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优姚老师考前冲刺:一个目标两个环境三种考生四类心态五种方法
到了临考的最后阶段,考生们的学业基础积累已基本完成,可以说成绩基本定型(注意,是基本定型,准备得当,提分还有机会)。面对辅导机构的狂轰乱炸,学生难免焦虑难安,家长也不免忧心忡忡。那么学生和家长应该怎样正确地面对冲刺、准备冲刺呢?
采取5类补习方法
1、自查自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对课本知识进行细致梳理,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复习。
2、自查他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对课本知识进行细致梳理,发现自己不懂或频发错误的知识点,求助老师进行针对性补习。
3、他差自补:通过做外校、外区试卷,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进行强化练习。
4、他差他补:通过做外校、外区试卷,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寻找补课教师,做针对性补习。
5、双查双补:既跟着学校复习节奏,有挤出时间按照自己的复习计划进行复习,既自补又请老师“指点迷津”。
不管是自补还是他补,其实要补的是信心、方法和知识。家长也不要让孩子门门补、全面补,没有针对性的补习,只能落得一个“劳命伤财”的结果。
了解4种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者,他们有信心、有能力、有目标、有方法,带着适当的压力迎接中考的到来。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给予陪伴与激励是最好的行动。家长应关注他们每天上学是否还有好情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有特殊的感觉,所以有压力都是健康的。
心理紧张者,学生到了最后冲刺阶段一般会出现疲劳带来的症状,比如嗜睡等,这需要进行调试和放松,从而有信心去面对考试。普遍存在“想赢怕输”的心态,常常担心万一,“万一时间来不及怎么办?”“万一试题很难我没复习到怎么办?”“万一我发挥不好怎么办”,带着种种疑惑面对中考。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合理期望,消除顾虑,正常发挥平时的水平。
心理焦虑者,常常害怕考试,在考试过程中,心跳加快,手颤抖,头脑空白,思维中断。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多加安慰,求助学校心理老师进行心理减压,通过认知调整,行为训练,改善情绪,提高应考的能力。
心理障碍者,比较多的考生是考试焦虑症。他们表现为有些题目会做但还是不停的担心,甚至出现强迫行为,看书的时候总是在看一页,看上去在学习,其实他们是没有看进去。在生理上表现为容易拉肚子,容易感冒发烧。遇到这种情况,家长看到后要找心理老师对孩子进行认知的辅导和干预。
关注3类应试考生
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我们的学生早已不是同一水平的齐步走,在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班级,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水平状态,每个学生必须把握自己的状态,考出自己的水平,达成自己的目标,获得自己的成功。
家长不仅要将孩子与同龄考生进行横向比较,更要关注孩子自我发展中的进步和提高。
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备考的主要目的是以防万一,他们是“钢丝上的舞者”,强手竞争不得有半点的闪失,一定要稳中求胜。
保持稳定的心态,稳扎稳打地发挥自己的优秀水平。保持平时水平的真实表现就是成功。优秀的学生需要自我解压。对优秀学生来说,高分段的竞争是非常激烈,考生应注意发挥稳定,主要是做到情绪的稳和发挥的稳,不要出现意外的情绪,品尝考试的状态。
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如果目前成绩稳定在500分以上,姚老师建议周末和平时一定要加上名师一对一,这样既能保持固有的复习状态,也能提升学习的效率,同时还能稳步提分。姚老师从事一对一辅导多年,欢迎各位家长咨询交流。
对学习成绩普通的学生来说,他们要成为赶考大军中的强者,在最后的复习阶段,查漏补弱,将不该失去的分找回来,扎实有效地提中考试成绩。
中等学生和优秀生比,基础不扎实。每次考试注意点应该放在哪里又失分了,就像渔网一样,捞到多少就是提高的分数。在模拟考阶段面对分数下滑,我们应该感谢每次考试失分,从失分处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所以,面对考前模拟考,家长不要紧张分数的变化,扎实才能带来飞跃。
此类学生成绩一般在400-500分之间,既不会沦落到班级下游又不能冲刺到年级前列,如果还继续在学校里进行常规的学习,可能真的只是浪费时间,姚老师多年的辅导经验表明,此刻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换一个新的环境,通过全日制小班课,因材施教,精准教学提分,目前姚老师初三冲刺小班课正在最后报名阶段,还剩10个名额,家长抓住最后的提分机会!
对学习成绩困难的学生来说,他们要成为“背水一战”的勇者,一定要以信心面对,不放弃,不抛弃,以顽强的勇气坚持到最后。
有部分学生越到最后越放弃,甚至都不想去学校读书了,更甚的是家长直接为孩子办理休学,这其实是没有信心的表现。不管何种情况,不到最后都不要放弃。
家长要给孩子信心,没有信心就绝望了。放弃了奇迹就再也不会发生了,姚老师经常说,机会永远不会关爱已经放弃的人!
创设2个学习环境
在最后的备考时刻,对考生来说,有两个重要学习环境: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
家庭环境应该温馨而宁静。温馨是指有家的感觉,可以让孩子获得能量和支持的。宁静指家里不要有太多的噪音,让考生能够安心,特别是家长不要不停地指责他,让他心里很烦。
学校的环境应该紧张而有序。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受互相影响和彼此支持。考生并不是处在一个隔离的环境,而是随着环境,他的心情有情绪起伏,保持平常状态。学校不宜过分地渲染中考成功对人生成败的意义。军事化的管理,铁笼式的环境,只会带来“亚历山大”的负面效果。
实现1个成功目标
拿中考来说,家长的愿望是什么?孩子的目标是什么?希望进什么样的高中,将来准备进入怎样的大学?可以就读怎样的专业?目标设定越具体、越明确、越好。
家长与考生在面对考试结果时,不妨定下三个目标。
第一目标是理想目标,考试后进入非常理想的学校。这是所有考生的理想,做梦想去的地方,这个目标是具有召唤性与激励性的。
第二层是现实目标,就是“跳一跳可以摘到的果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现实的目标可以起到定心作用。如果孩子因为中考的压力而感到紧张,那么家长不妨帮他把目标降一降,“保二争一”,保二就是退路,目标范围宽泛了,压力就小了。当然,家长也不能没有要求,“如果说随便你怎么考,孩子会觉得你已经放弃了”。
第三个是托底目标,就是以防万一的准备,万一考砸了,心里有过打算就不会出现惊慌失措,保底目标可以起到可以消除后顾之忧的作用。
姚老师建议:做到既仰望星又空脚踏实地,一个目标两手准备。
8条实用建议
1、调整作息忌通宵达旦,保证考生有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2、营养均衡忌强力滋补,在考试期间饮食要注意安全。
3、适当锻炼忌激烈运动,防止打球等引起意外骨折。
4、外松内紧忌焦虑唠叨,忌焦虑唠叨,保证正常的家庭氛围。
5、积极暗示忌责备否定,很多毛病是长年积累的,不可能指望考前就能改变。
6、欣赏激励忌彼此埋怨,多看到孩子做得好的方面进行鼓励。
7、保持平和忌期望过高,超常发挥是可遇不可求的,大多数考生考试都是正常,我们所做的一切是杜绝发挥失常。
8、家庭和睦忌夫妻争吵,家长的态度要一致,相互埋怨与指责,只能造成孩子无所适从。
姚老师的三三三原则
家长做到“三尊重”:
●尊重孩子的生理规律,防止主观干涉;
●尊重孩子的应考习惯,防止强行指导;
●尊重孩子的性格特点,防止偏激教诲。
家长做到“三陪同”:
●陪同孩子用餐但不陪同睡眠;
●陪同孩子运动但不陪同复习;
●陪同孩子聊天但不陪同赶考。
家长做到“三适度”:
●适度期望——自信和谐、避免对立;
●适度关怀——理智冷静、避免急燥;
●适度照顾——外松内紧、避免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