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战争准备,2021年乌克兰军队花巨资大规模军购,能打下顿巴斯吗
●乌军签下190亿美金合同为军队采购装备,力争做好战争准备
虽然外界不知道乌克兰对于此次进攻东乌民兵做好了多久的计划,但乌克兰的军备建设其实一直没有停止过。尽管经济上存在严重的问题,但泽连斯基领导下的乌克兰政府仍在按部就班地继续进行武装部队的重整和装备。即便此刻战争阴云已经在头顶,当前的2021年乌克兰陆军仍计划大规模采购各种军事产品,包括国产装备和外购。乌克兰国防部长安德烈·塔兰于今年2月宣布了乌军今年的总体采购计划。据他介绍,到2020年底,军事部门和国防工业企业签订了大量采购合同,金额高达190亿美元,大部分装备会在今年交付。乌克兰陆军将获得6架飞机,40架无人机,60多辆各种类型的装甲车,至少320辆卡车和2700台侦察和监视设备。签订了大量的弹药合同,为陆军坦克,枪械,火炮,火箭炮储备作战弹药,那能打下顿巴斯吗?从新闻图片看,乌军倒是遍地装甲车辆,士兵的服装装具也得到了统一,至少不再那么花花绿绿。
●乌军从欧洲采购的装备零零碎碎,都是些急需使用但未必能左右战局的装备
由于乌克兰军事工业体系的崩溃,乌军的大量装备需要外购。但这些外购其实也比较局限于廉价的小产品,比如轻武器,弹药和辅助设备。乌军向美国采购了大约80支大口径巴雷特M82步枪。而土耳其将为这类武器提供12.7mm弹药。乌军向波兰订购了150套AD-95降落伞系统用于装备其精锐的空降兵。此外,还有各种类型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乌陆军将接收丹麦公司的另一款反炮兵雷达MFTR-2100 / 39,用于侦测民兵武装的炮兵阵地位置。而立陶宛的NT-Service公司则提供了37套旨在对抗无人机的EDM4S-UA电子战系统。因为不出意外地话,俄罗斯肯定会派遣无人机进行侦察甚至打击活动。而大型设备的购买可能仅限于工程车辆。乌克兰从斯洛伐克订购了Bozena-4和Bozena-5扫雷装甲车,用于应对东乌地区大量布设的反步兵和反坦克地雷。这些装备总体显得零零碎碎,似乎缺少能一锤定音的重型武备。
●美国政府的援助还在继续,但最好的军援也就是一些反坦克导弹
乌克兰政府与美国政府的合作在2021年依然继续。在过去的几年中,美国提供了训练支持,小部分资金,枪械,防弹衣,电台,悍马车等等。2021财年美国国防预算规定为乌克兰提供2.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些资金将如何分配尚未公布。同时,新任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丁在被任命前几天宣布需要继续提供武器和设备。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美国所提供的的援助其实非常有限,与其他重点盟国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的援助,这几亿美元的援助倒更像是心理安慰。未来预期内,美军的援助主要还是步兵装备,比如标枪反坦克导弹,毒刺防空导弹等等,不会有什么重型装备,比如坦克或者火炮。
●土耳其的无人机可能是最能提升乌军战斗力的倍增器,可现阶段未形成规模化
不知道是出于对抗俄罗斯,还是纯粹在赚钱,土耳其积极向乌克兰兜售其无人机。去年秋天,乌克兰与土耳其在无人飞机领域的合作开始大张旗鼓地宣布。在可预见的将来,乌克兰计划从土耳其购买数十架无人机。TB2依然会是土耳其无人机的主力,还包括其他更大型的无人机。但与阿塞拜疆不同,双方的无人机合作其实刚刚开始,还未形成规模化。换言之,如果此时乌军主动进攻,其能投入作战的无人机的规模怕是不大,能否左右战局还很难说。但对于缺少防空力量的东乌民兵而言,越来越多的土耳其无人机肯定不是好消息,需要俄罗斯支援更多的防空兵器。有趣的是乌克兰和印度其实长期以来也一直存在进行军事技术合作,并且规模还在扩大。在以往,都是乌克兰向印度出售武器。但如此乌克兰局势紧张,不排除从印度引进部分武器的可能性。虽然印度造武器的质量很令人怀疑,但对于此刻的乌克兰军队而言,基本也是饥不择食。
●乌克兰计划按北约标准重组军队,可北约各国掏钱时大都非常吝啬
乌克兰国防部正在制定大胆的计划,豪言军队必须进行现代化改造并按照北约标准进行重建。所有新的采购计划都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但是,乌克兰的经济不可能支持这样大规模的换装,除非欧洲各国能提供更多的经济和武备支援。虽然自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吞并后,欧洲各国都在加强军备,原则上也愿意为乌克兰提供武装。但说回到具体操作,又毕竟会回到钱的老问题上。所以各国掏钱和掏装备都是一小笔,一小笔地掏。要把乌克兰二十余万部队重振战斗力并建设到北约的标准又谈何容易。(军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