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罗斯MARK直拉式步枪

2020-02-28 21:54 作者:巴勒斯坦的西瓜  | 我要投稿

罗斯步枪是由英国爵士查尔斯·罗斯设计、加拿大魁北克省罗斯武器制造公司生产的一款直拉式枪机步枪,使用英国的.303英寸步枪弹。

MARK II步枪

重量:3.9公斤

长度:1320毫米

枪管长度:711毫米(MK I及MK IIs)

775毫米(MK II及MK III)

使用弹药:.303British

口径:.303英寸(7.7毫米)

枪机:手动直拉式

本次罗斯步枪的介绍,中间会穿插两方面:罗斯爵士生平和当时加拿大政府与英国政府的武器矛盾。

查尔斯·罗斯,全称:查尔斯·亨利·奥古斯都·弗雷德里克·洛克哈特·罗斯爵士,1872年4月4日出生于巴尔纳贡城堡,父亲是第八世爵士:查尔斯·威廉·弗雷德里克·奥古斯都·洛克哈特·罗斯,母亲是老罗斯的第二任妻子:丽贝卡·索菲亚·巴恩斯。1883年,罗斯11岁时他的父亲过世,此后罗斯继承了父亲的男爵的封号,成为罗斯第九世男爵。罗斯在世时是英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他是英国最大的地主,拥有的土地面积达到1480平方公里,有大约3000多名佃户为他干活。

罗斯爵士长大后曾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对于他的很多贵族同学来说,罗斯是一名典型的英格兰上流社会贵族人士,他的性格中有很多平民百姓认为的突出缺点,比如耽于享乐、冷漠急躁、易怒。但是罗斯也有他突出的优点,比如他对很多事情都充满热情,做事努力,在很多领域都广泛参与,甚至成为了业余的行家。早年的时候,罗斯喜爱上了狩猎这一贵族活动,而狩猎也让他喜欢上了武器设计,他开始自己设计武器。1893年,罗斯设计出了他的第一支步枪——采用直拉式枪机。当然,作为新手,这款设计虽然新颖的步枪但却有很多不小的缺陷,无法实际应用。幸而罗斯爵士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十分坚持,这把步枪成为最初的蓝本,不断的加以改进。

1897年,罗斯再次设计出一款可以实际应用的武器。他将这款改进后的实用武器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也就是罗斯步枪,并于同年为自己的设计申请了专利。也正是在这一年,罗斯的人生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他从英国的苏格兰迁居到加拿大;二,他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维尼夫德·贝伦斯宣布离婚。

这款申请专利的罗斯步枪是属于一款运动步枪,参考了M1895曼利夏步枪(G95)的结构,而罗斯设计的第一款步枪也是参考了曼利夏步枪的结构,在19世纪90年代末期,这种结构可以说相对较新。但是在第一款步枪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小的创新改进。罗斯在设计了罗斯步枪之后,选中了两名工匠制造该枪:美国康涅狄格州枪械工人约瑟夫·贝内特(并非贝内特梅西耶轻机枪的设计者,别想多了)、伦敦的著名枪械制造工人查尔斯·兰卡斯特。之所以选中这两个人,是因为这两人在枪械制造领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加上在英美两地都有安排枪械制造工,就能在这两个地方分别为罗斯步枪寻找制造商和经销商,有利于罗斯步枪在欧洲和北美占领市场。

顺带一提,罗斯爵士曾经拿着自己设计的罗斯步枪参加了第二次布尔战争,最初在他自己的机枪炮台使用的。

既然扯到第二次布尔战争,那么就要提到另一件事了。第二次布尔战争期间,英国拒绝加拿大要求本土生产恩菲尔德SMLE步枪的请求,这让加拿大议会和政府高层极度不满。当时加拿大是作为英联邦国家,不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必须接受英国的指导。而且根据英联邦的规定,作为英联邦属国,加拿大军队必须要采用英国军队的二线武器作为制式装备。举个例子吧:1871年,英国军队将马蒂尼·亨利式单发步枪取代了此前在英军服役的施耐德·恩菲尔德步枪,而已经在英军退役的施耐德步枪在此之后仍然在加拿大军队中大量装备。

加拿大这种无法自己作主的窘境与印度非常相似。因为印度是作为英国殖民地,印度本土部队禁止配发与正规英军部队一样的新型制式武器。但是在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时候,英国政府废除了这一规定,印度的一部分部队也配发了新式武器,这无疑是对加拿大议会和政府高层的火上浇油。

加拿大政府高层认为:加拿大不论从国力还是对英国的忠诚,绝对不输于印度,但是对武器的规定水准现在却已经低于印度,加拿大议会引起了更加强烈的愤慨。加上最近英国军队开始大批量换装恩菲尔德SMLE步枪,为就此事,加拿大政府向英国政府要求为加拿大部队配发足够数量的新型制式武器。但是让人失望的是,英国似乎并没有把加拿大当一回事。加拿大政府的要求不是被英国政府断然拒绝,就是直接选择性无视,加拿大政府对恩菲尔德SMLE本土化的申请也是这个下场。忍无可忍的加拿大政府最后在第二次布尔战争期间爆发了一次规模较小的外交斗争。

当然,斗争归斗争,武器问题大于天。加拿大很多政治家在对英国政府失望的同时,又不得不寻求其他的解决方案。毕竟他们知道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也就在这时,有一个人和其设计的步枪,在这个时候闯入加拿大政府和议会的眼里。谁?罗斯爵士和罗斯步枪。

罗斯爵士深知,和加拿大政府不搞好关系,以后的业务发展就不会一路顺畅,这也是为什么他迁居加拿大的原因,他和加拿大的一些政要的关系很密切。加上罗斯步枪在民用运动市场上销售了很多年,质量上乘、精度好,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打下坚实的口碑。加上罗斯爵士也有意为加拿大军队提供罗斯步枪,当然,要想让罗斯步枪进入加军,还得进行议会讨论。

不过,议会现在讨论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加拿大军队装备问题。经过议会的激烈讨论,他们认为想要解决加拿大部队装备落后的状况,除了在加拿大本土进行武器生产装备加拿大部队,别无他法。在达成一致意见后,加拿大议会又对究竟采用何种武器装备加拿大军队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当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采用罗斯步枪,当时的加拿大总理劳里尔同意了这一结论。

不过在讨论什么武器期间,加拿大议会仍有很多反对的声音,最终因为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而不得不妥协。而且罗斯爵士的条件很诱人,包括在魁北克省亚伯拉罕平原地区建立罗斯武器制造工厂,专门为加拿大军队生产罗斯步枪。在1903年,加拿大政府订购了12000把罗斯步枪,制造厂商未知。(当时罗斯武器制造工厂未建设完成)

在工厂建设和步枪制造期间,罗斯爵士继续在他所设计步枪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试验出多款变型产品。后来罗斯武器制造工厂建造成功,生产的第一款武器正是罗斯步枪的一款0.303英寸口径军用变型产品,被命名为MARK I步枪。其枪栓套筒是空心的,内部有旋转螺旋槽和凸笋,枪机螺杆表面也有与之配合的螺旋槽和凸笋,当螺栓杆和套筒做直线移动时,螺栓头在螺旋槽的作用下被迫旋转约90°,从而把枪机栓的直线运动变成机头的旋转运动,最终使枪机头的闭锁凸笋与枪管节套内部齿槽啮合或者分离形成开锁或者闭锁。

和旋转式的整体枪机比,直拉式的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更高。而且因为直拉式没有旋转式的预抽壳设计(比如毛瑟步枪的斜面预抽壳),子弹被击发后,受到高温高压的影响,弹壳往往会紧密的贴合在枪膛的表面上,导致抽壳阻力较大。但是直拉式由于只做前后直线运动,不需要旋转90度,因此拉动直拉式的速度比旋转后拉式更快,射速自然也更快。而且与恩菲尔德SMLE不同的是,罗斯步枪的枪机可以在没有特殊工具的情况下拆下,尽管这并不一定是一种优势,因为它可能会鼓励士兵擅自拆卸枪机。

除了这些先天式缺陷,罗斯MARK I步枪还有许多缺陷,在1906年还发生了两次事故。第一次是一把正在测试的罗斯MARK I步枪发生膛炸,导致一名加拿大军队测试人员死亡。同年的第二个事故是加拿大皇家西北部骑警反映的。

1906年,加拿大皇家西北部骑警接收一千把罗斯MARK I步枪,在操作测试前进行例行检查,结果发现有高到离谱的113处缺陷严重到足以拒绝。而且在射击训练时,加拿大皇家西北部骑警的将军鲍德李奇一只眼睛失明,原因是罗斯MARK I设计不佳的枪机锁,加上当时步枪枪机机构突然炸裂。MARK I设计的枪机锁还容易使枪机未开火直接从步枪上掉下来。另一个皇家西北部骑警反映的问题是是弹簧,被形容为软如铜。于是在同年,皇家西北部骑警换回原本装备的武器。

MARK I,标尺是立式,没有弹匣

其实在前一年,1905年,罗斯MARK II面世,主要是改进罗斯Mark.I步枪的缺点,比如把原来的立式换成了卧式弧形标尺、增加了枪击闭锁不到位保险,防止未闭锁到位而击发弹药造成事故等几十个缺陷。但是罗斯MARK II步枪的设计仍然没有把MARK I的一些缺点改正。两款罗斯步枪和1906的两次事故导致在加拿大议会中再次引发了很多争议,很多高层议员建议加拿大军队以本土生产的恩菲尔德SMLE步枪取代罗斯步枪。不过由于政治原因,这一提议最终并未能实行。而且罗斯MARK II步枪在一些国际射击竞赛中表现非常出色,这也给了支持罗斯系列步枪的人很好的理由。

1910年,罗斯爵士研发出了设计出了罗斯MARK III步枪,该枪也被称为罗斯M1910步枪,MARK III的目地是把MARK II的缺点全部改进。和之前信号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内置式弹仓,更换为由钢板加工而成的可拆卸式弹匣,该枪枪管增加到775mm。MARK III机匣上刻有精美的铭文,铭文内容包括罗斯武器制造工厂的名称、专利等。除了机匣上的铭文外,木制枪托的右后端刻有关于型号名称和生产日期的铭文。枪托内部设有收纳室,枪托底板设有活门,打开活门可装入或取出通条、油壶等附件。该枪枪管前部上方设有大型准星座,准星座上安装有柱状准星,准星由护圈保护。机匣后部上方设有表尺,表尺设计相当精细,但更适用于射击比赛,对于军用步枪而言显得过于复杂。保险设置在表尺座右侧,将保险拨至后方为解除保险状态,拨至前方为保险状态。枪管前方可安装专用的刺刀。MARK I与MARK II的枪击头部是两个整体式块状的闭锁凸笋,这种闭锁凸笋锁而不紧,存在闭锁不牢靠的缺陷,因此改进型MARK III步枪的枪击头部改成了多排断线螺线型,极大提高了闭锁强度和闭锁速度。

MARK III步枪有一个类似于M1903斯普林菲尔德步枪那样的弹仓阻隔器,同时代的恩菲尔德SMLE MKI步枪上也有,其作用是阻隔从弹匣供弹。每射击一发后,需手动将一发弹塞入弹膛再击发。弹仓阻隔器设计的目的是防止新兵拼命开枪导致弹药消耗过快。卸掉阻隔器,弹匣可正常供弹。在向该枪的弹匣内装弹时,需要使用同时代步枪常用的5发桥夹,一次性将5发弹快速压入到弹匣内。当枪上插入弹匣阻隔器时取下枪机进行清洁保养,需要将阻隔器推到中间位置,才可以将枪机从机匣中分离出来。但是普通士兵对于该枪的分解也就止于此,其操作手册中非常明确地警告,对于该枪的进一步分解只能由有资质的军械士来完成。手册中还写道,该枪的寿命在5000—6000发之间,之后该枪便不可使用。以及罗斯MARK II和MARK III之间没有一个主要部件是可以互换。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英国人现在鼓励整个英联邦在恩菲尔德步枪上标准化,但是1915年2月时,加拿大远征军登陆法国的第一支特遣队的标准步兵武器还是罗斯MARK III步枪。然后在1915年4月的第二次伊普尔战役期间,加拿大轻型步兵团对这支步枪表示反对。当时德军使用的是毒气攻击,导致双方使用了一战著名的堑壕防御战。但是堑壕环境非常的泥泞不堪,而罗斯步枪枪机内部长时间使用后,枪机头部变形严重,甚至发生闭锁时闭锁突笋卡入机匣上的螺旋槽而无法开锁。加上罗斯步枪一旦进入泥沙就会很难旋转闭锁,无法射击,使得士兵们不得不在使用过程中用力踢开枪机(在这里不得不感叹一句幸好不是罗斯MARK I,要不然一脚把枪机踢出来就完蛋了)。而加拿大第一特遣队的士兵有意从阵亡的英国士兵那里捡起恩菲尔德步枪以替换他们自己的次等罗斯MARK III步枪。克里斯·斯克里文中尉曾表示:有时需要五个人才能保证一支罗斯步枪的射击。第五军的斯库达莫尔少校在伊普尔战役期间受伤被俘后,他写道:“那些带着罗斯步枪在前线的人永远不会忘记,被德国军队冲锋却无法发射一枪的感觉。”

当然,一战战场上那些罗斯步枪枪机后飞的故障的情况其实是属于被夸大,甚至还可以说这是不存在的。因为MARK III该枪在枪机框上增加一个铆钉,完全避免了组装不正确的状况。因此罗斯MARK III步枪并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故障。

不过加拿大军队依旧不想更换罗斯步枪,即使更多的加拿大军队抵达法国。1916年7月索姆河战役的时候,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黑格命令替换加拿大三个师的所有罗斯步枪。这一举动引起了罗斯步枪的坚定支持者:罗斯的老上级,时任加拿大国防部长的塞缪尔·萨姆的不满。在此之前,他和加拿大第一师的指挥官:英国陆军军官埃德温·奥尔德森产生了矛盾,前者出于罗斯步枪作为加拿大国内和加拿大与英国之间政治问题的一个因素,对奥尔德森对罗斯步枪的批评做出了回应,不仅指责奥尔德森无知,还把职责信抄给了很多军官。萨姆还指控一些加拿大军官被诱使对罗斯步枪提出不利报告,还在关于步枪的负面报道通过渥太华发表。而他自己在下议院把步枪的所有毛病都全部辩护了,可惜,萨姆对步枪的辩护已经不能再得到首相的支持了。而这次黑格的行为,萨姆依旧拒绝接受罗斯有问题。在1916年11月,萨姆在罗斯爵士之后辞职。同年,加拿大远征军的步枪被恩菲尔德MARK III步枪(还有一种说法是P1914步枪)替换。

虽然罗斯MARK III步枪退出了加拿大制式步枪的序列,但该枪因为精度优秀,仍在一部分加拿大军队中使用。加拿大士兵一般在枪上安装美国制造的华纳·斯韦齐瞄准镜,当做狙击枪使用。

没错这个就是华纳·斯韦齐瞄准镜

在二战中还有少量罗斯步枪也是作为狙击步枪使用。值得一提的是,罗斯Mark III步枪在二战期间被其他公司短暂重新制造,曾少量装备给加拿大海军、英国地方部队等。(插一句:美国M1917恩菲尔德步枪也是因为精度不错而被改成狙击枪使用的)

而罗斯MARK III步枪退出现役后,罗斯武器制造工厂也于1918年关闭。而罗斯爵士本人则在20年代晚期定居到佛罗里达州,并且一直保持着对于旅行和狩猎的兴趣,直到1942年6月29日去世,时年70岁。

一战后,英国曾向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白俄反共部队出售了大量的7.7口径步枪,其中包括一战期间英国找加拿大购买的罗斯步枪。苏联吞并拉脱维亚后,得到了大量的罗斯步枪,并应用于战争之中。不过有些7.7毫米口径的步枪使用的是苏联游击队,苏军正规军还是莫辛纳甘等7.62毫米口径步枪占比多。

接下来我要讲述的武器,也是和罗斯步枪有关

但是,它不是直拉枪机步枪,而是自动步枪

事情要追溯到1916年,罗斯步枪从加拿大远征军退役之后,有一个来自魁北克里士满的人看到了罗斯MARK III的设计,于是他修改了罗斯MARKIII步枪的一些设计。他的设计与罗斯MARK III可以通用33个部件,活塞修改成在枪管左侧,与枪管平行。整个枪机为金属包裹。罗斯步枪是栓动步枪,后拉枪机止点到枪托中段稍前,而这个修改案未修改枪机,而是把机匣后端长度延伸到罗斯步枪枪机后拉止点(而且看起来还更后),以留给枪机运动空间。冷却系统是气冷式,不过散热的设计是类似刘易斯轻机枪的枪管大筒,使用25发弹鼓供弹,全自动射击,射速比较慢,定位为轻机枪(类似当时勃朗宁自动步枪的定位),制造商是多米尼克步枪厂。

看看lan把枪机拉到这个距离,想到机匣多长吧

可惜的是,虽然设计优秀,但是一战结束,这款武器也就早早夭折没有制造。

这把枪也在战地一里面出现,作为战地一早期版本支援兵的武器。

这把枪就是霍特(hout)自动步枪

可以看到罗斯的拉机柄


罗斯MARK直拉式步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