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女演员怒斥“行业潜规则”上热搜,他们的困境,是时代的悲哀

2023-06-05 19:57 作者:半耳聆  | 我要投稿


前几天,演员何赛飞怒斥“行业潜规则”的视频,引起了极大地共鸣,迅速冲上热搜,视频点赞量高达102万!

在视频里,她几度哽咽地谈到基层演员的待遇,频频失态,却让无数网友拍手叫好。

“他就是爱好,你喜欢从骨子里戏曲,振兴戏曲真的不是喊的,他就是艺术家”


" 几百万几千万花那么多钱排一台戏,得了奖之后放在仓库里,老百姓也看不到。戏呢?钱呢?到哪里去了?"

在《中国梆子大会》,一位叫做张军波的演员表演《清风亭》非常精彩,这是一出表现父爱的戏。而这位演员,也是3个孩子的父亲。

看完他的表演,就连现场的评委们,都称他为“艺术家”。

可就是这样一位演员,生存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他到了省团5年,一直都是临时工,迟迟没有转正,每个月只有1500块的工资,住在集体宿舍,还要照顾妻子和三个孩子。

为了补贴家用,工作之余,他要靠开网约车送外卖,来维持生计。

这样的生活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足足5年。

在2023年的今天,每个月1500元是一个什么概念?仅仅只能挣扎在温饱线上。

所以,当何赛飞听到他的故事,掷地有声地怒吼:戏呢!钱呢!才觉得让人大快人心。

随后,主持人介绍起何赛飞做演员的事,她也坦言说自己曾陷入无戏可排的困局,迫不得已转而投向电视剧、电影,她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根本没有成角儿的演员呢?

所以,面对整个戏曲从业者的困境,何赛飞哽咽的说道:

对不起,我真的,你们把我抓了去我也要讲。

这世上,不缺人说话。

但缺的是真话,是说真话的勇气,以及说真话的人。

当优秀的戏曲演员,生存都成了困难,连最爱的家人都无法护他们周全;

当真正热爱戏曲的演员,得不到重用和发挥,还有多少人,愿意为爱发电呢?而这份热爱又显得如此廉价。



当优秀的艺术家吃饭都成问题,另一边,却有人赚得盆满钵满。

前一段时间,武汉一名幼师的视频迅速走红,“美女幼师凭挖呀挖呀挖走红”一度登上热搜。

就算你没有看过这段视频,也一定被这段旋律洗脑:

截至到6月4日我写稿,点赞量已达682万,评论数达61万,粉丝量781万,俨然成了互联网大网红。

趁着热度,这位老师就马不停蹄的开启了直播模式。

直播间每晚人数基本都是10w+,5月2日,整场直播的观看人次,更是高达1233万。

走红当天,更有网友,一口气刷了50个嘉年华。

有网友算了笔帐,一个嘉年华3000元,黄老师直接赚了15万。

再加上其他网友刷的礼物,不少人称,这场直播打赏有200多万。

虽然传闻真假难辨,但可以知道,黄老师赚得盆满钵满。

看着不断刷屏的嘉年华火箭跑车,她笑得合不拢嘴。

我没有批判这位老师走红的意思,对直播赚钱也没有任何偏见,我只是想说:她的爆火,让我十分费解。

一边,是真正的优秀艺术家难以糊口,踏踏实实地打工者,生活艰难;

另一边,是数不清的网红争相模仿一首没有内涵的“挖啊挖”儿歌,赚钱赚到手软。

这个世界,突然有一种让人割裂的感觉。



前一段时间,无数城市的网红直播街走红,无数所谓的主播,在这里如复制粘贴般地开起了直播,想要一夜走红,靠“努力”逆天改命。

我曾看到过一段央视的采访,当记者问几个孩子“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几个孩子出奇一致的回答“想当网红,因为网红能赚很多钱!

我记得我小时候,孩子们对这类问题的回答是:想当科学家,想当宇航员,当医生,当老师……


如今,我们好像正在一步步失去最重要的东西,慢慢走向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一段少年打篮球的变装视频,在评论区自称“老奴”的人数不胜数,还有人写出了发自肺腑的小作文来表白。

一位小男孩只因长相酷似马云,被无数人追捧,

人贩子从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变成了诸多人“在线求拐”的“顶流网红”,只是因为人贩子将一个男孩,从一个千万富翁家庭拐卖到了亿万富翁家庭,因为富有,人们轻易原谅了“犯罪”。

当影视剧里,只有瞪眼嘟嘴、抠图的毫无诚意的作品,

当直播间里,跳着擦边舞,如饕餮一般暴食的画面,

当一个个网红高喊着“感谢大哥送的保时捷”的谄媚样子,

当一线演员拿着日薪208万的片酬,

当传统技艺从业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纷纷转行,


当没有本事,只知道博眼球、蹭热搜的明星网红当道,

当真正的传统技艺、真正的艺术家被埋没,正走向消亡。

那我们这个时代剩下的还有什么呢?


我并非对直播赚钱有任何偏见,可我总觉得,我们应该看到的,不止这些。对吗?

它应该是来自文化的精神自信,来自历史的文明自信,来自民族的发展自信,更是中华5000年文明结晶的传承自信。

愿共勉,好了,我是半耳聆,感谢关注。



女演员怒斥“行业潜规则”上热搜,他们的困境,是时代的悲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