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们为什么越舒适越抑郁》

2023-02-26 13:53 作者:花衍动漫  | 我要投稿

关于抑郁症 2009年11月11日,德国足球队“最强铁闸”门将罗伯特·恩克闹自杀,原因就是被抑郁症摧垮。近年来,一系列的自杀新闻,让人扼腕之余又瞠目结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自结生命?抑郁真的如此凶猛? 抑郁症患者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消极悲伤的人”,与常人相比,他们偏于安静、话语不多、不喜欢成为焦点,消极待人对物,缺乏自信,无法充分享受生活之乐,并倾向悲观厌世。作为常见心理疾病,抑郁症包括一系列症状和行为表现。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保守估计,半数人一生曾罹患抑郁症,而且大量研究还证实,30%~50%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些时刻都曾是符合现代心理学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有报告预测,截止到2020年,单向重型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第二大原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 毫无疑问,抑郁症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相关数据表明,与10年前相比,上海市的抑郁症发病率由1%升高至4%~5%,接近美国的人群发病率。抑郁症为何会突然之间“风靡一时”,变得如此普遍呢? 生活舒适致抑郁 综观人类的发展史,抑郁从未与人远离,牛顿、贝多芬、梵·高、爱因斯坦、海明威都曾受抑郁症的困扰。近年来、抑郁症等精神疾患的加速出现与社会发展的迅速、竞争压力的加剧不无关系。除此之外,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不断增多,知晓率升高,也使得这一疾病更为社会所关注。 以往,抑郁症常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有时,还会被误认为是古怪的性格而遭到周围人的忽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健康、自由与舒适生活方式的重视,抑郁症的发生率更是日趋升高。 一位来自美国的心理学领域研究者凯利·兰伯特在其著作《挑战抑郁症——一位神经生物学家的实践,激活大脑的康复能力》中谈道,生活舒适往往会导致抑郁,年轻人更易受此疾患的困扰。 兰伯特认为,现今的生活方式存在着危害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人们在享受科技改变生活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兰伯特还进一步指出,这一切可以从人类的进化过程的角度来解释。 古时候,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艰苦的体力劳动,而大脑里却存在一个“努力驱动的奖赏机制”。换句话说,虽说劳动很辛苦,但能换来愉悦感,从而补偿劳动的辛苦感。可是现如今,能够让人类亲力亲为的事情已经非常少了,所以,劳动所带来的快乐奖赏自然也很少。换句话说,人类“廉价出售了自己的精神健康” 是进化的需要 “郁闷”曾是众所周知的网络流行语。事实上,情绪低落是人的生命历程中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郁闷”完全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早在2009年6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伦道夫·奈斯在《性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中曾发表研究称,情绪低落会阻止人们去做伤害心理的事情,特别是阻止人们设定那些遥不可及的目标。 举例来说,对大多数常人而言,想成为股神巴菲特是“那些遥不可及的目标”中的一种,然而,追求这种目标是对精力和资源的浪费。直到有一天,当你获知成为巴菲特的梦想遥不可及时,追求超出个人能力、过于高远目标的动力就会减退。 这听起来虽然让人感觉很不快,但是从另一层面看,不再好高骛远反倒让你保留了精力,以便追寻更新的目标。对你而言,做个关注大盘、理性投资的股民,或许更有实际意义。从科学角度来理解,适度沮丧并心生郁闷,可以说是人们应对失败的自然反应,如果这种逃避机制运转失灵或是不再运转了,很可能就会导致真正的抑郁。抑郁是一种调适,一种既能带来真实代价,又能带来真实好处的精神状态。这一观点,早在2009年7月,就被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精神与行为遗传学中心的保罗·安德鲁与安德森·汤姆森在《心理学评论》中提出。换句话说,抑郁像把双刃剑,利弊共存,祸福相依。这也说明了抑郁是常见而普遍的,是进化的需要,不能算做疾病。安德鲁还认为,抑郁的人常常会以高度分析性的思考模式去激烈地反思问题,并持续很长时间。就是说,抑郁的人往往执着于复杂问题,逐个细化并且一次只思考一个。 其实,抑郁症并非一时想不开,心里不痛快。从医学上看,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影响人体健康。目前,很多人把抑郁症视为一种心理疾病,这并不意味着抑郁症与人体生理完全没有关系。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5-HT是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关键一环。 快乐与基因的关系 快乐与否和基因也有一定关系。2009年2月,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教授伊莱恩·福克斯找到一种与情绪密切相关的基因,名为“5-HTTLPR”,它也被誉为快乐基因。在人体内,5-HTTLPR有长短两种版本,在相同环境和事件刺激下,携带“短”版基因的人更容易焦虑、害怕,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而携带“长”版基因的人则不易抑郁。 一项来自《英国精神病学杂志》针对饮食习惯与精神健康关系的研究结果让人小吃一惊,该研究称,平时多食高脂肪、加工类食品的人,与多食果蔬、鱼类产品的人相比,患抑郁症的概率高58%。这一结果是在为期5年,追踪调查近4000名、年龄在55周岁左右英国公务人员饮食习惯后得出的。这意味着少食用高糖高脂的垃圾食品,更有利身体健康,也有助精神健康。

《人们为什么越舒适越抑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