定要换道,浪费时间不说,也实在挺耗人心力的。


选择大于努力,目标院校和专业选择要结合自己的实力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我当时对自己没太大信心,又没打算二战,果断放弃了卷王学校985和211。 在专业选择方面,我本科读的是会计学专业,属于三跨考生。没有报考本专业的原因是:一是会计专硕要考数学,我数学不好,感觉比较有难度;二是自己本身对会计也不是太感兴趣,以后也没有太多想往这个领域就业的想法。


当时在研招网上搜集了很多学校和专业课考试的历年真题,了解各个学校的真题难度和出题风格,并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差不多用了快一个月的时间来确定学校和专业。

最开始,我的选择是上海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但我不想完全放弃本科所学的专业,觉得机会成本太大了,另一方面又想以后从事教育行业。刚好我偶然间发现了职业技术教育,这个专业又细分很多个方向,而我们专业是属于财贸方向的。


最后,结合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本科所学的专业,我更换了目标院校和专业——浙江师范大学的职业技术教育。

备考经历

因为我是毕业后才开始考研的,7月初回家全职备考,备考时间满打满算6个月左右。


333 教育综合


7-9月:


333我最开始没找到对的学习方法,走了不少弯路,也浪费了很多时间。
当时7月份才开始备考,333要背的书又很多,我想着文科类的东西只要背就完事了,又感觉看网课有些浪费时间,最开始就没有看网课,直接拿着lucky学姐的全套教材背。 这两个月背得很痛苦,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背书方法,又老想着赶时间追进度,背地特别特别乱,两个月下来感觉啥也没记住。之后到8月底,感觉时间有些紧张了,记忆效果也不好,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开始看凯程老师的强化班。


9-11月:


我先是找了凯程老师的强化班课程,连着5天从早6到晚12,二倍速看完了教原、教心、中教史、外教史。当时觉得时间太紧张了,333前期又什么都没记住,就特别赶,基本吃饭都在刷网课。

凯程老师强化班一定要看,框架式背诵法真的太有效了,而且强化班老师会结合知识点讲相关的案例,拓展一些课外热点,以及一些答题的技巧,真得可以学到很多。


看完强化班理解后再记忆,比个人单打独斗效果翻倍。不要觉得看网课浪费时间,文科类东西虽然要背,但背诵也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正确的方法和技巧会大大提高背诵的效率和效果。 看完强化班再从头开始背,基本算是重新开始吧。以凯程老师的资料为主,主要记框架,lucky学姐的资料做补充,先把整体框架和一二三级标题记牢,后期就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慢慢往里面填充了。


333是最折磨人的,但找到方法就没那么痛苦。根据凯程老师的框架式背诵法,我习惯边写边记忆。调整方向找到方法后,第一轮背诵用了20天,每过一轮再重新开始,一轮接着一轮的背,之后就越来越快。背了又忘记很正常,大家都是一样,重要的是保持耐心,理解着记忆,忘记了多记几遍就是了。



11-12月:

11月份是冲刺阶段,这个阶段可能会感到有些疲倦,会有懈怠感,而且背了的东西还是会忘记。心态要调整好,不要失去信心,333磨人的地方在于坚持和重复。


这个阶段还是背框架,4本书一起背。我的时间安排是教原2小时、教心2小时、中教史1小时、外教史1小时,背的时候可以试着慢慢往框架里面填充自己的东西了。 了解历年真题,总结真题的出题角度和答题方法。这里我用的资料是凯程老师的真题精编,不用刻意背真题答案,主要是看,并结合着看凯程老师的真题班,学习一些答题的技巧和结构。


同时,这个阶段也可以做模拟了,333一定要提前多模拟几次,绝对不能直接上考场,严格计时卡时间模考。背诵是最基础的输入,但模拟是考察自己输出的效果,以发现问题,比如时间的把握、卷面的答题排版、背过的内容怎么恰当地表达出来。


一般第一次模拟都是做不完的,但也要严格模拟考场的氛围感,做完后可以找相关的研友一起帮忙阅卷,互相提改进的意见。


12月-考研:


最后一个月,333依然是持续循环,反复背诵,一直背到考前,中间不能停。心态不能浮躁,用平常心看待,
前期是全方位的全面撒网,但这个阶段的背诵要抓重点了,高频题和重点要多背,可以抓大放小。也可以结合历年考过的真题,合理预测一下今年会考的点。

同时,也要抽空做两次模拟,找考场做题的状态,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我是个时间观念特别强的人,每次模拟时,会在原有考试时间的基础上缩减20分钟卡时,主要是培养自己做题时的紧张感和速度感,避免考场题做不完的情况。


专业课 927


7-9月:


相比333,927更容易得分,准备起来压力也没那么大。


927只有一本书,是大纲上写的那本教材《职业教育管理》,但我复习时没有用教材,主要是内容太多了,找不到重点,背起来不方便,基本上买来压箱底了。 我是8月份的时候才开始927的学习,时间安排在晚饭后2h左右。


我先是了解了历年真题的出题角度。927真题的参考价值很大,先看真题都考什么,了解哪些点会考名词解释,哪些点考简答,哪些能考论述,然后再根据真题的出题风格来复习和记忆,会更有方向和效率。


初期用的是学姐总结的精简版资料,一个月时间过完了一遍,但背得很粗很简略。后来感觉只背这个不行,又找学长买了其他总结后的资料,也是教材的精简版,但会有侧重点,也更加详细些。我整个927的备考复习都是以这本资料为主。


9-11月:


927虽然只有一本书,但还是建议早点开始,这样后期背333的时候,压力才不会那么大。 真正开始认真准备927也是在9月份。我买了学长总结后的精简版资料,然后就开始背诵了。刚开始的时候很难背,很绕口,读都读不通顺。


我一般是安排在晚饭后背927,2-3小时左右,一天背一章,有的章节比较多就分两天背,有的章节比较少可以一天背两章,基本上一周能背完一遍。


背诵方法跟333差不多,先背大框架,把一二三四级大小标题都背熟了,再往里面慢慢填充细节。我习惯边画思维导图边记忆,大小标题一定要记熟,背到那种不看书,也能完整地把每个章节的大小标题随口说出来的程度,要清楚每个章节都在讲什么。


当然只背框架远远不够,有些细节也要背,先理解再记忆。我采用的是关键词背诵法,不建议跟着教材一字不差地整段背,很容易忘,而且也很痛苦。记住一些主要的关键词,根据用自己的理解拓展,表述出其主要含义就对了。 927考得比较灵活,不能完全以教材为主,每年都会考一些热点。平时可以多关注一下关于职教的热点,每天抽出20-30分钟认真读几篇职教的文章,多积累一些职教的热词,这些热点很有可能考名词解释和论述。


这里推荐公众号职教圈。每天不用花太多时间,但需要每天坚持看,培养职教的思维和素养,多积累还是有用的,如果要考到相关内容,到考场时才不会没话说。



11-12月:


927我背得比较快,11月份时大框架背得已经差不多了,主要是细节的填充。这个阶段依然是一轮一轮循环着背,每天固定2-3小时,不能中断,忘记了就继续坚持背。同时,可以提高背诵的速度,缩小时间差,多背几遍,忘记的速度就会慢一点。

 11月份,927也需要模考,找历年真题模拟,严格卡时间。模考是检验背诵效果和发现问题的过程,所以一定要重视起来,利用好真题。有时间的话,也可以网上找找南京师范大学考过的真题,作为教材之外的补充和拓展,还是挺有参考价值的。


12月-考研:


最后一个月,927要做到框架不忘记,名词解释要背熟。可以自己整理一下哪些点会考名词解释,哪些点考简答和论述,有些热点词的含义也要记,像双元制、产教融合、1+x证书、学分银行,这就靠平时多积累总结了。我当时用的那个资料都有总结,所以省去了不少时间。 

考前,也可以和考同专业的研友合理预测一下可能会考的点,根据考点和考点题型来背。每个章节的一二三四级标题还是全面撒网,细节部分关键词记忆,背重点。每天看职教文章,一直坚持到考前。最后,在考前半个月,记得再模拟一次。


政 治


7-9月:


7月份我对政治花的时间很少,主要是在中午抽出1个小时看看教材。教材过完一遍后,感觉啥也没记住,做题也错得很多,特别是马原。
之后想着这种学习方法不行,还是需要先听课理解,就在网上买了相关的网课资源。比较受青睐的有徐涛老师和腿姐的课,两个老师都不错,看个人选择,腿姐会侧重讲一些做题的技巧。 我政治全程跟的腿姐,8月份开始看腿姐的强化班,二倍速看,时间是在每天中午饭后约2h,每看一章会结合着做肖老师的1000题来巩固。


9-11月:

这个阶段我还是以腿姐的课程为主。10月份腿姐的技巧班开课,冲刺背诵手册也上线。跟着腿姐学一些做题的技巧,每节课大概2小时,我习惯了二倍速看,看完刷1000题,最好是看完一个章节做一章节的题。


1000题我差不多刷了四五遍左右吧,前期会很慢,错得也特别多,到后面就越来越快,一天200道,基本不到一周就能刷完一遍。刚开始先用小程序刷题,再结合着听腿姐的技巧班,整个流程下来,会发现政治已经理解80%了,同时要不断回顾错题。


1000题是打基础的,这个一定要做,反复多做几遍并不会浪费时间,有些题会发现依然会错,还是需要多总结,记忆性的死考点也得记。


最后一遍做1000题时我做得很细,每道题目不管对错,都会用荧光笔在各个题目旁边做好解析和总结,主要是为了方便后期复习。 总之,全方面学习还是以打牢基础为重点。记忆性的重点、帽子题可以拿着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记,小小的一本,但五脏俱全,重难点分明,里面知识点总结得也非常清晰。


11-12月:


11月份,腿姐带背就开始了,每天早上在腿姐的公众号,选择题和大题都有,主要带背的内容以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为主。腿姐会讲一些重点和要背的考点,总之跟着腿姐的要求和节奏走就行了。
同时,这个阶段各种模拟卷也出来了,我主要做了肖八、腿四和米六。模拟题以选择题复习为重点,选择题可以多做几遍,不要太关注正确率,但每道题目都要弄懂,明白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尤其肖老师的题,里面很有可能是今年的考点,同时做好笔记总结。 这个阶段也可以开始背诵大题了,同时看肖八大题的答案解析,总结一些大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尤其是马原。马原部分背的是腿姐的背诵手册,肖八大题是挑着背的。
也有人建议在12月份直接背肖八,我当时是想在12月份多留点时间给333,担心后期背诵压力太大,所以11月份肖八出来后就开始了。跟着腿姐的带背,每天背一两道原理,也不会花很多时间。事实证明,12月份背诵政治的压力确实小了很多。


12月-考研:


12月份是政治最紧张的一个月,要多花时间给政治了,主要是政治大题的背诵。


这个阶段腿姐会开押题班课程,肖四、米三也出来了。大题背诵是重点,但选择题也不能落下,我主要做了肖四和米三的选择题,依然是反复多做几遍,分析错题,做笔记总结,并且又过了两遍肖八、腿四、米六、一遍1000题,主要以看为主,为的是查漏补缺。 大题直接背肖四,肖四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吧。前两遍记起来会很痛苦,而且还容易混。可以网上找一些考研博主总结的精简版背诵资料,这里推荐空卡公众号,会讲一些背诵的逻辑和技巧,记得时候会更有效率。


肖四和肖八有些大题会有重复的部分,因为11月份背过肖八,所以12月份政治背诵压力不大。时间上,每天早上2h,中午或者晚上简单复习一下当天背诵的内容,第三遍之后就会越来越快,基本2h之内就能过完肖四,所以建议政治还是早点背比较好。


英 语


7-9月:


英语我用的资料是黄皮书2010年以后的真题,时间安排在每天下午,约3h左右。 7月和8月主要是刷阅读和看唐迟老师的阅读课。我两个月时间刷完了10-17年的阅读、完型、小三门。10-17的真题我刷得比较认真,每篇阅读做完后会把里面不会的单词都查一遍,配合唐迟老师和考虫王琢老师的阅读课,做相关长难句的拆解分析。


这个阶段是打基础阶段,做题也是时好时坏,一篇全对的也有,整篇错4个的也有。这个阶段做题时心态要放好,不要太关注正确率。做题时可以不计时,但尽量一篇阅读控制在20分钟内完成,培养时间意识。


我不太喜欢单独背单词,买的单词书也从来没用过,单词都是放在真题里面记的,总觉得真题是精髓,而且放在语境下的单词会记忆得更牢固。


作文没有太认真准备,只是简单了解了作文各种会考的主题。


英语二的真题很宝贵,一定要利用好真题,真题为王,打好基础,了解学习出题人的套路和答题的技巧。对答案,看解析,分析为什么对或错,做笔记总结。


9-11月:


9月和10月还是以真题为主,二刷10-17年真题。二刷真题时,有些阅读题还是会做错,所以依然要多总结错题。18-21年的四套真题留着模拟用,刚好四个月,每个月留一套。
同时,小三门和作文也要认真开始准备了。作文我用的是王江涛《高分作文》,并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模板。小作文涉及的题材比较多,能多准备就多准备;大作文主要分为静态和动态,个人感觉比小作文更简单些。


小三门的话,完型推荐易熙人老师,翻译推荐唐静老师。先看真题,再看视频讲解,学技巧方法,最后复习巩固。


11-12月:


英语还是真题为王,这一个月依然是反复做真题,多做几遍,不要觉得浪费时间,每做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体会,慢慢就会发现很多出题的套路。


三刷真题的时候,我每次都是计时整套刷。做题时不要刻意去记题目的答案,就把它当成一次考试,每篇阅读、完型、翻译都认真做,作文也要认真写,主要还是保持做题的感觉和节奏。
时间充足的话,也可以做做英语一的题,我当时是做了英语一近五年的阅读。 在背诵方面,主要是大、小作文的记忆,结合自己总结的通用模板积累素材,不需要很多,每天积累一点点,反复背诵,做到持续坚持,不要忘记就好。


同时,也要定期每个月给自己模拟,我先是模拟了2021年的题。模拟时要严格卡时间,树立时间观念,保持适当的紧张感,主要还是培养考试的感觉,以防题目做不完的情况。


12月-考研:


12月份我在英语上花的时间并不多,主要是看之前做过的真题,还有之前的错题总结。最后一个月也要记得模拟。


每套真题都很有价值,尤其是近三年的题,里面的单词也要记,模拟完之后要认真看解析做总结。建议大家到考前,都要持续不断的练习阅读真题,保持手感,状态不能丢,以防考试时找不到做题的感觉和状态。


关于效率和心态

我是在家备考的,早上一般6:30-7:00起,每天午休1小时左右,晚上11:00-12:00休息,日常作息基本上都是这个状态,一直到考研结束,养成稳定的生物钟,习惯了之后不用闹钟也能醒。
上午背333,中午学政治,下午学英语,晚上背927和333,每天计划好各个学科的学习时间,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我一般学习的时候,会把手机静音放在一边,背书背累的时候,会刷刷小红书看看经验贴或者听会儿歌做简单的放松。


不过要时刻提醒自己时间的紧迫性,保持适当的压力,不要老去想能不能考上,就专注于当下要背的知识,尽自己最大努力,平常心看待。 此外,学习期间也要注意饮食和运动,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由于坐太久了难受,我一般都是站着背书,也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饮食。我个人不建议熬夜学到凌晨的那种作息。 最后,考研路上,能找到一起备考的研友也是很有必要的,平时学习过程中压力大的时候可以多交流探讨,或者一起预测一些重要的考点。


关于初试


我的初试成绩总分是403,333教育综合125+,927专业课135+。


政治考得中规中矩吧,不拉分就行。我选择题做得不太好,大题当时答的都是背过的肖4的内容。 英语我考得不是太好。12月份没怎么看英语,当天考试还特别紧张,天气又特别冷,做题时手都是抖的。大作文的主题词考的快递,我没准备过不会写。总之,感觉作文和阅读做得都不好,考完也没敢对答案,不过最后及格了还是比预想中的好点。 333今年出的题比较灵活,可以看出学校出题风格的变化。单靠记忆书上的那些知识点还不够,还要注重培养教育素养,平时拓展一些教材外的知识。 927今年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书上背过的内容,没有遇到偏题难题,个人感觉还好,背了就能得分,比333好拿分。


333我答了16页左右吧,最后加了4页纸,927加了3页纸,可能因为字比较大。时间上把握也还好,事实证明,平时多模拟还是有用的。333和927时间比较紧张,答题时没有太多能思考的时间,这个要看自己把握了,真的是手不能停。但考试时心态一定要稳住,要审清题,注意答题的逻辑和结构。


另外,考试中也肯定会遇到我们没有见过的题,难题可以放到最后做,结合自己平时背过的内容灵活发挥并拓展,能多写就多写,但不能脱离题目,这样也会让老师觉得你的想法还挺多的。 

关于复试

我是初试成绩出来后才开始准备复试的,估过分有把握的同学可以寒假提前准备。 复试要和初试一样,踏踏实实地准备,不要有摆烂心理,不管高分还是低分,能进复试就要认真复习。建议提前和往届学长学姐联系,了解复试的考察方向和侧重点。 

最后,复试也要多模拟。复试考察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模拟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可以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复试模拟群。考前一个星期,我每天都有和模拟群里的朋友一起模拟,主要是练练胆,锻炼自己在镜头前敢说话敢表达的感觉,练多了自然而然就不紧张了。
当天考试时自信点,别紧张,少说空话,一定要真诚。


我想对你说


好事多磨,静等佳音!想好什么直接去做就是了。


在备考的过程中,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坚持+努力+方法+心态”,能把这四样抓住,脚踏实地走完全程,结果一般都不会太差。


回想这一段历程,考研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能继续读书的机会,整个过程中重新建立的认知、推翻的三观、心智的磨练,都是很难得的东西。


考研只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一段历程,是一种选择,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有失有得,但路都不是白走的。

尽人事,听天命!全力以赴尽其所能,做到不留遗憾。


洋洋洒洒写了快9000字,这篇总结也算是对自己过去大半年考研经历的一个复盘吧。曾经在我备考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踩了很多雷,也有很多人帮助过我,所以我也想做一个好姐姐。希望这篇总结能帮助到大家。


祝守得云开见月明希望我们一路走来都能有所得


好事多磨,静待佳音——浙师大333教育综合职业技术教育考研经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