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十一月十六日读《美学散步》14

2022-11-16 22:29 作者:未来向宽WXJ  |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的音乐寓言与音乐思想 笔记:   1.十九世纪初,德国浪漫派文学家口里流传着一句话说:“建筑是凝冻着的音乐。”   2.十九世纪中叶,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姆尼兹•豪普德曼称呼音乐是“流动着的建筑”。这话的意思是音乐虽是在时间里流逝不停的演奏着,但它的内部却具有着极严整的形式,间架和结构,依顺着和声、节奏、旋律的规律,像一座建筑物那样。它里面有着数学的比例。   3.艺术家把他的梦寐以求的爱人永远凝结在这不朽的建筑里,就像印度的夏吉汗为纪念他的美丽的爱妻泰姬建造了那座闻明世界的泰姬后陵墓。   4.生活的经历是主体,音乐用旋律、和谐、节奏把它提高、深化、概括,建筑又用比例、均衡、节奏,把它在空间里形象化。   5.音乐表达有三个方面:     (一)是形象的和抒情的:一个爱人的躯体的美可以由一个建筑物的数学形象传达出来,而这形象又好像是一曲新婚的歌。(二)是婴儿的一双眼睛令人感到心灵的天真圣洁,竟会引起孔子认为韶乐将作。(三)是孔子的丰富的人格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始条理终条理,像一金声而玉振的交响乐。   6.希腊半岛上城邦人民的意识更着重在城市生活里的秩序和组织,中国的广大平原的农业社会却以天地四时为主要环境,人们的生产劳动是和天地四时的节奏相适应。古人曾说,“同动谓之静”,这就是说,流动中有秩序,音乐里有建筑,动中有静。   7.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他在狭小的空间里静观物的“归根”,“复命”。他在三十辐所共的一个毂(gu)的小空间里,在一个抟土所成的陶器的小空间里,在“凿户牖以为室”的小空间的天门的开阖里观察到“道”。道就是在这小空间里的出入往复,归根复命。所以他主张守其黑,知其白,不出户,知天下。他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他对音乐不感兴趣。     庄子却爱逍遥游。他要游于无穷,寓于无境。他的意境是广漠无边的大空间。在这大空间里作逍遥游是空间和时间的合一。而能够传达这个境界的正是他所描写的,在洞庭之野所展开的咸池之乐。所以庄子爱好音乐,并且是弥漫着浪漫精神的音乐,这是战国时代楚文化的优秀传统,也是以后中国音乐文化里高度艺术性的源泉。   8.六朝画家宗炳爱游山水,归来后把所见名山画在壁上,“坐卧向之。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

十一月十六日读《美学散步》1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