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集团公司适合什么样的股权激励模式?

2023-03-07 10:47 作者:股权激励一一李老师  | 我要投稿

我们常说,对于企业来说,没有最好的股权激励模式,只有最恰当的股权激励模式。何为最恰当呢?就是企业根据自己的激励目的、行业特征,以及客观情况灵活选择适合的激励模式或激励模式组合。

那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如果一家公司有很多分店或分子公司,适合什么激励模式呢?

我们华一针对这种集团类型的公司,采用的是集团股激励模式。

集团股激励,顾名思义,就是总部针对下属的各分子公司总经理进行的股权激励。为什么只针对总经理呢?分子公司的其他高管和核心人才不需要激励吗?

当然也要,但是对他们的激励,是在各分子公司内部去做,不需要在集团层面做。集团层面只做总部的激励和分子公司总经理的激励。

简单来讲,集团股激励模式分成5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具体的激励对象

比如设定条件,“本激励计划适用于2021年1月1日依然在岗的各分子公司总经理”。但是不需要写出具体的激励对象的姓名。

第二步,确定激励的额度

我们假设总部要拿出1个亿来激励50个分、子公司的总经理,这1个亿不是现金啊,而是要靠大家在未来市场中去挣的。

比如公司规划5年后上市,5年之后公司能否上市,不是老板说了算的,而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可能性是很高的。假设5年后真的上市了,市值是50亿,这就相当于说,现在从集团总部的股份当中拿出2%来激励这50个总经理,一旦公司上市,2%的股份意味着最少1个亿的价值。如果公司预测市值100亿,那么拿出1%做股权激励就够了;如果预测市值25亿,那就要拿出4%来激励大家。

至于最终能拿到多少,是超过1个亿还是低于1个亿,就看大家的努力程度了。

第三步,明确单次的激励额度和具体的评估时间

比如,上面提到的这2%的股权激励,不是一次性支付的,而是分成4次,每次支付0.5%。什么时间评估呢?可以每半年为一次激励周期,两年时间内将2%的股份释放完毕。

第四步,设定具体的激励条件

比如股份的授予是基于责任、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量激励对象所承担的岗位职责、员工满意度和绩效表现。什么叫岗位职责?就是在考核期内,被激励者必须是分、子公司的总经理,这是最低要求,否则不属于激励范围。另外,员工满意度比如必须不低于80%,否则一票否决。

第五步,设定绩效条件

企业可以只关注利润,也可以只关注销售额,也可以既关注利润也关注销售额,还可以加上人才培养等等其他指标。这个时候,就需要把多个指标变成一个综合指标。

比如利润权重是70%,销售额的权重是30%,如果当期销售收入是500万,利润是100万,那么500万×30%+100万×70%=220万,就是当期的综合绩效指标,这220万既不是利润指标,也不是销售额指标,而是一个综合绩效指标。

好,我们现在假设一共有50个总经理,在1-6月期间,每个人都按照这种公式计算,得到综合绩效之和是1个亿,那么平均每个总经理的绩效指标是200万。这样就可以规定,平均综合绩效指标是200万,能够成为激励对象的条件之一,就是综合绩效指标必须在平均值200万之上。

如果在这半年时间内,综合绩效超过200万的老总有20人,那该怎么办呢?是不是这20个总经理平均分了?肯定不能平均分,所以还要有进一步的算法。假设这20个入围的总经理,他们的绩效指标之和是4400万,李总的综合绩效是220万,那他应该拿多少股份?220万÷4400万×0.5%=0.025%,其中的0.5%是指这6个月内公司释放的股权额度,所得到的0.025%就是李总在这半年时间内所获得的股权激励额度。

两年一共进行四轮考核,你会发现,人人都有机会:第一轮入围的人,不代表后面三轮每轮都能入围;第一轮没有拿到股权的,不代表以后三轮也拿不到。

两年四轮全部考核和激励完毕后,公司可以与考核者签订内部协议,明确各个激励对象在本阶段所获得的股份比例,然后进入锁定期,最后就是交钱购买了。

那么这一套股权激励计划的解释权,归属公司董事会和总裁办,激励对象的最终确定需经董事会审议通过。退出机制和股权权益,与总部高管的退出机制、股权权益等同,这些都比较简单了,但一定要明确规定好。

成功的老板一定会有独特的公司经营管理之道,想要公司快速发展,不得不学习全面的企业经营策略。如今,华一世纪,扎根股权激励领域11年,已帮助5w+企业成功落地股权设计!为了帮助各企业家学习精进,特推出福利课程!需要了解请私信!


集团公司适合什么样的股权激励模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