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人间】贫困生
记录那些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
已输入1274字
=======================
学校的实习把学生安排的真是明明白白。对于专科生来说,三年的学习时间实际上可能只有通知书上的一半那么长。具体是个什么样子呢,大一是相安无事,无非是开学搞搞军训,早上跑跑操,傍晚上上晚自习。 到【大二】就要【强制】【实习】了。大二就开始,这样避免了升学的学生找理由不去实习。强制的意思是说不去不给毕业证。再套用某老师的话来解释实习:“实习, 它是一门课程,不去上课怎么行。”实习的内容,每个院系各有不同, 例如, 信息工程学院就是去组装手机的流水线。实习的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学期。大三下学期就没课了,让学生自己手写一个退校申请表,到毕业时间发放毕业证, 成功送走一波专科学生。 本科也不过如此, 只不过是【大三】实习,避免了大四时考研而【不能】去实习的【困境】。其他还有一些看不懂的操作,例如,食品工程学院中午【不让】回宿舍,就纯属院系瞎搞。
学校这样【殚精竭虑】的尽可能减少学生在校时间是为啥捏,迎接新生, 迎接money。 因为【年年有新生】,在实习学生离开学校的上学期, 恰是新生开学的第一个学期,新生直接入住实习生的宿舍;在实习生回到学校的下学期, 恰是毕业生【自愿】离校的下学期,实习生就直接入住毕业生的宿舍啦。这样理想的状态可不是擦边球,是【完全】可以实现滴,一下子就多招收了一学年的学生,也就是每个院系都可以多招收一届的学生。
对于民办的大学来说, 学费是由【董事长】定滴,民办大学更像是企业,董事长是老大。2万左右的学费在我所在省算是常见的数目,对于中产以下的阶级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然而大部分的民办大学生,父母大部分是贫农,或者说学生大部分是【第一代大学生】,挣扎着学习校园的各种规则,应付着学校的各种考试,面临着高额学费带来的压力。
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推行了好几年,可仍旧有同学因为没钱上高中而退学, 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才是【真正的】贫困生。大学里的贫困生补助金都可以申请, 但是那些没有进入大学的学生捏,得到的补助金添置了一部新的电子设备,用来打游戏 or 看电视剧,难道这就是贫困补助金的目标:消灭无聊。真正的贫困生要么是不能进入大学的人,要么是进入大学不知道做什么的人。
首先,要进入大学,自己【想要】进入。有相当一部分认为学习无用的家长, 将他们的错误观点再次传输给下一代,儿女继承了父母的意志本身没有错误, 可如果是错误的观念没有加以辨别,一代代唱着《听妈妈的话》,结果不过是一代代的恶性循环。要想打破循环,就必须站在父母的对面,以一种与父母赌气的态度,化外在的约束为内在成长的力量,慢慢肯定自己的判断,方可明确自我心思,确立想进入大学深造的想法。
对于进入大学不知道做什么的同学,本质上跟不能进大学的同学一样捏,是一种【思想】上的匮乏。大学没有明确规定的像高中一样,把上一个好大学作为最终目标, 它拥有很多的课余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真是这样一些形形色色事情让你成为一名独特的大学生。或许整天窝在床上看书打游戏,或许在操场打一天的球,亦或许参加各种社交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