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辟谣腾讯医典,蓝光不会损害眼睛?

2022-08-28 12:50 作者:python_biology  | 我要投稿

前几天看了腾讯医典发布一篇文章《眼镜要买防蓝光的吗?终于有答案了》。


看完这些内容后,我喝的水差点喷出来了。没想到腾讯医典也会发出这样不靠谱文章。腾讯医典文章理论来源美国眼科学会AAO发布部分内容。美国眼科学会AAO发布部分内容并不能代表我们必须接受。美国食药监局FDA还接受过大药企好处,有几个人知道?全球有这么多生物科研研究所,难道我们不能听听其他国家科研人员的报告?接下来我分享一些日本蓝光研究所数据,大家自行判断蓝光是否对人体有害。


可见光谱中能量最强的光

蓝光顾名思义,是波长为380-500nm(纳米)的蓝色光。蓝光是可见光谱中所有光线中波长最短的,其特点是能量强;它不受阻碍地传播到视网膜,而不会被人眼的角膜或晶状体吸收。蓝光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 LED 显示屏以及 LED 照明中都很丰富。



当我们提到“光”时,我们通常指的是那些属于可见光谱的电磁波,因此能够被人眼看到。属于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为 400-800nm(纳米),蓝光的测量范围为 380-500nm。小于 400nm 的波长代表紫外线,而大于 700nm 的波长则代表红外线。

大约 350-800nm 的波长可以穿透我们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但超出该范围的电磁波(光)则不能。换言之,在到达视网膜的所有光中,蓝光的能量最接近于紫外线。

据说从数字显示器发出的蓝光会对我们的眼睛和身体造成负担,厚生劳动省指南建议“……连续运行时间不得超过一 (1) 小时,并且必须停止运行约 15 分钟后再用眼。

与大约 20 年前相比,伴随着节能工作的 LED 的普及正在导致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暴露在蓝光下。蓝光发射水平因设备而异,警告延伸到个人电脑之外,以拥抱不可或缺的现代物品:智能手机。



调节昼夜节律

人眼的视网膜包含两种类型的感光细胞:视锥细胞(检测光的颜色)和视杆细胞(即使在弱光下也能区分明暗变化)。最近发现了第三种感光细胞,我们了解到它的作用是调节昼夜节律。

这第三个感光器只对 460nm 强能量的光有反应。换句话说,蓝光可以控制我们的内部节奏并保护我们的健康,因此光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图翻译:

retinal damage视网膜损害

eye fatigue视疲劳

eye discomfort眼睛不适

sleep deprivation睡眠障碍

obesity肥胖

cancer癌症

mental health精神疾病


蓝光对皮肤的影响

自然光中的紫外线 (UV) 在皮肤内产生活性氧,是老化和致癌的一个因素。人造光对皮肤有什么影响?在使用老鼠的实验中,根据蓝光、绿光、红光和远红外线等类型照射人造光,并进行血液测试。这些结果表明,蓝光和紫外线一样,会产生活性氧并导致皮肤老化。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和蓝光危害的影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RM) 是美国 60 岁以上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遗传和环境等各种因素可能是原因,但发现当白内障手术后高能量(蓝色)撞击视网膜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的发病率会增加。白内障手术摘除晶状体时,透光率发生变化,特别是透过峰值为440nm的蓝光。
近年来,已开始植入吸收蓝光的黄色镜片,作为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 (ARM) 的措施。黄色不仅可以保护细胞免受蓝光的伤害,还可以减少绿光和白光的有害影响。


晚上使用发蓝光电子阅读器会对睡眠、昼夜节律和第二天早上的警觉性产生负面影响

在过去的 50 年里,平均睡眠时间和质量有所下降,对整体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最近对 1,508 名美国成年人进行的一项代表性调查显示,90% 的美国人在睡前 1 小时内每周至少有几个晚上使用某种类型的电子产品。来自世界各国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种技术的使用对睡眠有负面影响。这种对睡眠的负面影响可能是由于这些电子设备发出的短波丰富的光,因为人工光暴露已被实验证明会产生警觉效果、抑制褪黑激素和使生物钟相移。一些报告表明,这些设备可以抑制褪黑激素水平,但对昼夜节律阶段或随后的睡眠事件的影响知之甚少,暴露了我们对这种日益流行的技术如何影响睡眠的认识上的巨大差距。在这里,我们比较了在睡前几个小时在发光设备上阅读电子书 (LE-eBook) 和阅读印刷书籍的生物效应。与阅读印刷书籍相比,阅读 LE-eBook 的参与者入睡时间更长,夜间嗜睡减少,褪黑激素分泌减少,生物钟时间延迟,第二天早上的警觉性降低。



Representative raster plot of the 14-d study protocol. Black bars indicate the 10:00 PM–6:00 AM sleep episode in darkness. Gray bars denote dim room light (∼3 lx of white light in the angle of gaze; Materials and Methods), and white bars denote typical indoor room light (∼90 lx in the angle of gaze). Striped bars show the constant posture (CP) procedures. Reading sessions are marked either by the LE-eBook or the print-book and symbols.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ized to the order of reading condition. Ambient room light level for all reading sessions was dim (∼3 lx).14-d研究方案的代表性光栅图。黑条表示晚上10:00–早上6:00在黑暗中睡觉。灰色条表示昏暗的室内光线(∼凝视角度为3 lx的白光;材料和方法),白色条表示典型的室内灯光(∼注视角度为90lx)。条纹条显示恒定姿势(CP)程序。阅读课程由LE电子书或印刷书籍和符号标记。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阅读条件的顺序。所有阅读会话的环境房间光线水平都很暗(∼3lx)。



Spectral radiometric profile of the LE-eBook device (gray) and incident light reflected by the printed book (black). The peak irradiance for the LE-eBook eReader is ∼450 nm and for the reflected light is 612 nm.

LE电子书设备的光谱辐射轮廓(灰色)和印刷书籍反射的入射光(黑色)。LE电子书阅读器的峰值辐照度为:∼450nm,反射光为612nm。



Blue light-related publications蓝光相关文献

  • N Engl J Med. 1995 Jan 5;332(1):6-11.
    Suppression of melatonin secretion in some blind patients by exposure to bright light.
    Czeisler CA, Shanahan TL, Klerman EB, Martens H, Brotman DJ, Emens JS, Klein T, Rizzo JF 3rd.
    Prior to the discovery of ganglion cells, Harvard University researchers reported that melatonin secretion was inhibited in blind patients exposed to bright light.

  •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5 Jan 27;112(4):1232-7. doi: 10.1073/pnas.1418490112. Epub 2014 Dec 22.
    Evening use of light-emitting eReaders negatively affects sleep, circadian timing, and next-morning alertness.
    Chang AM, Aeschbach D, Duffy JF, Czeisler CA.

  • Asia-Pacific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Post Editor Corrections: September 24, 2014
    Effect of Blue Light-Reducing Eye Glasses on Critical Flicker Frequency.
    Ide, Takeshi MD, PhD; Toda, Ikuko MD; Miki, Emiko MD; Tsubota, Kazuo MD

  • Clin Experiment Ophthalmol. 2014 Aug;42(6):555-63. doi: 10.1111/ceo.12253. Epub 2013 Dec 4.
    Biological effects of blocking blue and other visible light on the mouse retina.
    Narimatsu T1, Ozawa Y, Miyake S, Kubota S, Yuki K, Nagai N, Tsubota K.

  •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1 Jun 1;52(6):3582-92. Print 2011 May.
    Photobiomodulation protects the retina from light-induced photoreceptor degeneration.
    Albarracin R, Eells J, Valter K.
    Research School of Biology,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Australia.

  • Ophthalmology. 2011 Jan;118(1):1-2.
    Blue-blocking IOLs vs. short-wavelength visible light: hypothesis-based vs. evidence-based medical practice.
    Mainster MA, Turner PL.

  • Sleep Med Rev. 2010 Aug;14(4):269-80. Epub 2010 Jan 6.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light in sleep and health: effects of ocular aging and cataract surgery.
    Turner PL, Van Someren EJ, Mainster MA.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University of Kansas School of Medicine, 7400 State Line Road, Prairie Village, KS 66208-3444, USA.

  • Br J Ophthalmol. 2008 Nov;92(11):1439-44. Epub 2008 Aug 29.
    Circadian photoreception: ageing and the eye's important role in systemic health.
    Turner PL, Mainster MA.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University of Kansas School of Medicine, Prairie Village, KS 66208-3444, USA.

  • Arch Ophthalmol. 2008 Oct;126(10):1396-403.
    Sunlight exposure, antioxidants, and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Fletcher AE, Bentham GC, Agnew M, Young IS, Augood C, Chakravarthy U, de Jong PT, Rahu M, Seland J, Soubrane G, Tomazzoli L, Topouzis F, Vingerling JR, Vioque J.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Population Health, 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 Keppel Street, London, England.

  • Coll Antropol. 2007 Jan;31 Suppl 1:33-8.
    Long-term exposure to so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Plestina-Borjan I, Klinger-Lasi? M.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Split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plit, Croatia.

  • Acta Ophthalmol Scand. 2006 Feb;84(1):4-15.
    Age-related maculopathy and the impact of blue light hazard.
    Algvere PV, Marshall J, Seregard S.
    Karolinska Institute, St Erik's Eye Hospital, Stockholm, Sweden.

  •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3 May;44(5):2192-8.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and its receptor in 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Lambooij AC, van Wely KH, Lindenbergh-Kortleve DJ, Kuijpers RW, Kliffen M, Mooy CM.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Erasmus Medical Center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s.

  • 中文翻译如下

  • N Engl J Med。1995 年 1 月 5 日;332(1):6-11。
    通过暴露在强光下抑制一些盲人患者的褪黑激素分泌。
    Czeisler CA, Shanahan TL, Klerman EB, Martens H, Brotman DJ, Emens JS, Klein T, Rizzo JF 3rd。
    在发现神经节细胞之前,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说,暴露在强光下的盲人患者的褪黑激素分泌受到抑制。

  • Proc Natl Acad Sci US A. 2015 年 1 月 27 日;112(4):1232-7。doi: 10.1073/pnas.1418490112。Epub 2014 年 12 月 22 日。
    晚上使用发光电子阅读器会对睡眠、昼夜节律和第二天早上的警觉性产生负面影响。
    Chang AM、Aeschbach D、Duffy JF、Czeisler CA。

  • 亚太眼科杂志:编辑后更正:2014 年 9 月 24 日
    蓝光减少眼镜对临界闪烁频率的影响。
    井出武,医学博士,博士;户田育子医学博士;三木,Emiko MD;Tsubota, Kazuo 医学博士

  • 临床实验眼科。2014 年 8 月;42(6):555-63。doi:10.1111/ceo.12253。Epub 2013 年 12 月 4 日
    。阻挡蓝光和其他可见光对小鼠视网膜的生物学效应。
    成松 T1,小泽 Y,三宅 S,久保田 S,由纪 K,永井 N,坪田 K。

  • 投资眼科 Vis Sci。2011 年 6 月 1 日;52(6):3582-92。印刷 2011 年 5 月。
    光生物调节保护视网膜免受光诱导的光感受器退化。
    Albarracin R、Eells J、Valter K.
    国立大学生物研究所,澳大利亚堪培拉。

  • 眼科。2011 年 1 月;118(1):1-2。
    阻蓝人工晶状体与短波长可见光:基于假设与基于证据的医疗实践。
    Mainster MA,特纳 PL。

  • Sleep Med Rev. 2010 年 8 月;14(4):269-80。Epub 2010 年 1 月 6 日
    。环境光在睡眠和健康中的作用:眼部老化和白内障手术的影响。
    Turner PL、Van Someren EJ、Mainster MA。
    堪萨斯大学医学院眼科,7400 State Line Road, Prairie Village, KS 66208-3444, USA。

  • Br J 眼科。2008 年 11 月;92(11):1439-44。Epub 2008 年 8 月 29 日。
    昼夜光感受:衰老和眼睛在全身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特纳 PL,Mainster MA。
    堪萨斯大学医学院眼科,美国堪萨斯州草原村 66208-3444。

  • 拱眼科。2008 年 10 月;126(10):1396-403。
    阳光照射、抗氧化剂和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
    Fletcher AE, Bentham GC, Agnew M, Young IS, Augood C, Chakravarthy U, de Jong PT, Rahu M, Seland J, Soubrane G, Tomazzoli L, Topouzis F, Vingerling JR, Vioque J.
    流行病学和人口健康系,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位于英国伦敦吉宝街。

  • 科尔安特罗波尔。2007 年 1 月;31 增刊 1:33-8。
    长期暴露于太阳紫外线辐射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危险因素。
    Plestina-Borjan I,克林格-拉西?M.
    克罗地亚斯普利特斯普利特大学医学院眼科。

  • Acta Ophthalmol Scand。2006 年 2 月;84(1):4-15。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和蓝光危害的影响。
    Algvere PV,Marshall J,Seregard S.
    Karolinska Institute,St Erik 眼科医院,瑞典斯德哥尔摩。

  • 投资眼科 Vis Sci。2003 年 5 月;44(5):2192-8。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及其受体。
    Lambooij AC、van Wely KH、Lindenbergh-Kortleve DJ、Kuijpers RW、Kliffen M、Mooy CM。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医学中心眼科。


辟谣腾讯医典,蓝光不会损害眼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