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美猪后卖什么?台湾学者:美国国务院次卿恐来台卖石油


民进党当局近期下令开放含瘦肉精的美国猪肉等进口台湾,并称现在是商签所谓“台美自由贸易协议”的绝佳时机。台湾学者邱达生直言当局此举应是“美国有暗示”。而另一位台湾学者严震生认为不久之后,美国又要派国务院次卿克拉奇来台,很难不让人联想美国又要台湾进口更多东西。
在美国卫生部长阿扎访台后不久,蔡英文就公然违背岛内行政规则和民意反对,宣布将于明年元旦开放美猪、美牛进口。此举被外界看作是为了换取与美国商签所谓“台美自由贸易协议”。

台湾经济研究院国际处暨景气预测中心研究员邱达生对此表示,这应是“美国有暗示”;商签所谓“台美贸易协议”的目的,是为了经济安全,洽签后美国可把数据中心、研发中心设在台湾,这对于台湾产业安全有保障,台湾也可利用该协议,去敲开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大门。

另据台湾媒体的报道,美国国务院次卿克拉奇将于9月17日到19日访台,主持所谓“台美经济与商业对话”。外传克拉奇此次来台是为了谈供应链重组、5G和半导体等领域的合作。

不过,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美欧所研究员严震生认为,最近特朗普政府允许开采阿拉斯加一处在北极圈保护区的石油,而克拉奇主要负责的就是经济发展及能源环境事务,因此美国可能要求民进党当局进口更多的美国石油。面对各界的质疑声浪,绿营民代卖力替当局缓颊。

民进党籍民代何志伟:美国国务院次卿克拉奇如果真的来的话,会讨论到未来绿能如何合作,以及5G,甚至我们相对应台湾的优势产业,我们的科技业如何彼此之间,并不是买卖而已,而是成为“实质的伙伴”。

国民党籍民代洪孟楷:是不是因为先开放了美国猪肉进口之后,才有这样的一个对话,而这样的对话,其实并没有对于台湾任何经贸地位,有提升的实质意义。

有岛内媒体评论称,克拉奇访台,不仅要加强所谓“反中”力道,更重要的是从台湾攫取经济红利,台湾别期待从贸易协议中尝到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