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生活杂谈——清明节

2023-04-04 20:54 作者:残手托尼猫妖蓝未柳  | 我要投稿

  清明到了,笔者十分高兴地获得一日休假,苦命的手也获得了一次解放真的太棒了!今天去了趟社区医院医生说我手感染真菌十分严重了,指甲开始有萎缩迹象干活能带手套带手套,喵了个咪的,我那双手现在真有种感染了帕弥什的美,伤心的话不说了,清明将近今天想来聊聊清明的话题,讲个故事作为开头吧。

  清明节改名次数是真的多,战国之前叫禁火节,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下自己的大腿肉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明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这是清明节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虽然笔者老家没有这个习俗,今年清明是没有我的份啦,但搜集情报的就能力还是有的,干活的时候总能听到大当家跟客人聊天,这就是我主要的情报站,我和大当家是一个村的,听他说农村清明是越来越热闹的,这点十分出乎意料,再热闹还能有春节热闹?

  “现在是没有,但也差不多了,每次回去坟头草高的要命。”这是大当家原话。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话我现在还是没搞清楚讲的是“清明”这个节气还是“清明”这个日子,笔者目前还跟老妈住一起,都成年的玩意儿了还跟老妈住一起这是笔者内心迈不过去的坎,生活费还得跟老妈要,明明是工作的人了这样听起来好像是有点废物,关于清明的原计划是说笔者的母亲先回去,扫的是外公的墓,我后回去扫的是爷爷的墓,第二天就被奶奶驳回。

  “我还在这呢。”这是奶奶原话。

  大当家至今无法理解的几个老家习俗,其之一就是拜平安,某一年是我大当家最困难的一年,这一年大当家母亲去世,和前妻离婚,大当家母亲去世的前一周还去寺庙为自己求平安,还拉着大当家一起跪拜,这让大当家气的,说不拜就是不拜,躺床上等阎王的人了求平安有什么用;其之二是扫墓不让女生参加等一系列有关群体的传统但不让女方参加的活动。

  “当然,以上除了我之前那傻逼对象,”这是大当家原话。

生活杂谈——清明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