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超人幻想 神化三六年#3

2022-05-26 16:19 作者:剃人匠  | 我要投稿

神化三六年三月——

木更嘉津马第一次被卷入围绕“超人”的战斗时,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忙碌之中。木更嘉津马当然不是本名。这原本是在TTH(东京电视放送)任职时,兼职写电影剧本时起的笔名,和本名完全不同,也没人知道正确的读法,所以经常有人问起由来。这种时候,只要竖起小指告诉他/她:“其实木更以前有过这个。”然后告诉他/她:“嗯,就是这么回事,请保密。”一般人都会心满意足地离开。其中甚至有人一脸得意地拍着肩膀说:“我会瞒着太太睡觉的。”唉,电视业界就是这样。

所以没有人能猜出这名字的真正由来。

——不,有过,用了五十多年,只有一个人。

(译者注:在日本,竖起小拇指代表女友)

(译者注:东京电视放送,读音是Toukyo Terebi Housou)


当时TTH的局舍在日比谷,附近有市电(田村町一丁目)的乘车处,所以有关人员大多称其为“田村町”。田村町被称为广播会馆的台舍,从一开始就是为了电视转播而建的。神化十五年,首次举办东京奥运会时,日本迅速引进了尚处于研究阶段的电视,实现了东名阪间的现场直播。为此设立了TTH,也正因为如此,组织名称中才加入了“电视”一词。

时代已经从电影转移到了电视。嘉津马他们清楚地感觉到这一点。曾经是娱乐之王、将电视贬低为“电子连环画剧”的电影界,在这两三年里明显地失去了观众,电影院本身的数量也逐渐减少。

不用说,当时最受欢迎的电影是体育运动和歌剧。明治时代作为歌舞伎的新潮流而兴起的“活历”,即尽可能忠实地描写历史事实的历史剧,在电影界也成为固定节目。更受欢迎的是实际存在的体育选手的传记,以及剧中人物载歌载舞的歌剧,这种倾向在之后也持续了下来。

电视上没能追随潮流。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嘉津马看着眼前慌乱的景象,叹了口气。

虽说是电视摄影棚,但毕竟是战前为了报道而建的,和电影摄影棚比起来简直是小不点儿,天花板也很低。

体育电影最重要的是各体育场面的再现,以这个摄影棚的规模是不可能的。电视的卖点之一本来就是体育节目的现场直播,所以没有必要特意制作再现电视剧。

歌剧也是一样,考虑到摄影棚的大小和巨大的摄像摄影机等条件,在这个时代的电视上与电影对抗,把它放送出去是一种冒险。

然而,在这样的条件下,电视却反其道而行之,获得了自己的独特性。比如前一年嘉津马作为导演参与的《市电背后的故事》。

(译者注:原文是市電裏ばなし)

从周一到周五在同一时间段播出的这部电视剧,开创了所谓“家庭电视剧”的先河。内容是,乘坐有轨电车的乘客们聊着无聊的闲话,倾诉着小小的烦恼,而这些烦恼都被不认识的乘客解决了……几乎没有什么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但这很好。常规登场人物每天都不厌倦地乘坐同一辆电车,观众们像家人一样关注着他们。电视不像电影那样让人想起遥远的梦的世界,而是自己生活的镜子,或是让住在附近的人们享受日常生活的东西更适合。这是TTH管理层从《市电背后的故事》的成功中得出的结论。

(话虽如此,可要是老是这样,可就受不了了。)

嘉津马的脑海里浮现出报纸上的电视节目表。除了TTH以外,现在也有好几家民间电视台,但最受欢迎的还是《市电背后的故事》这样的日常节目。因为预算的关系,本来只要有一台市电动车组就可以完成,但各家电视台都效仿,把故事的舞台改成了服装店、宾馆的房间、公寓的阳台。

对嘉津马来说,《市电背后的故事》的成功带来了一些麻烦。确实,出了一份企划书,写的是在市电车的隔离区,讲述同乘的年轻人的故事。但当时嘉津马想到的,是在电车里发现尸体、钱包丢失的密室推理剧。也认真地向编剧提出了这个要求,活用周一到周五连续的形式,在周一的最后,在座位下面发现了尸体——

“每周二、三、四各有登场人物陈述自己的推理,然后在周五的节目中知道谁是正确的。”面对充满干劲的嘉津马,长期写广播剧的编剧不禁眨了眨眼睛。

终于到了开播的日子。当然没有预算使用昂贵的录像机和胶卷,《市电背后的故事》是现场直播。于是嘉津马体会到了那种可怕。

虽然在播放前进行的测试中没有发生任何问题,但一到正式演出,细小的意外就接二连三地发生了。演员忘记台词、应该上车的乘客迟迟不见踪影、急刹车的音响效果延迟了时机……。每一个都是小小的失误,看惯了现场节目的观众也不会在意。但是,这个时候是20秒,然后是5秒,电视剧确实是接着往下拍的。嘉津马也不是第一次有这样的经验,他认为只要跳过几句台词就可以调整时间。在被称为副调度室、可以俯视整个摄影棚的监控器里,嘉津马用耳机向摄影棚里的导播发出指示,成功地剪掉了台词。终于,座位脱落,藏在那里的尸体出现了,迎来了第一天的高潮。

“喂,那孩子在干什么?”

嘉津马不禁怀疑自己的眼睛。女主角察觉到不对劲,打算把自己坐着的座位取下来,但她把手放在座位上,就这样像冻结了一样一动也不动。

“咦,座位怎么没掉?”

资深的操盘手冷静地嘟囔道。嘉津马离开自己的座位,贴在面向摄影棚的大玻璃窗上。

确实如此。布景的座位很容易就能卸下来,但不知为何,女主角用尽了力气,却纹丝不动。

后来才知道,测试的时候,演员们抱怨说座位摇摇摆摆的,很难演戏,大型道具工作人员很小心地修改了装置,让它不能轻易移动。结果,就不会轻易脱落了,这实在是一件荒唐的事情。

“导播,你想想办法。”

嘉津马强忍住快要哭出来的情绪,发出指示。但镜头却紧紧地拍在女主角和座位上。即使工作人员想帮忙,只要他们接近,就会直接出演。当然,在这个直播司空见惯的时代,工作人员出现在画面上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嘉津马在制作时代,也曾堂而皇之地横穿过广播中的镜头前。他误以为播放的是另一台摄像机的影像。话虽如此,这些终究都是过失,没有哪个工作人员会明知道会被拍到,还冲进片场。其他演员也注意到了异样,把手放在座位上时,已经晚了。

播放时间已经结束,全国的客厅里已经播放了结尾。

“喂,那可是好评如潮啊,《市电背后的故事》。”

这应该是一部连续推理剧,但第一集没有出现尸体就结束了。也考虑过让他在第二天的开头重新找到尸体,但这样一来剧本的展开就会变得缓慢。嘉津马不知所措地逃进食堂,所属轻戏剧课的上司跑过来搭话。

虽然收看电视节目的家庭在不断增加,但在那个时代,人们还没有办法切实感受每个节目的人气和评价。但此时却不同。广播结束没多久,就有人接二连三地打电话到电视台。几乎都是询问下次和这次重播的时间。

“我很高兴,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毕竟是第一集,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故事。”

“听部长说”——轻演剧科隶属于艺能局文艺部。“那样比较好,什么都没发生。偶尔一起上车的乘客,会抱怨一些无聊的家庭琐事。看到这些,观众会对电视上的人物产生亲近感,即使自己的人生没有发生任何戏剧性的事情,也会觉得并不是没有意义。这就是‘无声之声’。动不动就有人死亡,或是患上不治之症,都是‘胡说八道!’就是这样。”

上司滔滔不绝地说着当时的流行语。虽然有些轻浮至极,但所属科室本来就有一个“轻”字,也许这样就正好了。

“等、等一下。剧本读过了吧?这部《市电背后的故事》是一出每集都有密室犯罪发生的推理剧。今晚因为失误没有出现尸体,明天一开始要让大家发现尸体——”

“开什么玩笑。”

上司从鼻子里喷出了大量香烟的烟雾。

“我刚在部长面前说明过,描写随处可见的年轻姑娘、手艺人、老人,这些人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是一部温暖人心的电视剧——这就是《市电背后的故事》。”

“可是……”

但是嘉津马的抗议没有被接受,于是编剧被叫到了离他家不远的三轩茶屋旅馆。面对频频道歉的嘉津马,编剧始终心情愉快地说:“好了好了,如果评价好就得努力了。”一晚上一口气修改了周二到周五的剧本。当然,星期一没有在座位下发现的尸体,就这样再也没有被发现过。在市电车上遇到一对老夫妇,三个女儿将他们平安送到二重桥,展开了“有点温馨”的故事。从第二周开始,这条路线就固定下来了,并成长为连续播出三年的人气系列剧。过了一段时间,嘉津马听人说,其实编剧从一开始就不太理解推理剧,多亏切换到这条人情路线,才发挥了实力。

现在已经无所谓了。嘉津马一跃成为了人气节目的明星导演。周一到周五的现场直播,再加上剧本的讨论和各种准备,没有周末,虽然和其他导演换了一周班,但几乎没有时间考虑节目以外的事情,一年就这样过去了。节目更换了一部分演员后继续播出,但嘉津马请求调动到其他节目。想担任超人气的《市电背后的故事》的导演有很多,所以嘉津马的请求被接受了,但同时放弃自己创立的节目,也被视为相当古怪的人。

(不过,那不是我的《市电背后的故事》。)


对嘉津马来说,进入TTH工作几乎是命运的安排。

神化十五年,小学生嘉津马的脑海里清晰地印下了这样的景象。

体育馆设置了巨大的图像接收装置。

画面中出现了身穿柔道衣的男人们的身影。

那时柔道还不是正式比赛,而是和棒球一样的公开比赛,但周围的大人们却是最狂热的。这也是理所当然的。虽然已经决定举办奥运会,但是从必须参加的现代五项竞技算起,击剑、皮划艇、射击、举重等项目,既没有参加国际大赛的经验,也没有国内团体。从那以后,虽然总算有了像样的形式,但对于大多数日本国民来说,柔道还是比夺金希望很高的游泳和长距离田径更受关注。

不仅如此。

当一个身材并不算高大的柔道选手踩在青榻榻米上时,周围的人都亢奋到了极点。挤满了体育馆的大人们的热情似乎都涌向了嘉津马,嘴里顿时干燥起来。

高高举起嘉津马,希望至少让嘉津马能看清楚的母亲,嘴里轻轻念着佛经。她的手臂微微颤抖,应该不仅仅是因为嘉津马的重量。

然后开始了比赛。但是嘉津马完全不记得结果。

从东京会场用同轴电缆转播的影像,扫描线441行,每秒送像数25帧。这与战后TTH和其他民营电视台采用的480行/每秒30帧相比毫不逊色。然而,经过突击施工终于实现的电子接收机还很不稳定,画面扭曲严重,噪音也很严重。据说四年前在柏林奥运会上的电视画面只能映出模糊的轮廓,虽然比那时改善了很多,但别说是选手的表情,就连看不清谁是日本选手的画面也是实话。

但是嘉津马不记得,并不是因为不清晰。恰恰相反,他很有品位。虽然快满八岁了,但他清楚地知道,电视上显示的是远离自己的东京。这是多么伟大的科学技术。

那里映出的东西,对嘉津马来说不是一般的人。那就是超人。

嘉津马闪电般地确信,电视所呈现的是与现实不同的超人。

超人幻想 神化三六年#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