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可能致癌!这些零食还能吃么?
7月14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发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
IARC援引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IARC 第2B组),JECFA则重申了其每日允许摄入量40mg/kg。
如果你对阿斯巴甜感到陌生,那么下面这一系列的产品,你一定不陌生。
是的,阿斯巴甜是迄今为止市场上最为常用的甜味剂之一。它可能在你日常的零食中“俯首即是”,尤其是当下这个崇尚”无糖“的时代。
如今的人们对糖之于健康的危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无糖”产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无糖可乐、无糖口香糖、无糖酸奶等无糖食品,通常采用低热量甚至无热量的甜味剂,取代传统的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浆和果葡糖浆等,在满足人们对甜味的喜好的同时,大大减轻了热量负担,看起来对人体更加友好。
阿斯巴甜就是在此番甜味剂的角逐中脱颖而出,占据了“无糖”产业的半壁江山。
那么,阿斯巴甜何以有如此强劲的实力?无糖可乐还能放心喝吗?薯片还能大大方方吃吗?
1、什么是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是一种重要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学名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它是由美国化学家James M. Schlatter于1965年在合成制作抑制溃疡药物时无意间发现的。
阿斯巴甜的甜味纯正,没有人工甜味剂通常具有的苦涩后味和金属味,而是有着与蔗糖极其相似的清爽甜味,并且其甜味持久性更强,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开发最为成功的、甜味最接近蔗糖的甜味剂。
阿斯巴甜的能量与蔗糖相当,约4kcal/g,但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因此只需添加很少的剂量到食品中,就能带来非常甜美的口感。
举例来说,一瓶500 ml的可乐含糖 54g,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糖摄入上限50g。而等量的零度可乐中仅含约300mg阿斯巴甜,带来同样甜味的同时,所提供的能量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阿斯巴甜突出的综合优势,使其广泛应用于口香糖、冰淇淋、酸奶、维生素片及各种饮料。但由于它在高温下会分解而失去甜味,因此不适合用于烹煮或热饮。
阿斯巴甜自1981年被美国批准为食品添加剂后,在日本、欧洲等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得到广泛使用,我国也从1985年开始使用。截至目前,超过90个国家批准使用阿斯巴甜作为食品添加剂。
2、第2B组致癌物,意味着什么?
IARC是评估物质本身致癌风险的机构,它的评估是不考虑实际摄入量的,而是依据与摄入量无关的人类或实验动物是否会致癌的研究资料,对可能致癌物质进行分类。
IARC根据致癌证据强度,将评估物质分为三类四组:
阿斯巴甜被归为第2B组,是可能的人类致癌物,目前这类致癌物还包括汽油发动机尾气、铅等。
消息一出,引发了不少民众的恐慌。成分表中带有“阿斯巴甜”的食品,到底还能不能食用?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此回应:阿斯巴甜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
事实上,我们常吃的红肉、常熬的夜被归为第2A组。这么看来,是不是阿斯巴甜可能致癌听起来也没那么可怕?
3、阿斯巴甜摄入有上限
正如毒理学研究中常说的一句话“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因为就算是过量饮用白开水也可能引起水中毒。虽然阿斯巴甜并没有那么可怕,但也要注意不能过量摄入,例如,就不能日常把无糖可乐当水喝。
那么每天摄入多少阿斯巴甜是安全的呢?
JECFA在评估报告也重申了阿斯巴甜的每日允许摄入量——40mg/kg。例如一个体重60kg成人,一天中阿斯巴甜的总体摄入量不超过2400mg就是安全的。这个量相当于多少的无糖饮料呢?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碳酸饮料中阿斯巴甜的最大使用量规定为0.6g/kg。按照最高含量计算,300ml的饮料中阿斯巴甜为180mg,13罐就含2340mg,低于2400mg,也就是说,一个人60kg的成年人每天喝无糖可乐/雪碧等软饮料不应超过13罐这个量。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很难有人会超过这个量。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但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只要适量食用,就不会有健康风险。
参考文献:
[1] 苏佳婷.浅谈食品甜味剂分类及其检测技术现状[J].现代食品,2022,28(19):82-84.
[2] 王子涵,李喜泉,杨巍巍.阿斯巴甜的毒性及其合成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8,20(06):562-564.
以上仅作为科普知识,不作为具体诊疗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