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 东北铁道旅+神户马拉松10日行|D8-2|世界遗产平泉(下)

第八日(二)世界遗产平泉(下)
来到世界遗产中尊寺。

中尊寺同样由円仁大师在平安时代创建,但现存中尊寺的格局,包括国宝金色堂等一系列寺院都是12世纪初,奥州藤原氏初代清衡公为了祭奠前九年、后三年合战中逝去的生命而建设的,表达的同样是佛教的净土思想。14世纪初,很多殿堂和佛塔都被烧毁,金色堂是唯一保存下来的建筑物,此外也有三千多件文物得以保存,现在于中尊寺的宝物馆“赞衡藏”展示。
登山口这里有武藏坊弁庆的墓,弁庆追随义经半生,最终战死奥州,后人将其葬于平泉以为纪念。

从月见坂开始登山。

过这道山门之后就正式进入中尊寺的范畴,山门之内有从金色堂开始直到明治时代的一系列佛堂,各有所讲。

中尊寺经典的展望角度,奥州平野一览无余。

继续沿月见坂向上,没有想到东北仍然有如此丰富的色彩。

金色堂旁边的松尾芭蕉像与芭蕉翁句碑。松尾芭蕉的“奥之细道”之旅中,平泉的中尊寺和毛越寺两座名寺自然是巡拜过的寺院,也都留下了名句。


而说起寺院的巡拜,在奥州地区有“四寺回廊”的说法,这四座寺院包括了9世纪由円仁大师创建创建的中尊寺、毛越寺、松岛的瑞严寺、山寺的立石寺,在中尊寺的介绍中也特别提到了“四寺回廊”的巡拜之旅。话说这次前三座都已经到过,而山寺的立石寺只有一步之遥,虽然对这些兴趣不大多少还是觉得有点可惜。如果真的对这段历史有一些想法,我觉得倒是可以在东北之旅中略微调调行程,“四寺回廊”的四所寺院交通都非常方便,实现起来并不难。

终于到了金色堂!其实要很羞愧的说,我一直认为眼前的这座建筑就是金色堂。。。其实这只是为了保护金色堂避免风吹雨淋的覆堂。走进覆堂,一下感受到金色堂的耀眼光芒。整座佛堂贴满金箔,组成金色堂的每一尊佛像每一个构件的细部都做了极细的雕琢,精致的程度难以想象。金色堂曾经于20世纪60年代以拆解后重新组合的方式进行修理,而修理之后的金色堂并没有完全进行组合,有一些构件进行了移地保管。以现代的科技,大概可以对金色堂几百万个构件完美的组合方式进行还原,但60年代的技术确实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刚才是第二代的覆堂,而第一代覆堂早在金色堂建立百余年之后的1288年就进行了建设!现在也是重要文化财。

中尊寺经藏,重要文化财,具体建筑年代不明,推定为14世纪镰仓末期使用一部分平安时代经藏的材料重建。

最后在这座1909年建立的中尊寺本堂礼貌性参拜,结束世界遗产中尊寺之行。


从中尊寺下山,东北本线铁道东侧还有最后的“无量光院迹”以及纪念义经的“高馆义经堂”,在高馆义经堂中还有松尾芭蕉诗碑等等。原本计划是从中尊寺的登山口越到铁道东侧然后顺次参观的;不过实在是因为对这些历史背景了解太少,即使去也只是凑个热闹打个卡而已;而且已经去过中尊寺和毛越寺,后面就有些可有可无的意味了。加上越到中午,天气越发阴冷,已经有点冻得不舒服了,也就将平泉的行程中止于此,搭比预计提前一小时的电车离开平泉,向北上、盛冈、秋田方面前进,略微翻了一下时刻表,决定用提前的这一小时增加一个角馆“武家屋敷通”的散步行程。
抓拍到一列东北本线EH-500型机车牵引的货列

回到平泉站门口,有一个mm问我是不是中国游客,之后想让我帮忙做个平泉的观光问卷调查。第一想法是在平泉这样一个名头很大但实际上仍然很小的地方,居然能够一上午遇到一个中国人和一个“中国通”的日本人实在是非常神奇;第二想法就是这么冷的天气mm真是太辛苦了。
说实话平泉这个地方在华人圈的知名度本来就很低,即使是中国人为了三年签证来东北,除非这个游客对那个时代的日本历史有过一些至少基本的了解,或者说有“四寺回廊”想法的话,一般也不会选择平泉。再退一步,如果说樱花季的平泉还有些特殊景观的话,这个季节零下的温度来平泉实在有些自虐了。如果不是因为挂着“世界遗产”的名头,我是肯定不会安排这里的。也因此mm上午的工作很不顺利,确实游客很少,于是没有收到几张有效问卷,填好问卷之后和mm聊了一会,能够从话语中感受到那种一个人在国外学习生活,尤其又是在如此偏远之处的那种不容易,加油吧!
从平泉继续搭东北本线北上北上(好拗口的说法。。。),转搭东北新干线到盛冈,再转乘秋田新干线往秋田方向,没有多远的路,不过在北上和盛冈都要等半小时以上才能搭到车,非常不顺。天气有点“冷到骨子里”的感觉,JR线的暖气打的一贯很热,但我一直到盛冈才基本缓过来。。。(2023年注:如果当时有想过实现“JR全线完乘”的可能性的话,行程安排绝对应该是从平泉搭乘东北本线直达盛冈,而不是转一次不明所以,收益几乎为0的东北新干线!这个失误也极大的提升了2018年我刷东北本线的难度,真的是绝对的大败笔。。。)
盛冈站转乘秋田新干线。

站牌上,向前分别是东北新干线的“いわて沼宫内”站和秋田新干线的“雫石”站,我要前往的当然是秋田新干线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