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个小时到2.5分钟,黄河第一隧道堪称世界奇迹!怎么做到的?

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在为两岸带来丰富的水源和美景的同时,也为两岸的通行增加了不小的困难,然而中国却直接从底部打穿黄河,让来往的汽车和列车仅需2.5分钟即可轻松过河?中国的这一伟大工程足以令全球震撼于中国的强大工程能力。

将两岸交通时间从1小时缩短到2.5分钟,中国的黄河第一隧道堪称世界奇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条隧道的建造难度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也算是首屈一指,需要克服多个难点才能完成建造,因此也证明了中国工程建造能力的强大。
随着黄河两岸城市的发展,黄河两岸先行区与主城区之间的交通需求正在变得越来越急切,而通常来说,河流两岸要进行交通需要架桥或者是使用渡轮,而很显然渡轮这样的手段受天气影响过大并且运输量非常有限并不适用,而此前设立的黄河大桥往往需要旅客进行绕行,即使乘坐汽车也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这大大影响了黄河两岸的交通,因此济南决定进行一项世界少有的工程:利用盾构机进行施工,建造一条黄河隧道。

中国在建的这条黄河隧道规模是世界最大的,总长度达到4760米,北部链接鹊山和济北次中心,而南部则和济泺路相连接,而管道直径页非常之大,外径达到15.2米,而内径则达到了13.9米,这样的宽度甚至比穿越英吉利海峡的跨海隧道还要大,而除了宽度之外,该双管隧道同时还是双层设计,除了上层双向六车道可供汽车通行外,还在下方留下了一条为轨道交通预留的通道以及烟道和逃生通道等设施。
而这条隧道之所以堪称世界奇迹,不仅因为其规模大,更因为该隧道的建造难度大,首先第一个难题就是盾构机穿越地上悬河带来的施工风险,一单出现事故,轻则隧道进水塌方,重则引发大坝坍塌,后果非常严重,其次就是黄河下方存在大量钙质结核层,对盾构机刀头的磨损非常大,而除此之外,该区域还存在全断面粉质黏土,盾构机在这样的地质当中进行挖掘,会造成泥浆比重增大,产生大量废浆,非常容易导致刀盘结出泥饼,以及排泥吸口堵塞的问题,除此之外,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在公路和轨道交通中同步使用π型箱涵同步施工,对施工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如果精度不高则可能导致建设失败。

最后则是沉降方面的问题,这条隧道在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穿过大量的建筑物和构建物除了穿越鹊山片区的低矮房屋群之外,还需要穿越黄河南北岸的大堤,而隧道抵达南岸之后,则又和主干道以及大量建筑区域相邻,建设完成之后,隧道出现了沉降问题,则可能对地面的建筑物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其沉降,简单来概括这条隧道呢,就是不仅大而且非常难,而中国目前能够实现这条隧道的初步建造完成,实际上证明了中国的工程能力非常强大,已经不输给英法等能够建造跨海大桥的老牌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