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江西清军反正之后,各地抗清局势一片大好,最后竟被一句话葬送!

2023-11-20 00:02 作者:真MAX一线天道长  | 我要投稿

其实金声桓反正还有几乎是同一时期的李成栋反正,对整个明清战局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为什么呢?因为金、李二人反正之前为清朝作战,基本上是一个人拿下来一个省,所以他们一旦反正归明,其控制的省内的清军大多数会跟着他们跑。金声桓、王得仁反正之后,除了赣州的刘武元、高进库,广昌府的康时生准备当“忠臣义士”之外,整个江西基本上重新回到了明朝的手里,安徽湖广等地的反清势力也是闻风而动,抗清局势一片大好。

那么现在金、王反正明军该何去何从呢?1648年二月份,王得仁大军直抵九江,镇守九江的清军总兵冷允登率领部下5000人割辫反清,九江一旦落入明军手中,幕客胡澹给王得仁出主意“君侯拥精骑数十万指麾,顾盼反清为明,冠带之伦,欢呼动地,今闻所在,莫不结牦刺网以待。以下九江,奚啻拉朽?若能乘破竹之势,以清兵旗号服色顺流而下,扬言章抚院请救者,江南必开门纳君,其将吏文武可以立擒。遂更旗帜,播年号,祭告陵寝,腾檄山东,中原必闻风响应,大河南北,西及山陕,其谁得而为清有也?”

这想法挺刺激,伪装清军乘船自九江沿长江北上偷袭南京,先不说能不能成功攻破南京,如果金王真的采用了这个想法,别的不说,清廷在南方的统治肯定更加风雨飘摇,这点参见十年之后郑成功攻打南京,造成的效果就行了,连顺治都已经起了逃回关外的想法,而郑成功攻打南京已经是1658年,此时永历朝廷已经是气若游丝,清廷的统治逐渐巩固,结果就是这样,郑成功攻打南京的军事行动仍然让清廷心胆俱裂,可以想见在1648年南明势力仍占据着西南半壁江山时,金、王反正军突然偷袭南京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除了这个选择之外,还有就是西征,联系何腾蛟,取武汉之地。最次的选择就是重新干老本行流寇“攻城破邑,所过不留”。应该说金、王的参谋们质量还是蛮高的,提出的第一、二条建议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这时候有一个人跳出来了,直接跟大家唱反调“三策皆非也!”

这人叫黄人龙,原先是金声桓的幕客,金反正之后,被任命为总督。他反对以上三种观点,主张先行攻打赣州,同时还举出了自己的依据“昔者明有宁王,名曰宸濠,反于江西,以不备赣州,故为赣州巡抚王守仁所擒也”金声桓恍然大悟“立议伐赣”于是和王得仁一起举兵攻打赣州,正是这个愚蠢的决定葬送了金声桓、王得仁的反正明军。

但这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在正德年间宁王之乱之所以被王守仁平定,是因为朱宸濠本身手里本就没有多少地盘,而且其起兵之后也没有像金、王反正军这样如此之快地控制了几乎整个江西,赣州一带实际上已经是大海中的孤岛,而且刘武元、胡有升之流能和王守仁相比吗?最重要的是,赣州的清廷守军总共才多少人?胡有升部下军队有五营,每营一千军士,协守将领高进库、徐启仁也各有一千军士,总共加起来才7000人,和当初的明朝赣州守军相比,也不过就多了1000人,在金、王大军到达赣州城下时,驻扎城外的徐启仁直接率领自己的1000人投降金声桓,由此可见,赣州迫于形势而倒戈可能性是存在的,何必非要拼死打下呢?

假设明军一举攻破赣州,那倒还好说,可如果金、王主力被牵制在赣州,也就是自己将战局的主动权拱手让出,等待清廷重新积蓄力量反扑,就像战前金、王两家幕客说的那样“清兵猝至,婴城自守,则无策也”!

一出悲剧,即将上演。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

江西清军反正之后,各地抗清局势一片大好,最后竟被一句话葬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