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一个百大UP主的创业故事(2)

2023-08-27 14:31 作者:全网漫游指南  | 我要投稿

影视飓风遇到的坑,是创作者的共同痛苦(5千字笔记与感悟,点击查看)


00:03


在21年分享了创业经历之后,影视飓风又发布了一个新的视频,讲述两年之后的新故事,不同于两年前的意气风发,此时的 Tim 变得更加成熟,同时又饱经沧桑地给我们讲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创业故事

打破创作瓶颈和协作壁垒

经历了开始的辉煌之后和瞩目之后,2021年开始影视飓风开始遭遇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创作能力问题:在品牌爆火,获得更多商单之后,商务端开始扛不住了,而到了内容端,问题就更加严重了,高度重合的商单大大加强了创作压力,在产出要求提升四倍的情况下,在不增加人员规模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和交付?


答案是无法解决,巨大的交付压力和需求变更之下,交付的成果只能是敷衍了事,最终,观众不满意,客户不满意,自己更不满意;按照 Tim 所说「垃圾就是垃圾」


Tim 给的第一个方案是裁员,这是所有管理者最先想到的解决方案,但是这往往应该是最后才应该做出的选择,「过去一起做的梦,最如今成了一场噩梦」


就和大家预料的一样,裁员最终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公司的内容生产能力也不是找到一些能力更强的新人就能简单解决的,「盲目换人从来不解决本质问题」


这个时候的 Tim 更加焦虑了,他开始意识到,公司创作能力本身绝非员工创作能力的简单加总,员工和团队之间的沟通过程和知识化是个人能力变成公司能力的核心


所以,Tim 开始意识到,信息不透明是创作能力不足的核心原因,信息不透明,所以沟通效率低,所以协作程度低,最终工作成果的转化率也会很低;而垃圾就是这样被生产出来的,「有效量化,降低信息差,是企业运作的核心」


找到正确的问题就意味着问题的即将解决,随着 Tim 在全公司开始推行飞书,还有基于飞书各种组织管理方法论,比如知识库和「飞阅会」,影视飓风开始构建跨团队的企业知识库,消息和会议也开始随着飞书所提供的更有效率的工具,企业内的信息流通得到极大改善; 


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强大的创作能力,和更丰富的内容产出结果,和更令人满足的增长和收益;


很快,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展,新的问题又开始出现,即部门之间的目标共识和分工协作问题,如果一个任务很有价值,但是无助于团队和个人指标的完成,那么是否有人会完成,答案是否定的,「人性是经不起挑战的」

平衡商业收入和专业创作

而 Tim 的解决方案则是 OKR ,目标和关键结果体系的引入,确定公司的目标并将其拆解为关键结果,公司目标的关键结果将演变为团队的目标,团队的关键结果将变为个人的目标,个人再自行制定其关键结果,通过上述「纵向拆解,横向拓展」的过程,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实现了价值共识,「商业,是切蛋糕的艺术」

前两个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影视飓风公司内部管理的问题所带来的,虽然在创业公司中是普遍现象,但是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接下来,Tim 遇到了更大的问题,整个内容行业普遍存在的巨大问题:优质内容的商业化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在国内,优质和专业的内容创作的商业化是极其困难的,可以说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我本将心照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


对于任何有理想有追求的内容创作者或者工具创业者来说,他一定对于自己的产品有着相当严格的衡量标准和极为独特的产品审美,这两者是推动内容和产品走向无限成功的内在原因,但是往往很难获得市场的真正认可,这也是内容创作和专业工具不同于标准化的消费品和工业设备的核心原因,即缺乏普遍共识


对于将内容或者产品视为商业的人来说,赚钱其实不难,甚至很容易,拍摄吸引眼球的短视频,通过抽奖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流量」,再通过返佣就可以获得更多收入;

就像 Tim 所说,当代理意识到他们成为创作者上游的时候,代理就开始要求拿更多,这个过程中,代理只需要凭着自己对于市场的敏锐和丰富的渠道,牵线搭桥,就能赚到远比创作者多得多的钱,「用爱发电最后换来了代理的大赚特赚」


Tim 的选择是,做短视频,通过短视频的快速制作和快速传播,甚至可以提前定制进行周边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最终带火这个产品;依靠这个简单的策略,影视飓风「赚了点钱」,换到更大办公楼,和更多的专业内容;创业者必须向市场做一些必要的妥协,同时和自己的某些骄傲和解,如果一直守着自己的某些规则,最后的结果很难,「创作者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


最后,Tim 也谈到了开始做的尝试,即内容矩阵,通过横向拓展的方式,「打造越来越多的影视飓风」,最终来回答「创作者是可以培养的,还是天生注定」这个问题

未来原力的崎岖旅程

Tim 的确很擅长讲故事,影视飓风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屏幕外的观众的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这个过程就像《英雄旅程》所描述的那样,是一个只身前往未知领域,经历无限磨炼,最终通过考验,回到已知,然后重新出发的轮回旅程:


每当你解决一个问题,在获得了一夕满足之后,接踵而来的是更多更困难的问题,有些问题是个人的,有些是团队的,有些是行业的,有些则是时代的

个人和组织所面临的问题的规模和级别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大部分人所不曾了解的,而 Tim 以一种很好的切入点和视角来向观众分享,创作者是如何思考的,创业者又是如何思考的,同样的问题,位置不一样,想法也自然不同


Tim 所遇到的坑我都经历过,人员不畅,资金不足,沟通不足,能力不够等等,所以我能感同身受,尤其是以一个人有理想的创业者的视角,这些问题太过令人痛苦,「我早已预料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但仍然无法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大言不惭地说,我们在资源远不如影视飓风的情况下,给出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 人员体系:社区导向的筛选机制,找到尽可能双向匹配,彼此认可的协作者
  • 协作体系:完全在线的协作模式,以及从一开始就设计良好,体系完整的自动化工作流
  • 信息体系:微信群,企微群,飞书群,notion 知识库,飞书知识库,会议活动体系
  • 产品矩阵:不同定位的账号,内容和产品体系


上述这些体系是我们能做到现在的所有原因,也是我认为未来原力和指南宇宙能够在未来获得成功的所有动力,但是,显而易见,毫无疑问,如果我们试图在一开始就解决所有问题,那最后结果就是「我们无法真正解决任何问题」


这也是是我们所经历的窘境,在社区,社群,内容,产品都有良好的开端,随着,精力的稀释和人员的分散,每个业务都不可避免地变得后继乏力,最终失去增长的动力,直到下一次再重新注入资源,循环往复,就像往一间四处漏风的屋子注入暖气,「热量不可避免地流逝,最终耗尽大部人的热情和心力」


每个来到未来原力的社区成员都曾怀揣着一个一起改变世界的想法,但最后逐渐迷失在不同的想法和各种各样的选择中,「曾经一起做的梦,最后变成了噩梦」


也许未来很美好,但此时此刻,我们需要活下去,从现在来看,我们活得不够好

指南宇宙的商业化

为了活下去,我们必须做一些更接地气的尝试,即商业化,或者更直白一点来说,赚钱,过去我写了几篇内容来分享彼此准备开启商业化的计划,可以说我已经对于进入一个更加困难的领域做好准备了,但过程仍然远比我所想的复杂,复杂得多


我们商业化的核心策略就是制作课程和销售课程,这是我们所没有尝试过的,也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这无异于让新兵获得一等功,这绝非不可能,但是绝对异常困难;


然而,我们别无选择,在经过简单准备之后,课程的制作和销售就开始了,这个阶段开始,我们就遇到了无限多的问题:比如课程选题、课程大纲、课程定价、宣传方式、销售策略等等;但是,当问题被提出的时候,它就离解决不远了


经过一天又一天的奋战和坚持,我们基于 Figma 设计了课程海报,基于 Notion 搭建了课程空间,基于金数据搭建了课程的报名和购买表单,我们开始在社区、朋友圈、公众号,我们所有拥有的渠道进行宣发和宣传;


最终,第一期效率工具实训营收到了接近100位学员报名,他们是漫游指南的读者,未来原力的成员或者是指南宇宙的用户,第一期课程获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


所以,我们开始赚了点钱,虽然在数量上乏善可陈,但是在质量上,这意味着指南宇宙商业化路线的搭建完成和方向确定;


而下一步就是继续提升课程质量,同时完善销售体系,再通过引入分销合作和课程合作,让我们的课程带给更多受众和用户,就像之前所讲的,我们希望成为专业课程领域的「价格屠夫」,我们接下来也会推出更多免费课和平价课,让更多用户能够通过道法术器的框架视角,做好时间管理、信息管理和任务管理,通过团队协作带领团队走向成功,同时使用 AIGC 和自动化等技术持续提升自己和团队的工作效率;

作为指南宇宙创始人,我在忙什么?

七月和八月是我创业以来最忙的一段时间,也是产出最多的一段时间,也是我最有收获的一段时间:


在课程制作中,作为课程内容的创作者,两个月整理收集了数百篇效率工具相关的内容和文章,创作了三十多万字以上的课程内容;这些内容既是对我既往思考的总结,也是对于行业专家的学习和致敬;


在课程销售中,作为课程产品的销售和客服,我接待了上百位咨询的读者,也开始了解客户的需求、问题和痛点,他们所讨厌的和他们所喜爱的;


在课程服务中,我又是课程内容的讲师,结合我的个人经历、工作经验以及创业经验,给学员进行课程内容的分享和讲解;


在上述过程中,我们所讲的是工具方法论、时间管理、信息管理、任务管理和团队协作,而课程的制作、销售和服务本身,就是上述所有话题的直接呈现,在这个过程中,课程团队和我自己本身也越来越发现自己在时间管理、信息管理、任务管理和团队协作的诸多问题,并逐渐找到了优化和解决方案:



在课程之外,我还以指南宇宙创始人的身份参与了上海市科创中心的「创100+」创业营活动,聆听创业者前辈和行业导师的指导和教导,和创业者相互交流,彼此学习


创业营和我们的效率工具实训营几乎是同期的,所以过去两个月时间,我在「导师」和「学员」两种身份之间进行不断切换,也逐渐知道如何成为更好的学生和老师,也开始适应和接受这种双重身份: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我们不可能永远做学生,也不可能永远做老师,更多的时候,一定是两者身份的切换,向知识更丰富者进行学习,向经验更缺少者进行分享,将知识和经验转播到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人得到帮助

写在最后

随着两边课程同时接近尾声,我也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可以稍微回顾一下这段兵荒马乱又充满斗志的岁月,其实本来只是准备随手发表个感慨,但是值得分享的又确实太多,最终演变成了一篇多达四千字的干货长文


影视飓风的英雄旅途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共鸣,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很多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也希望影视飓风能够不断进步,做出更好的内容;


最后一句话送给一直以来和我并肩奋斗团队成员和社区成员,以及一直以来不断支持我们的客户和读者:


「凡无法毁灭我的,必将使我更坚强」


----------

感谢 B站的朋友看完这篇文章,欢迎关注全网漫游指南公众号,与我们一起用好效率工具,改变未来。

【2023】一个百大UP主的创业故事(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