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六西格玛第二步:量化(M)

2022-05-20 16:42 作者:天行健六西格玛  | 我要投稿

简单地说,测量的意义在于:它将告诉团队什么是可能的,并且将在这些可能中寻找到明确的目标。

测量为团队规划了一个可行的目标方向,在充分分析流程合理性、隐含因素以及引发问题的变量之后,你所得到的是一个数据的结果,而非一种猜测或者假设。在这些数据面前,我们将重新面对另一个问题:哪些因素需要被改进,或者说如何提升改进的效率。

在传统方法中,企业具有一种“撒网式的牺牲精神”,一旦企业确定了某种流程或者业务上的不合理,就会根据这种不合理的现象“猜测”可能的“病因”,当然这种猜测具有一种不合理的明确性。也就是说,通过会议或者讨论,企业会明确一种可能的“病因”,然后对其进行改善,之所以称为“撒网式”,在于如果这种可能的病因在付出资本改善之后没有产生明确的效果,那么就会有另一种可能的病因在会议或者讨论中诞生,以此循环,重新付出企业资本进行改善或者放弃。

这种牺牲是巨大的,企业资本在不明确的问题导向中被消耗,不仅如此,企业智慧、团队效率以及企业发展同样也被消耗。在此影响下产生了另一种企业姿态,改进明显的具有可行性的业务问题,而对隐含的或者难以改进的业务问题不作处理。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某些跨国企业的产品售后服务中,一个产品所要经历的审批流程很可能长达上百天,而产品的保修期通常只有短短的三个月。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企业没有有效的方式处理,则会选择一种捷径来对待,针对出现售后质量的产品开设一个新的渠道,集中进行解决。

殊不知,这样的方式解决的只是表面的问题,没有触及引发问题的根本,企业在这个新渠道中的资本消耗会在持续的企业发展中产生严重影响。试想,如果产品售后被过分强调,那么产品质量是否会出现波动?如果产品返修所造成的企业资本消耗仅为0.01%,那么十年之后,这个数值会提升到多少呢?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根治,企业形象又会面临多少损失?

这些问题在量化阶段都可以得到明确的答案,量化阶段就是要找到这些因素,而如何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提升改进效率,就是下一个阶段也就是分析阶段所面临的工作。


六西格玛第二步:量化(M)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