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果9米深水航道直达武汉,内循环枢纽成为“新上海”指日可待

2022-05-07 22:07 作者:作家李楠枫  | 我要投稿

如果9米深水航道直达武汉,内循环枢纽成为“新上海”指日可待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不相信,万吨级的船只可以到达武汉。他们的理由无非就是两个。其一,长江武汉段航道水深不足,大船进不来。其二,南京长江大桥净空高度只有24米,万吨级大船过不去。

其实,这些概念都过时了,甚至是错误的。下面,我给举例说明。


4月7日14时,满载1.1万吨货物的“兴隆8899”号靠上了长沙港的码头。湘江长沙段的航道等级才二级标准,就可以安全通行载货量超万吨的大船,而长江武汉段的条件比湘江好得多。去年,645工程的下半段完工,6米水深航道可以从武汉直达安庆。也就是说,即便是枯水期,武汉到安庆的航道水深也能保证不低于6米

目前武汉的船只,最大排水量有多大?我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是,我从长江船运网查到了一些情况。我发现,在丰水期时,15000-23000吨的船只可以自由进出湖北,甚至到达最上游的宜昌港。比如,“鑫光3718”号船总吨位为23800吨,载货量19000吨,可以到达荆州。我查询信息之时,这艘船靠泊在江西九江,这是最近一个月之内到达武汉的最大船只。

就在这个月,一艘满载11000吨光伏砂的“华渝8888”货轮抵达荆州港亿钧码头。“华渝8888”长120米,宽21米,按吃水5米算,排水量可以达到12000吨。按吃水6米算,排水量可以达到15000吨。“兴隆8899”与“华渝8888”尺寸相当,满载相当,吨位应该也相当。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一两万吨的船只到达武汉,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鑫光3718”号船未必是满载到达荆州。因为现在的船很多都是班船,沿途会停靠多个港口,进行多次装卸,以提高船舶的利用率。到达最上游的荆州港时,一般情况下已经不是满载了。从荆州港出发时,可能也不会满载,而是沿途停港带货。

据了解,到达武汉的万吨级船只,一般都是装散货的驳船,而非海轮或者传统的集装箱船。目前,5000吨级的海轮可以在丰水期到达武汉,万吨级到不了,很显然,不是受水深的影响,就是受南京长江大桥的影响。万吨级的传统集装箱船也到不了武汉,这一点也是很明确的。现在唯一能到武汉的万吨级集装箱船,就是武汉自己研发的1140型船。这种船是特制的江海船,最多可以装1140个集装箱,从武汉出发,可以直达上海洋山港。但是,这种船数量不多,目前只有5艘。


此外,武汉还有一种500箱级的集装箱船,可以抵达东亚的大多数近洋港口,比如韩国的釜山港和日本的神户港。这种汉亚直达集装箱班轮更少,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只有2艘,另有2艘在建设当中。明年春上投运之后,武汉到日韩的班船将由现在的每周开行一班发展为两班,实现运力倍增。据当地媒体消息,今年一季度武汉阳逻港至日韩的近洋直达航线累计开行14个航次,运送6046标箱,平均每个班次装载432个集装箱。

“汉海”系列1140型集装箱船长139.8米,型宽26.0米,吃水6.5米,最大载重量约为14200吨,可载箱1140个标准集装箱。与现在常见船型的600个集装箱比起来,1140型江海船的装载量几乎翻了一倍。而且,平均下来,每个集装箱的日均油耗也降低了至少23%,运输成本可以降低30%以上。按照武汉人的说法,这就是长江航运版的新“航母”。其中,“汉海5号”是湖北省建造的全国内河最先进、装载量最大的集装箱船,被称为长江中上游航运的“复兴号”。


根据《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发展规划纲要》显示,武汉还将“规划建设7米以上深水航道,研发2万吨级散货船和2000标箱集装箱船型,延伸南京至长江口海运航道,打通长江武汉至长江口海进江深水通道,实现下游航道标准统一。”如果7米深水航道从安庆延伸到武汉,那么,到达武汉的船只还可以进一步升级。相比于“汉海”系列的1140个集装箱,这种新船一次带2000个标准箱,运力将大大提升,而运费也将大为降低。

目前,10.5米航道已经从南京达到芜湖,最低维护水深也可以达到9米。也就是说,3万吨级大船可以抵达芜湖。芜湖到安庆的维护水深,目前是7米,能不能提升到9米呢?我想,只要舍得砸钱,这肯定是可以做到的。能到安庆,应该也可以到武汉,这自不待言。九江段确实有一些浅滩,但在基建狂魔面前,都算不得一个事,只要有意愿去做就能行。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影响武汉水运发展的最大难题是航道水深不足,然后就是适合长江中上游航道的船型偏少。如果9米深水航道到达武汉,再研制一批吃水浅、高度低的宽体船型,那么,3万吨级甚至5万吨级大船直达武汉并非梦想。


那么,南京长江大桥对武汉的水运有没有影响呢?明显是有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以南京长江大桥为代表的一批桥梁,净空高度只有24米,确实阻碍了长江水运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南京长江大桥等桥梁的净空高度在32米甚至40米以上,就不用想办法去研发新船型了,只要挖深航道就足够了。

事实上,研制新船型的代价也是比较大的,意味着原来的船型要逐步被边缘化甚至淘汰,而新船型的普及时间也很漫长。我刚刚说,“汉海”系列江海船不到10艘,就是因为推广速度太慢。长江上有几千船,适合武汉航道情况的大运力船依然只有个位数,由此可见,航道水深不足与南京长江大桥净空高度不够的问题,对武汉的航运带来了太大的影响


我前几天在一篇谈水运的文章中说过,武汉作为全国的经济地理中心,综合交通实力非常强大,将成为内循环的重要枢纽,甚至是最大枢纽。这个枢纽不差铁路,不差公路,不差民航机场与专业货运机场,差的是9米以上的深水航道和5万吨级的大型江海船。这个问题如果能解决,武汉的交通枢纽地位将与日俱增,成为内陆地区的“新上海”指日可待!(2022年4月29日于武汉)


如果9米深水航道直达武汉,内循环枢纽成为“新上海”指日可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