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流程】高三up最精悍的总结!!手把手教你真正学会高考工艺流程!!

回复 @一树叶红便知秋 : 补充结晶那里的
——蒸发结晶{蒸发到几乎干了,这是温度很高,可以理解为升温,溶剂所剩不多,对于溶解随温不大的,就会在此时析出。如氯化钠,蒸发久了不就在硝酸钾里析出了},此时溶解在溶剂里的不仅有硝酸钾还有小部分氯化钠,但大部分氯化钠已经析出,所以在教课书上的粗盐提纯中观察到有晶体析出则立即停止加热,让蒸发皿的余温去加热是晶体缓慢析出——这里就已经说明了还是会有溶剂的存在,而大部分人片面的认为节能而已。所以还需要过滤,过滤要趁热,不热等冷却了,氯化钾和氯化钠会析出{为什么有氯化钾呢——因为溶剂少了,而氯化钾物质的量不变,但溶解度变小了就有融不完的,所以析出了},因此要热,热了才能让硝酸钾溶完,不至于在固体中有硝酸钾。
——蒸发浓缩[蒸发到饱和溶液,与蒸发结晶最大的区别就是蒸发的程度不同或者说时间的长短不同——也可以认为最后溶剂的剩余量不同},对于溶解随温升的这种,采用蒸发浓缩,就拿硝酸钾说事,升温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升高,即便溶剂再少也能溶解完全,此时的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不变,但溶剂还有,所以蒸发浓缩完,都是液体没有固体。所以要冷却结晶才能让硝酸钾析出,当然,也一样或多的或少母液里依然残留硝酸钾。
如果蒸发浓缩了,一不小心蒸发剧烈了把氯化钠固体给整出来了,如果我将计就计把蒸发浓缩变成蒸发结晶,过滤氯化钠固体,得到硝酸钾溶液不就可以了吗?这样的硝酸钾溶液是混合溶液,想要的到纯净的硝酸钾就需要不断的结晶,既耗时又耗人力还耗能源,得不偿失。
但是我该怎么控制蒸发结晶的时间呢,{控制溶剂该剩的多少呢?},如果看到有稀稠状的液体应停止加热——这是晶膜。感觉有什么东西要出来了,说明氯化钠要析出了。
我在这里仅仅讨论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和变化不大的,当然还有随温下降的 还有随温先增加后减少的如硫酸钠。这里就不赘述了,你们也可以按照上面的思维逻辑推一下,本质上是一样的。
讲的不好别喷我,我只是尽全力讲述我的思考。如有错误,请批评指出,反正我也不改。[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