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梁洲第七——想起陶小庭

2021-07-24 10:03 作者:九龙祚  | 我要投稿

       多年前,曾听过一出昆曲戏《单刀会.训子》的录音,当时极为震撼。扮演关羽的这位叫陶小庭的演员,当时已经71岁高龄,而嗓音仍旧高亢厚重,气魄宏大,几支曲子唱来真有金石之声,后来才知道,这位老先生即是北昆名宿陶小庭。        

        凭着这一出《训子》,使我对陶先生发生了兴趣。通过对戏曲史料的学习,才逐渐了解了这位老先生在昆曲上的卓越造诣和他那不平凡的一生。         

       陶小庭先生生于1917年,1997年八十高龄而终,可谓得享高龄,但他留下的资料却是少之又少,多年前几经搜罗,将这些吉光片羽的珍贵资料,集成了名为《梁州第七》的昆曲光盘,也算是对老先生的一种告慰。      

       凭心而言,陶小庭一生中驰骋舞台之上的时光并不很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曾在北方昆曲剧院工作,正值盛年,但是当时的录音录像条件有限,留下的资料屈指可数,大概有代表性的只有与侯永奎合作的《华容道》录音(他在其中扮演曹操),流传甚广。再者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教学过程中留下的一些录音片段了。       

        与南方昆曲的柔美细腻相比,北方昆曲则更多给人一种激昂壮烈的感觉,这或许是由于其发源于燕赵之地,所以北方昆曲中生净行当为主要角色的剧目较为有特色。而聆听陶小庭晚年的唱曲录音,则更加给人一种慷慨悲歌的感觉。        

         陶小庭留下的录音中,最为感人至深的几个曲子,当属《长生殿》中的《酒楼》、《弹词》和《一捧雪》中的《祭姬》。大概《酒楼》中壮志未酬的郭子仪,《弹词》中饱经沧桑的李龟年,和《祭姬》中感慨悲叹的戚继光,所抒发的感情与陶先生的人生经历有某种程度的吻合,所以他唱出来能够格外动情,    

        其实,《长生殿》中的那一出《弹词》,本是陶家的代表作,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小庭先生的父亲陶显庭老先生凭借着这出戏,享誉昆曲舞台,至今留下了多张唱片,听来真有绕梁三日,余音不绝的感觉。而小庭晚年在录制的这曲【梁州第七】,却正是舞台上很少演唱的曲子(因这出《弹词》曲子极多,舞台演出中多减掉这只曲子),后来小庭先生的光盘也用【梁州第七】作为标题,一是为了表现《弹词》对于陶家父子的重要意义,二是说明小庭先生的艺术造诣和他的知名度是不相符合的。真应该感谢当初录下这些珍贵的声音的人,正是由于他的保存,才让我们后人能够听到这样珍贵的艺术。   

       陶小庭先生晚年演出其实并不多,1988年4月的那一出《训子》无疑是他在舞台上的风光时刻,而他这一生中更多的时刻都是在幕后为昆曲的传承做着自己的贡献。也正是因为有着陶氏父子这样对传统文化执着坚守的人的不懈努力,才让古老中国的文化能够绵延不断,传承至今。真希望在今天能够有越来越多的爱护传统文化的人团结起来,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够使传统文化不断的发扬光大。(写于2020年12月)

梁洲第七——想起陶小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