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久米正雄《考生手记》(六)
六
因为兄弟二人都在,姐夫家六叠大的房间就显得狭小了。我也渐渐因为和弟弟住在一起而痛苦,时不时地感到厌恶。我逐渐下定了要搬走住的决心。可如果要搬走,见澄子的机会可能就少了,这让我几度踌躇。但是她大概是星期日来,那时再到姐夫家去见面就好了吧。于是我逐渐坚定了搬走的决心。那时,正好住在水道端西光寺的松井,说隔壁的房间有空,邀请我过去。我立刻准备搬过去。姐夫说着“这样也行”就赞成了。弟弟也没说什么,他当然是不记挂的。
我觉得换了地方住了,多多少少可以好好学习了。但是搬到这里,心也没能静下来。但是寺院里是闲静的。房间朝西,夕阳就可以从种植的柏树橙树间透过,在纸障子上投下影子。侧缘廊很宽,总是很清冷。从自然踏脚石下来,就觉得庭院里带着经了水般的湿润。总带着若有若无的苔藓香味。累了的时候,我就走到这里,吸一口冷空气。
每天早晚,正殿处都会传来很照顾我们的老寺仆诵经的声音。
“又在用功啦?”
所以,我们自然而然间,把这当作了我们的中场休息。
“喂——”我疲倦的时候,总是向隔壁呼唤。然后总能听到松井忧郁的应答:“嗯——”
“在学吗?”我总是反反复复地问。
“没,在发呆。”
“那聊会天吧。”
说完后,我打开了通往隔壁的唐纸拉门。虽然我们在聊天,但我总觉得考试的阴影在我心里作祟。聊天结束后,也一点都感觉不到愉快。
这段时间,松井刚刚考高工又失败了。但是他没有露出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他好像已经没有灰心的力气了,或是反而,因为年轻所以没有感到失望的能力,很快适应了现状。总之我从他那里,完全没有受刺激和压迫感。
那时我们找来数学难题做,竞争一般的解题。而总是我能快一点解出来。这样一来,我当然就更加自信。但是只以松井为比照对象而获得安心是危险的。我知道,却还是在不知不觉间自信,甚至骄傲。
有一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松井去了一个朋友那里,问了一道几何难题。可就连那个擅长数学的朋友,都解不出来,深感苦恼。
“怎么样,你做做看?要是做得出来,数学应该就没问题了。”松井让我做。从他的神色中,我看出来他觉得我大概做不出来。
“那就试试看吧。”我边说边接过题目。这是一个不知道突破口在哪里的题目。我一个人进了房间,一下午都在想这个题目。当然,因为感到头昏脑涨,还没有痊愈,思考时间越久,越是觉得昏昏沉沉。所以我放松心情,出去散步。但是这个问题仍然盘踞着我的脑海。沿着江户川端,从水道端,到小日向台。在回寺庙的斜坡上,突然有了解题的头绪。我有些雀跃,急急忙忙回到房间,试着再一次作图。终于解出来了!我急急忙忙喊隔壁的松井。
“喂,做出来了。终于想出来了。”
“真的?怎么做啊?”松井倒也没有惊叹,说着,走了过来。
我得意洋洋地讲题。松井一边听一边“嗯、嗯”的附和。到了终于解完的时候, “这样,真的很烦啊。”他一边说,一边看着作图,还没有完全理解的样子。我的心情前所未有的晴朗。
两三天后,我散步时顺便去了姐夫家。弟弟还是老样子,安安静静坐在小桌子前。
“学习怎么样?勤快吗?”我问。
“嗯,最近有一点松懈,但是之前都是要一天学十二个小时的,但没有严格按照计划来,被姐姐嘲笑了。准确来说,大概十个小时。”
“真的有那么多吗?”我有些惊讶地反问。
“你看,早上六点起床,直到晚上十一点。去掉吃饭和散步的时间,也有十五个小时。所以怎么说都有十二个小时的。”
“那倒是。要是这些时间里,全部高度集中精力,就很了不起了。”
“如果说能学十五个小时,应该够所有学科都看上两遍了。”
我又感受到了弟弟无意中带来的压迫感。他的桌子上放着英语书。
“数学已经可以了吗?”
“嗯,已经看过一遍了。考试前再看看之前划线的题目,应该就没问题了。”
我第三次惊讶了。但是,我又想试试看弟弟的实力到底有多少。两三天前的那道难题,就突然浮现在我脑海。
“我前两天听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做吗?”
我把问题如此这般地向他说明。弟弟沉默地听着,接着取来另一张纸作图。他下意识地用铅笔尾端敲着笔尖,望着远方,思考了一两分钟。我一边期待着他做不出来,一边又隐含着恶意,微笑。
过去了两三分钟。我期待着弟弟甩手不干,多少说一些“下次再试试看”之类的话。大概五分钟过去了。我也不这么想了,走马观花地翻阅起那里的第四册。突然间,弟弟的铅笔开始在纸上急急忙忙动了。他用闪着光的眼睛,静静看向我。
“终于想出来了!因为变过形,一时没有解出来,这是永泽的难题集上的例题啊。不过那是反过来的。这样做不就可以吗?”
他向我说明解题,思路和我差不多,但是更加简明直接。我心里有有些惊讶了。我想了三四个小时的题,弟弟五分钟就想出来了。我又被这眼前的实例压倒了。
我完全垂头丧气,从弟弟那里回去了。

一些注解:
檜(日文)指日本扁柏。Chamaecyparis obtusa(拉丁文)庭院观赏用,也作建材。
中文是这样:
桧 guì即圆柏 [Chinese juniper]。一种常绿乔木( Sabina chinensis 或 Juniperus chinensis ),叶有鳞形和刺形两种,雌雄异株,果实球形,木材桃红色、有香气
橙在这里是指酸橙,可以用作庭院观赏用。
总觉得读到这里的环境描写就身临日式房屋一般。其实这样的地方录一个环境音也不错的样子。
地理位置(虽然调查的过程很开心但是实在让人头大)
https://edo.amebaownd.com/posts/3363651 介绍。那一带的河流应该是神田川,历史上曾经被称为“江户川”,当时,水道端的江户川一带河水,被用来造纸。可能这也是附近文教兴盛的原因之一吧。
现在的小日向町就包括了原来的小日向水道端町和小日向台町。
另外,根据文中信息试着调查了这座寺庙,发现并没有“西光寺”,但是“善光寺”的地理位置似乎比较符合描述。而且,善光寺前有比较有名的善光坂(即斜坡)。
文京区是个好地方,可能以后专门整理一些资料


ttps://www.city.bunkyo.lg.jp/shisetsu/map2/map29.html 文京区官网关于当地神社寺庙的部分。
关于永泽:实在没有什么资料……但是在中学教材编写中有看到姓永泽的。如果真的是他,那就是中学教材编写者的教辅……应该挺有含金量的。
https://dl.ndl.go.jp/pid/1440162/1/13 中学教科书
https://dl.ndl.go.jp/pid/814220/1/33 考试指南

碎碎念:关于考前身边的人
“我”很明显是那种比较没办法强迫自己学习的人。
松井是那种无所谓的人。
弟弟是那种卷王。
“我”就是,在松井那里太松,在弟弟那里太紧,但自己难以排解周围环境对他的影响,所以才觉得怎样都不对吧。但是他明显能认识到这些。所以他更痛苦。
“我”应该是个不太擅长数学的人吧。或者只是说,文科方面比较优秀(具体参照前文内容)。毕竟能考一高的都是学力优秀的人。而弟弟的理科特别好。
可是“我”家里是医生,家庭对他的期望就是医学系。
大致看了那时候的一些几何题目(几何代数分开的),我觉得我初中那时候应该会写,可我现在是大学生了。
他们考一高的时候,应当是与我现在一样的年纪。
https://www.aozora.gr.jp/cards/001151/files/52934_45453.html#midashi70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