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市场:特斯拉降价,港股大涨,下周热点在哪里?
外盘纵览
周五晚,美国劳工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2月非农就业人口新增22.3万人,虽高于普遍预期的20.2万人,但为2020年12月负增长以来的最低水平,前值为26.3万人(修正值25.6万)。
消息出来后,美元指数跳水,A50直线拉升,美股大涨近500点。
最终,道指涨2.13%,标普500指数涨2.28%,纳指涨2.56%。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金龙指数大幅低开后反弹,最终下跌0.76%,但A50上涨0.80%。
受特斯拉再度降价影响,中概新能源汽车股集体下跌,蔚来汽车跌4.65%,小鹏汽车跌15.08%,理想汽车跌9.16%。
国际贵金属期货普遍收涨,COMEX黄金期货涨1.62%报1870.5美元/盎司,国际油价表现分化,美油2月合约涨0.08%,报73.73美元/桶。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收盘涨跌不一,能源化工品表现分化,苯乙烯涨1.22%,纸浆涨1.12%。黑色系多数上涨,焦炭涨3.15%,焦煤涨2.42%,铁矿石跌2.07%。农产品涨跌不一,菜粕涨1.02%。基本金属多数收涨,沪铜涨0.88%,不锈钢涨0.48%,沪铝涨0.11%,沪铝涨0.11%,沪锌涨0.06%,沪镍跌0.35%,沪铅跌0.57%。
资金面
周五,北向资金全天单边净买入60.66亿元,沪股通净买入44.72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5.95亿元。
本周后三个交易日,北上连续加仓,本周4个交易日累计净买入达200亿元;
周五净买入方面,中国平安、贵州茅台、五粮液位列前三,分别获净买入8.17亿元、8.16亿元、6.26亿元。去年12月30日以来,“三巨头”同时拿下“冠亚季”达3次。
净卖出方面,前三个股为先导智能、国电南瑞、紫光国微,分别遭净卖出3.84亿元、1.85亿元、0.91亿元。其中紫光国微今日也遭遇内资大幅抛售,主力资金净流出5.63亿元,创2021年12月1日以来新高。
其他方面,光伏产业链股价大爆发,隆基绿能、阳光电源、通威股份、天合光能分别获抢筹4.28亿元、1.42亿元、0.33亿元及0.36亿元。消息面多方利好共振,硅料价格近3个月跌超40%;硅片库存出清,价格见底企稳,组件企业有望大幅提产;欧洲库存大幅下降。
内资个股主力资金流向方面,周五45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京东方A、通威股份、天齐锂业、正泰电器、TCL中环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前,分别净流入5.63亿元、3.97亿元、3.89亿元、3.58亿元、3.21亿元。
39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歌尔股份、紫光国微、安妮股份、美利云、立讯精密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前,分别净流出8.81亿元、5.63亿元、4.21亿元、4.05亿元、3.34亿元。
港股市场
最近港股再次持续连续拉升,腾讯从最低188,已经拉升到最高362,妥妥的翻倍行情。
而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也纷纷大涨。
南下资金再次密集流入港股市场,虽然这一波的量能没有上一波强,但是看密集程度,仍应该有一定的延续性。
很多人都在解读为什么港股比A股涨得好很多,个人认为有几个原因:
1、港股之前跌的更狠,超跌更加严重;
2、港股盘子要比A股小很多,更容易收到资金左右;
这就好比创业板总是比主板更加活跃,涨跌幅度都更大一样,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和基本面没有多大关系,但从短线来看,确实港股市场更具有投资价值。
现在参与港股晚不晚?
个人观点,不晚,但要等合适的时机;
因为无论是恒指、还是恒生科技,周线级别都没有见顶迹象;
但2日线周期如果不能放量拉起,都有回调需求,所以不要跟风进场,要等当前这个风口过去,出现较为持续的调整,再考虑进场;
消息面
特斯拉宣布多款国产车型降价
Model 3后驱版直降3.6万至22.99万;Model 3高性能版降价2万元至32.99万。Model Y后驱版直降2.9万至25.99万;Model Y长续航版降价4.8万至30.99万;Model Y高性能版降价3.8万至35.99万。
昨晚美股的中概汽车股已经纷纷下跌,A股新能源车接下来也会迎接调整,虽然周五下午汽车板块已经展开调整,但周一不排除还有避险资金流出的可能,短线仍要小心,观察抛压大小。
说回市场
本周市场整体震荡上扬,上证50指数4连阳(本周只有4个交易日),创业板在周初震荡调整,最后两天放量拉起。
市场成交量也从节前最后一周的6,100亿上升到8,300亿,整整涨了2000多亿。
而最后两天北上资金也大举流入,这底表明有一定的增量资金开始回流市场。
虽然周五下午指数和板块出现了一波较为持续且有些放量的调整,但是总体来看,无论是50权重还是创业板,日线以上的大周期都是拉起没有到位形态,日内也没有明确的顶部,因此后续继续震荡上扬的概率较大。
不过要注意板块的轮动,因为现在板块的持续性仍然较差。
周二是数字经济、周三是地产、周四是消费,周五又换到光伏新势力;
资金每天都在轮动,但也并不是无迹可寻:
周二收盘,地产30分钟缩量底部明确(捡银子图);
周三收盘白酒板块30+120共振底部也十分明显;
我们也都在收评里做出了提示。
所以市场并不是完全无法预测的,虽然不可能每天都抓住最强板块,但按照“资金+形态”的模式,在收盘前寻找短线进场机会,次日获利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轮动太快,涨了个寂寞,其实还是功夫不到家。
现在这种资金持续性较差的阶段,要尽可能避高就低,在热点板块中寻找日内周期有缩量底部的去做,第二天即使不拉起,但砸盘的概率并不大。
说说板块:
本周前半周金融、地产拉起,在周五开始回落。
一度大火的消费板块也在后半段开始出现抛压,超市连锁板块周二就开始跳水,后面连续下跌,而旅游板块也在最后一天出现冲高回落的走势。
白酒虽然相对坚挺,但是日内周期始终无法放量拉起,下周初就有调整的可能。
所以下周,消费、地产短线要注意回避进一步调整的风险。
而医药板块本周高低切换,前期强势的医药商业,后三天连续调整,但生物制药和调整充分的CXO板块始终放量拉升,只在周五出现的一波缩量调整。
预期下周初仍有调整需求,但下周内再次拉起的概率不小。
本周另一个关注点就是前期低迷题材板块的拉升,比如锂矿、汽车还有光伏;
特别是光伏板块在周五大放异彩,三个新兴的细分板块topcon电池、HJT电池、Poe胶膜领涨市场,这体现出了明显的“做新不做旧”的资金风格。
像这种新兴板块往往抛压较小,容易受到资金青睐,可以多加留意,下周仍有向上空间。
机械板块本周资金流入也较多,工业母机四连阳,一体压铸后期放量上涨,化工机械持续反弹。
像一体压铸这种次新概念,往往资金较为强劲,下周可以重点关注。
数字经济板块本周也一度带量上涨,但由于短线涨幅太大,所以在最后两天出现的阴跌走势,下周仍然有探底需求。需等待30和60分钟缩量企稳,再进场会更安全。
中概互联周五下午也出现了跳水走势,所以短线同样需要等待一波缩量调整,预计15、30分钟的缩量底部就有启动可能。
总之,近期市场资金明显活跃度增加,指数大周期拉升没到位概率较大,因此具备的操作价值。
但同时,板块的持续性较差,轮动速度过快,需要敏锐把握日内周期低吸的机会,因为往往都不会等到日线缩量调整到位才会启动。
如果想要寻找短中线的进场点,就只能耐心等待较大周期出现底部,比如日线或两日线,否则追高进场需要抗回撤。
好了,今天先说到这里,下周再和大家一起在盘中实时分析,大家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