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村的年集素描

1937年3月 中国漫画 山东农村的年集素描 济南魏而寿作文并插图 阳历年在农村里,像轻烟,像薄雾,无声息,毫无痕迹的溜逝了。然而,过阴历年,确是煞相介事似的。 有人说农村的人们,一年到头,没有片刻的休息,没有片刻的享乐,这大半不是瞎话。他们穿着积满尘土的衣服,张着涂满泥垢的面孔,也许整年不知肉味,不会亲友,一年到头,一日复一日,锄头伴着他,在田场里工作。所以说,农人简直没有休息和享乐的时候,有,那就除非在新年时节了。 一到飙月,农村里就漾溢看「年味」,「祭灶」过后,「年味」自然更浓厚了。表现「年味」最显著的场所,除去「集市」,便找不到第二个地方,这里,就是所谓年集了。 他们放下锄头。轻松的出一口气,脸上推出一个得意的笑!于是拿出用谷换来的血汗钱,很谨慎的装到褡裢里,呼邻唤友的去赶年集。 「猪屠仔」拿着老砍刀,把猪肉割给每个不同样的主顾,于是买主笑了,卖主也笑了。买猪肉,这,不能说是自己拉馋,自己受用:而最大用途是祭祀神灵,供俸祖宗,和款待宾客。「买十斤吧?咳!买五斤吧!』在未买之先,他们内心里盘算着,结果,也许只买三斤或二斤。卖鱼的可不少,「鱼鬼仔」高声喊着:『红鱼四吊,扁鱼三吊……』然而,要买那就大费斟酌了,因为牠不是贫户穷家的必须年菜,自然不比猪肉那样普遍,并且,敬神可以无鱼,不能无肉呢。『大年五更拾个兔子』这真是有牠也过年,没牠也过年。大葱,白菜,菜最「普罗」,价也便宜,这是新年的基本菜,多买些不算枉费。蜡烛:是过年不能少的东西,不然,供案上不高烧一对红烛,那简直不是事。香,很多买,从初一五更,一直烧到灯节夜里,顶少要买十封。『爆竹声里迎新岁。』好像说不放鞭炮,新年就来不到样!真的,新年不放鞭炮,简直饺子都吃不痛快。尤其是孩子们,他们新年的快乐,彷佛整个寄托在放鞭炮上,因此,「年集」上的鞭炮市,却比任何部分都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