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911年的日子,北平没有雪

2020-01-22 00:14 作者:黑皮蛋  | 我要投稿

      1911年的日子,北平没有雪。一百多年前的石狮子仍然立在那里瞪着行人。北平的城不像往年,金碧辉煌的架子少了许多。洋人的铁船大炮轰破了北平的城门,老爷们跑了,北平向外的马车一辆一辆的,像是具具尸体赶着下葬。

  无论是几十年前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是十几年前的火烧圆明园,洋枪大炮架在城门口,北平的老百姓也不过是挂个白旗罢了。西山街西北角的茶馆还不是照样开,只是近年来由于关口通商,茶馆的茶说是加了”西洋茶叶”价钱从三文涨到了五大文,而且,能看到几个洋人罢了。

京师同文馆中走出了一批学子,他们早上的课程刚刚结束,正要赶回家午休,他们大多有说有笑,学堂的待遇让他们忘记了这个国家正在遭受的痛苦。除了一个人

他虽手捧书卷,却无心研读;报纸上净是些乱七八糟的新闻,国事时局少之又少。微叹一口气,他迈出门槛向家走去

他一进门,母亲便关心的拥了上来“我的儿啊,累了吧,娘给你做你爱吃的去。”

他摆了摆手说“不必了,娘,我在想事呢。”母亲微笑起来。“我的儿,不要那么用功了,歇歇吧”但是他想不到儿子接下来的话就像霹雳一般

“娘,这天下真的非得是大清的吗?”

她慌了,凑的一声钻了出去。门口那一扇破旧的木门嘭的一声关上了。

她回过头来“傻孩子,你可千万不要乱说话!”

“娘,我没有乱说话。”

“还说没有,你看看你刚才说什么了!”

“没说什么,娘。”

“傻孩子,最近外面在闹长毛,你可千万别学他们!”

“那些都是歪道,你是好孩子,造反的事情做不得!”

他没有话对付了,他记得他无数次跟同学讨论过革命对老一辈人意味着什么,他记得他曾在芳酥面前吹嘘过自己的理想多么伟大。

现在他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他吃完饭,帮母亲收拾了碗筷,母亲又一次叮嘱,“万不可再说这些话了!”

“知道了娘。”他只是嘴上答应。

看他这模样,母亲气不打一出来:“莫要再与你那帮同学在家中聚会了!若要欢聚,说些同学间的好话罢!”

他又沉默了。他知道,陈腐的思想需要被解放,国家才会有未来;但解放思想,就必定要有先驱者。他这么想着,不禁又斗志昂扬起来。我一定要成为那先驱者中的一员,他如此想道。

母亲顿了顿,终于没再说什么。

母亲知道,自己劝说不了这个倔牛孩子。啊,真是跟他爹一个德行啊。想着,母亲的嘴角微微上扬,眼睛里闪着亮亮的光。他看见母亲又一次的出神,便知道了,现在是偷偷出去的时候了,自己母亲不理解自己他知道,因为母亲毕竟是旧社会的人了。自己还是和同窗们,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们聊的酣畅淋漓,大快人心,能够真正的,道出自己的向往。终于,在母亲出神的第二分钟,他知道,时候到了。

他的脑海中是与他母亲思索的图景不同,他的确吃的是大清给他的粮,也曾拥护过这个正统的王朝。但是他听闻的,和看到的发生的一切都这样今他痛心他想过进入同文馆好好学习,去学外语,与洋人多打交道,维护住和家的利益,但他很快发现了,国将不国。周围的同学大多都是出生高贵的公子哥。

早已傍上了某某名师,贵人,只要一出去就会飞黄腾达,他们不学无术,嬉皮笑脸的样子让他寒心,他本以为,康梁的维新可以救国于水火,但是太后手一挥,这些都成了乌有,听说当年父亲参加过义和拳,但是在和洋人斗的时候,却被那洋人迷惑住了,后来开始捣鼓太平天国和洋人的那些脑子里的东西,什么平等云云,他之前以这个为耻,到现在,他明白了父亲的眼光,比那个在黄花岗起义后,骂孙文是乱臣贼子的自己,远了太多太多他对这个朝廷的好感已经没有多少了,他偷偷去东郊民巷前看过了,虽然里面没有中国人定居了,但背地里进出的中国人可不少,他们的官服崭新,帽子后的翎子一个比一个大,见到那些穿着西装的洋人跟见了皇帝一个样,无不是战战兢兢的摆出一副阿谀奉承的嘴角,他明白,这个朝廷不过是洋人的工具而已,在保国与保君之间,他选择了前者。


1911年的日子,北平没有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