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州博智分析:2022-2028全球及中国机载光电行业研究(简报)
机载光电系统发展迅猛,技术集成化程度高,在国防、空中交通、无人机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按期作用原理,可分为信息感知类,信息传递类和能量传递类。
机载光电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2021年,全球机载光电市场收入达到了1497百万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1898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3%(2022-2028)。未来几年,本行业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本文的2022-2028年的预测数据是基于过去几年的历史发展、行业专家观点、以及本文分析师观点,综合给出的预测。


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1年市场规模为306百万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392百万美元。
北美是全球最大量的机载光电生产市场的地区,同时,北美也是2021年最大机载光电消费市场的地区。生产层面,目前北美是全球最大的机载光电生产地区,占有大约29%的市场份额,之后是亚洲,占有大约27%的市场份额。
从产品市场应用情况来看,国防2021年的市场占有率为77%,由于战略定位和需求不同,随着对旋翼无人机领域应用价值的大力开发,市场占有率差距不断缩小。
目前全球主要厂商包括Teledyne FLIR、Hensoldt、中航工业光电所、Lockheed Martin和Thales等,2021年主要厂商份额占比超过50%,计未来几年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在中国市场。
机载光电已经逐渐走向更大的市场,从技术发展趋势看,尖端化、轻量化、功能集成化机载光电将在未来成为重要的产品。
机载光电另外还面临两大发展机遇:一是国防现代化的发展机遇,二是国际产业紧密交流带来的机遇。
与此同时,随着机载光电的民用价值逐步拓宽,国外厂商逐步与国内厂商合作实行生产技术交流。但由于涉及国家层面的军需,技术开拓与发展亦一直保持谨慎状态。在未来,更多的中国品牌将会出现在军队建设的发展历程中。
外资品牌通过技术+品牌口碑+销售资源构筑了全球高端市场的进入壁垒。国产高端品牌通过持续的高研发投入,在产品技术上已基本追平外资品牌;在品牌认可度上,通过参与行业标杆项目和加大高端技术产品的覆盖,品牌口碑在持续提高;在销售资源分配上,通过借鉴外资较为成功的销售架构和运作模式,在各国军需市的参与度快速提升。
机载光电行业产业链简介

上游情况: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关键零配件发射器、红外探测器、电子组件等的进出口限制。
下游情况:军用主要依赖于各国的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但因新冠疫情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航空业的发展。
相关报告推荐:【2022-2028全球及中国机载光电行业研究及十四五规划分析报告】本报告研究“十三五”期间全球及中国市场机载光电的供给和需求情况,以及“十四五”期间行业发展预测。重点分析全球主要地区机载光电的产能、销量、收入和增长潜力,历史数据2017-2021年,预测数据2022-2028年。
本文同时着重分析机载光电行业竞争格局,包括全球市场主要厂商竞争格局和中国本土市场主要厂商竞争格局,重点分析全球主要厂商机载光电产能、销量、收入、价格和市场份额,全球机载光电产地分布情况、中国机载光电进出口情况以及行业并购情况等。
此外针对机载光电行业产品分类、应用、行业政策、产业链、生产模式、销售模式、行业发展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和进入壁垒也做了详细分析。
详情内容参考恒州博智(QYResearch)调研机构出版的完整版报告,报告样本索取请联系我们或者登陆官网申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