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手机欠费上征信!这地11月起正式执行
近日,有一条消息引起网友们的广泛讨论。#手机欠费超3个月或上征信#而江西电信用户将率先“体验”,自2020年11月起,中国电信江西省欠费信息将接入个人征信系统,若用户之前使用的电信产品欠费超过3个月未缴清欠费,或者享受了手机、话费优惠,有在网协议约定而没有履约,相关信息都有可能被接入征信。

征信有“黑点”将意味着什么?
征信记录了个人过去的信用行为,这些行为将影响个人未来的经济活动,这些行为体现于个人信用报告中,就是人们常说的“信用记录”。

如果征信有“黑点”,最直接会影响到以后办理信用卡或者贷款,你可能会觉得,大不了以后不贷款、不用信用卡,或许你的日常生活不会缺钱,但如果是买车、买房呢?毕竟大部分人是无法保证一次性付清全款的。除此之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可以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的行为还有如下:

1.禁止失信者高消费行为,其中包含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
2.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
3.如果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当下是一个非常注重信用的社会,随着征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地位的逐渐变高。部分银行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大型企业也开始查询员工的征信报告,如果有长期逾期的现象,就很可能在面试时被企业刷掉,甚至会影响到你租用单车、充电宝等共享设备。

手机欠费上征信合理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要先反问一句运营商:“你们制定的欠费机制合理吗?”本人亲身经历,两年前办理的某运营商手机卡,由于某些原因没有使用,直到有一天,该运营商客服人员直接通知说我名下有一张电话卡欠费300+元让我缴费。

当时就有点懵,本以为是诈骗电话,后来去营业厅询问,最终确定事实确实如此,虽然不是诈骗电话,但这和诈骗电话又有什么区别呢?仅仅是因为我没有销号,在这几年期间,该运营商没有以任何形式联系我,而是当费用到达一定额度后直接通知我缴费。

可能你会觉得我活该,没有提前办理销号手续,但事实上,在这几年间我并没有使用这张电话卡,没有打电话,没有发短信,没有用流量,那既然没有用,何来收费这一说?这和强买强卖又有什么区别?既然都已经欠费了,那为什么还要累计叠加呢?

如果手机欠费上征信的话,那手机卡就是安放在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你需要经常关注电话卡的费用情况,如果欠费3个月以上,那么你的征信报告上就会有“黑点”,这将直接影响到你的工作和生活。

在讨论手机欠费上征信之前,我觉得更应该先讨论如何定义“欠费”以及“欠费叠加”的合理性!而不是一纸“霸王条款”把用户当韭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