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2021-11-19 22:49 作者:Straiack  | 我要投稿

这几天文豪尾声,在专栏小哥的官方号里找互赞的朋友,赞求完了,然后看到了一系列论战。上午还是评论5,下午就是145+了。

仔细地阅读过去,还真的挺有意思的。

有一位朋友想询问一下专栏的评审机制,另一位评委好心解答,结果不知道哪里引来的战,明明是和平的一问一答,然后变成了你理论我我理论你的一场混战。

也许是旁观者清,我看这位朋友被其他人绕晕,其实他逻辑挺清楚的。

那边的人说:你既然质疑我,那你找出一篇比我们评审的更好的文章来啊?

朋友支支吾吾,说:我又不是评委,为什么要看完全部的文章还要选个比这好的来证明?

那边的人又说:那你说我们有问题,你又找不到能反驳的例子,你这反驳就纯属抬杠!

朋友论了一系列的内心的想法,然后成功地被那边的人带歪。

挺莫名奇妙的,如果那边的人那样问我的话,我可能会直接回一句:那我真的找出一篇我觉得写的很好的文章,你们会觉得写得最好么?

 

你品,你细品。

我相信那边的人一定会回答,如果好我们一定接受啊。

问题是如果我随手找的一篇是二流的文章,对方也觉得烂那就算了,如果是一篇真正的佳作呢?

换句话来说,话语权好像并不在我这儿。

 

一篇文章是好是坏这件事情本身是客观的,但是由一群人或者几个人来评断,人是主观臆断,你觉得好的别人会觉得好么?

你觉得对某些文章的评价写得很好,我觉得哗众取宠、啼笑皆非,这是不是很正常。

你是上帝吗?是第三人称单数吗?

能站在非生物的角度去评断出绝对的优劣么?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挺简单的。

 

咱打个比方,如果你有一笔钱想要来做一件事,这件事姑且我们就当是修一间房子。

为了得到一间我能觉得赏心悦目的房子,虽然过程我可能不太参与,但是我可能突击检查,最后的结果我不满意,自然要推到重来,不然我花的钱可能就没有意义了。

我是花钱的人,房子要按照我的来,是不是理所当然,水到渠成?

 

换言之,我有一笔钱,想要办个比赛,选出来的结果我不满意,我是不是有修改结果的权利?就像你施舍乞儿,总要能让你共鸣,让你能怜悯吧?

嘿,我有笔钱想给谁给谁!

 

自古以来出钱的就是大爷,其实咱也不必膈应。

还记得十年前,刚读初中的我被语文膈应得不行。那些题目对我来讲一点都不友好,尤其是当时流行的作文题,全写议论文。

初中生,初中的我,书没看几本,脑子都不清醒,你还想让我写某些方面的议论文,还要引经据典,找真人真事做素材?

书没读薄,人是快读没了。

后来我跟我爸谈话的时候谈到这件事情,说觉得语文跟文学差别太大,也许是一个偏向于实用性和理论性,一个更重要的是打动人心,让我对语文这门学科简直又爱又恨,有时候真的很痛苦。

你爸爸果然是你爸爸。

他说:“你要玩这个游戏嘛,肯定就要遵守游戏规则。”

 

还记得以前不知道在哪里看过的,有个杂剧楔子里一句话说的也很不错,应该是《庞涓夜走》,旁白一句:“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其实大可不必难过,古人比我们更烦恼。

从晋,大概可考的是晋吧,到了唐代,读书的士子们几乎一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程。先有才学,然后找个地方“隐居”,尤其是这个地方还毗邻长安,有什么动静都能让长安知晓。

等时机成熟,然后再被“昭”入为官。

孔老夫子曾经也感慨过:“沽之哉!沽之哉!”

再有一句各位都熟知了,“学而优则仕”,大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吧。

简单来说,无论是历史上的大名人,还是我们这些小虾米,害,咱都是出来卖的,不寒碜。

 

这里面其实有个悖论。

我描述不清楚问题,这里引用一下张大春老师在《大唐李白》里,我特别喜欢的一段关于赵蕤先生的论述: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疾,深切的忧虑。是的,他也忧虑。然而他却以为应该忧、应该虑的,不是历代俗儒所说的“称扬名声”与否,或者名与实相副与否,而是人这般螃蜕朝菌也似的短暂一生匆匆逝去之后,世道喧嚣如常,则身为一君子人,恰如猿鹤虫沙,能够为后世所留下的,还真只是大大小小、好好坏坏的声名,且又是不为人所知其实、得其理、同其情的空名。

于是,人只知传其名、慕其名、辨其名、论其名,则这样的名声未必不恰恰害道!或许,仲尼之忧,应该看成是他对士君子之辈的期许,正在不求立名—孔氏述而不作的根柢不正是如此吗?

不过,千年以来之儒学而仕宦,却正相反,都是在“立名”一语上盘空求索、扶摇直上。至于近世谈功名、道功名者比比皆是,先考功名、再作学问的已经堪称凤毛麟角;考得功名、抛去学问的,大约也只好以未能免俗自嘲而已。”

有的人是真的隐士,一生从自然或者人中所学,逝世之时又散去回归自然之中,留下一本著述便飘然远去,比如老子,比如赵蕤。

也有的人看透时世间人事,坦白率真,直言标价,难得糊涂。

 

“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作无益语言也……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板桥润格》 郑燮

 

说不清哪种更好,这两种也根本不需要辨明谁好谁坏。

学问论斤称两,你就没有真才实学了吗?

名利对你来讲既然不重要,那么——真正的英雄从来不需要外在的荣誉,他们无愧于心的洒脱才是他们心中唯一的荣誉,也是他们唯一自由自在的至纯乐土。

前者洒脱率真又明澈,后者让人心生佩服真心尊敬。

 

至于我想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

大概就是一种平常心了吧。

其实b站抛开其他,跟字节和慢手也没什么区别,都是视频网站,网站需要盈利,也需要为他的职工赚取收入,为岗位上的人负责。

或许我们缺乏一种平常心,不高看,也不要把公平想的太纯粹。

有句俗话说的好,不抱有期待,就不会失望。

人人生而平等。

可是哪个饥一顿饱一顿的人能环游世界就读某春藤呢?又有哪个庸才能靠着掷骰子每次拿到满分的答卷,哪个天生缺陷的人能获得真正完整的馈赠呢?

上天,好像天生就没有给每个人划定公平的起跑线。

有的人生来注定继承万亿家财,有的人天生靠头脑胜人于千里之外,而有的人在解人生大题之前,好像被某个存在提前给出了题目的限定条件。

公平只在人心中。

 

嘿,还是那句话,别人的钱别人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当然这钱花在我身上就更好了。

友友们,互个赞么?


挣钱嘛,生意,不寒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