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23篇【知耻后勇】

2023-03-24 11:00 作者:傅小凡讲宋明史话  | 我要投稿

上一篇我们讲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需要精神动力,羞耻心是最有效的精神动力。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讲一个故事,来说明我的观点。

春秋时期,吴国与越国之间爆发战争,结果,越国军队被打败。越王勾践带着五千多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国军队团团包围。面对这种情况,勾践接受大臣文种的建议,向吴国投降了。夫妻二人到吴国给吴王夫差当奴婢。

三年之后,吴王夫差将勾践夫妻放回越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为了激励自己,勾践在吃饭的地方挂一个苦胆,吃饭前必须先舔一下苦胆,然后问自己:“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每天晚上睡在草铺上,以提醒自己不忘报仇雪耻。这就是后世传诵几千年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为了争取百姓的支持,勾践决心先使越国富强起来,那就必须发展生产。为达此目的,勾践身穿粗布衣服,顿顿吃粗粮,和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的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鼓励生产。在全国老百姓的支持和努力之下,越国很快强大起来。

公元前482年,夫差去黄池会盟,越王乘机偷袭吴国成功,吴国只好求和。后来越国再次起兵,灭掉吴国,夫差自杀身亡。从此,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雪耻灭吴的故事一直在中华大地上流传,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战败被俘,作为一国之君,是奇耻大辱!可是,勾践却能够忍气吞声,回国之后卧薪尝胆,艰苦奋斗。最终,报仇雪耻,灭了吴国,成为一代霸主。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一时的奇耻大辱,恰恰是使人奋发努力的动力,关键是不要被一时的耻辱打倒,坚定信念,艰苦努力,最终一定能够实现目标。

虽然,勾践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是,知耻而后勇,依然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有羞耻心,就有可能改变人生受挫的状态。而且坚信自己一定能够通过忍辱负重,最终走向光明的本来。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们下一篇再讲。

第23篇【知耻后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