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想要载人登火星,吃饭却成了关键问题,看中美2国又是如何做的?

2022-02-04 23:54 作者:楠竹一  | 我要投稿


图为太空食品

随着中美等国纷纷公开自己的载人火星计划,载人登火,成为了目前世界各国开始关注的对象,只不过各国想要载人登上火星,吃饭却成为了最关键的问题,那么中美两国都是怎么做的?在目前太空食品保质期并不能满足载人登火目标的前提下,我们能否看到中美两国又是如何去做,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太空食物是指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专门在太空环境下食用的食物。

图为上世代太空食品

不管怎么说,载人登火的难度实际上非常高,不管是研究,又或者发射预制殖民舱,确保它们能够预先抵达火星,让殖民者在抵达火星的时候不至于弹尽粮绝,还是如何解决太空殖民者在飞往火星漫长旅途当中所需要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让世界各国伤透脑筋,而太空食品,作为宇航员们在飞往火星漫长几个月的旅途当中的必需品,它的作用,不仅仅只是让宇航员们填饱肚子这么简单而已。

图为拿着第一代宇航食品的航天员

首先,从营养方面来看,太空食品必须满足航天员们在太空当中自身生理出现变化以后的需求,相比于地球上的膳食,太空食品需要拥有更多的蛋白质和钙,维生素D和其他微量元素同样也不可缺少,才能满足太空旅行者们在无重力环境下变化的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其次,太空食品同样还需要一定的口感,确保宇航员们能够吃得下去,否则,现代的太空食品就应当保持着第一世代航天食品“牙膏饭”一般的模样,而不会像是现在那么精致了。


尽管现代太空食品的营养成分比起第一代的牙膏饭更好,口感和品质更加出色,但这并不意味着太空食品就能一直保存下去,哪怕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大太空食品研发国家都做了大量的努力,太空食品的储存期依旧比较短,完全没有办法满足殖民者在火星上数年的补给需求,因此,美国决定通过研发新技术,让美国航天员能够在太空当中生产食物,从而满足宇航员们在轨道上,又或者是火星上的食物供给需求,而中国在2016年就已经在天宫二号实验室上种出过生菜,很显然,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打算将“在太空中生产”作为本国未来火星食品的最有效供应方法。

图为航天食品

尤其在美国和加拿大航天局联手举办的“深空食品挑战赛”的公告,更是将“在太空中生产食物”作为美国未来火星殖民食物供应的主要方式,因为其比赛公告已经明确声明:预包装食物将会在长时间飞行当中失去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所以,他们才需要要求各国研发团队研制食物生产技术和系统,也只有当宇航员们能够在深空或者火星上生产食物的时候,才能确保他们在太空中,又或者在火星上依旧能够生存下去。


这套食物生产系统不仅可以被应用在太空当中,还能用在某些食物供应缺乏的地区,因为,除去南极、沙漠,又或者某些人工原因制造的荒芜之地,其他任何一个可供人类生存的地方,其环境中的有机物和能量来源都将会比飞行中的太空飞船要丰富得多,倘若将这套太空飞船用的食物生产设备安置在这些地方,就能满足该区域民众的基本补给需求,从而让这套系统在人道主义救援和灾后救援这两项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想要载人登火星,吃饭却成了关键问题,看中美2国又是如何做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