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罗翔】“网课爆破”仅是无聊恶搞?细聊网络爆破中的法律问题

2023-01-12 22:45 作者:Peik-  | 我要投稿

法律有助于阻止人性的无节制堕落

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间接正犯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由组织(暴力、胁迫)残疾人儿童乞讨罪演变而来

人身利益(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高于财产利益

人的尊严无价——法治的基本信念

无聊让人虚无,虚无让人犯错

当我们无聊时,我们内心常会有一种声音,说:“得找点乐子吧?”

娱乐并非没有对错,恶搞也并非都是中性的。法律解决不了你的无聊问题,但不允许你以无聊为借口去伤害他人


没有对精神事物的渴望,人便会无聊

——帕斯卡尔


这个世界会好吗?答案藏在问题里。如果没有“好”这个概念,也就无所谓“不好”,这个问题也就没有意义。你真诚地提出了这个问题,说明你相信这个问题是有意义的,也说明了你对虚无的拒绝、对无聊的排斥、对“好”的向往

真实不完美,但唯有真实,才能自强,才能走向完美。法治无法让世界变得完美,但至少可以让世界不至于变坏

我:法治的世界不是完美的世界,但至少是一个更好的世界

------------------------------------------------------------

敲竹杠:利用他人的弱点或找借口来索取财物或抬高价格,利用别人的短处或不利地位,从中渔利

如果他们怀着对知识的敬畏,就绝不会干出这样的事

人是没有下限的,人性的幽暗深不见底

群众里面有坏人

至今还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他人即地狱

现在很多人没有同理心

有密码也不行,进入需要管理员或是要了同意,

我们都是血肉之躯


只有学习才可以摆脱愚昧,愚昧的人鄙视学习

(假设鄙视学习等于不学习,愚昧的人不学习,但不学习就无法摆脱愚昧,难道愚昧的人就一定会永远愚昧下去?应该说,特别愚昧的人才鄙视学习,愚昧到连自己愚昧都不知道)


人也许是有错的,但知识是没错的

“人类的幽暗是没有止尽的”

防止没有节制的堕落,所以人的堕落是防不住的

最可怕的不是外星人,是人心

其实平台给个权限锁,就能避免

别人的堕落,不是自己视而不见的理由,如果可以的话,请报警,而不是视而不见

愚昧的人不知道知识的宝贵

可能是他们没书读,嫉妒有书读的人

永远不要以为带上网络虚伪的假面就可以裸奔了

匿名会让人的幽暗面放大

不让他们吃到苦头,他们就永远不知道错,有些可能吃到苦头还是一样

一个还没带好就有一堆出世了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坏到极点,自己不学还要掰断别人的笔

软件做得太简单了

说执法者执行的,看清楚,这是民法范畴是私法

受尊敬的不是职业,而是人本身

现在的学生真的越来越无视尊师重道这四个字了

民事责任不分成年未成年,未成年的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

尊师重道好像从零几年就慢慢被淡化了,悲,几千年的优良传统

生源差的学习不良学生比较多

网课是当前不可避免的事情的新业态,应及时制止相关犯罪行为

如果世界不存在善良,那世界也就不需要存在

人性最难测,需要法律约束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原则是能救则救

幼儿园的小孩都会欺负人

小朋友自己也要买单

如果小朋友不买单的话 他很有可能痛不在己身 起不到很大作用

家长买单的话其实孩子也间接地为其买了单,这是需要时间去沉淀,比如考学时

经典的家长管不了送去部队当逃兵

法律其实大部分都有规定,就看执法者如何执法

可是为什么不能从跟上去惩治小孩子以此告诉他们不能做这件事,针不扎在自己身上都不知道疼

那些“孩子”去找的他们

未成年人自发组织

前面的,就算是学生找的他们,他们虽然不构成教唆犯,但有事前的同谋,同样构成共犯中的实行犯,是主犯,照样要受到刑罚处罚

敢挑战法律底线的,不论年龄,都要罚

有些熊父母要为会生不会教付出代价

把小孩看得太小孩了

你所有的奇思妙想,都在刑法上写着呢

有些人终归只是生理意义上的“人”,而非社会意义上的“人”

教学秩序是学校定的,解释权在学校

刑法永远是落后于奇思妙想的

道德沦丧,只能靠法律约束,人心的幽暗真的很可怕

以前还有故意把小孩弄残的

保护未成年法,不光是要正确引导这个犯错的小孩给他机会改,更重要还有其他权利被侵害的小朋友也需要保护

义务教育阶段开除才犯法,高中不是义务教育阶段,不犯法,可以开除

无所事事就会惹是生非

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开除,但能劝退

尊严的价值是你自己标定的,你认为自己的尊严无价,那它就是无价的

游戏在某种意义上是预防犯罪最大的工具

作业太少,下班太早,吃得太饱

网友:上网不就是为了娱乐么

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会无聊

提出这个问题,比这个问题的答案,更重要

充实的人也会释放压力

法律是有局限性的,那就要依靠别的社会规范去补充,比如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德治建设

这个世界会不坏下去吗

无所谓,我会变好

生命本无意义,靠我们创造意义

问题存在的意义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不是问题的问题

问题就是答案,问出这个问题心里就已经有了期盼

这个初一道法就学了,某些在网络上搞事的人初中有没有成功毕业很难说

法律是道德最后的底线−罗翔

小县城教育系统,一种扭曲的“衡水式”教育

我的这位历史老师的女儿在取证过程中遭到了学校内部对于学生的施压阻挠

家庭教育不到位占大多数

衡水式教学模式和教务行政系统关系好像不大,行政改革(?改进?)是应该的,但是不衡水的话,学生真的很难出去

不用罪名,就再下调一下刑事责任能力就行,这样就能直接适用侮辱罪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网课课堂遭爆破的账号、密码来源,有的是黑客破解,他们组成社交群组,交流侵入网课的信息和技术,但更多的是学生引狼入室

不止是闲,还是坏,自己不想学习就要去伤害老师影响同学

这次是对整个教师队伍的侮辱和挑衅

更是对秩序的挑战

初中小学受害最严重,高中不是义务教育它们不太敢跳

管理者管不过来,除非人人实名制上网

有的犯罪分子犯罪前会查查自己干这个会判什么程度在算算自己能有多大收获。这些不满14的说法就看到了自己没事

很多人浮的很,有很多只是把老师不让干什么什么的当一个出气的靶子,时间久了就习惯性骂了

恩威并施才是好老师,不能一昧仁慈也不能一昧严厉

开发封闭式应用程序,改变授课思维,不只是把学校搬到网上,而是采用适合网络教学的方式授课。

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教学平台,平台绑定学生身份,每节课只有在教务系统里选课的学生才能进入直播。很多大学都有这样的系统,但想推广到每个大中小学校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当行为对个体健康乃至尊严造成伤害时,我认为恶作剧和恶意没有丝毫区别

是恶作剧和违法之间没区别

在线课堂的劣势体现在这个方面了

其实课堂不像会议,课堂班级人数基本是固定的,只需要建立类似班级群,在群内开展在线教育活动.入群需要班主任与家长核实,这样就能避免陌生人扰乱课堂秩序

好像禁言也没用,他们会在老师的板书上乱涂乱画,总会做些什么让老师没法好好上课

有些学生,可能“最尊重老师”和“最不尊重老师”的都是他,他并不是认为哪个对哪个不对,他只是急于表现自己

小孩子过早的接触网络 弊大于利

一个个都成乐子人了,没有一点同情心

有些话的隐含逻辑都能把成年人的思路带偏,更不用提未成年人了

成年人自称乐子人,其实绝大多数是正确三观下利用虚拟世界发泄一下自己的幽暗面(比如阅读小说,观看电影等),对一些离经叛道的行为发表喜闻乐见的言论,然后下了线回归工作生活又是一个三观健全的人,那些不太好的奇思妙想都已经被消化掉了。


但是认知不全的小孩就不是这样的,他们可能会认为这样很酷,很个性,别人都想不到的我想到了,别人不敢做的我做了,别人尊敬的人被我欺负成这个样子,非常的有成就感,感觉自己的存在感无限大

互联网的悲哀,总是遗忘伤害,于是再下一次碰到类似的事情时又一头热血的冲,最后也不知道做了谁的兵。永远自持正义,永远都在伤害。

他们不会后悔的啦,只会无限的痛恨制度以及让他们背上这些记录的人,极端的还会报复社会进行更多的犯罪,不会真的反悔自己的行为的

未成年人犯罪的档案是保密的,只有特定单位才有资格查

幼童性质至纯,观念如白纸。受观念所驱,他们既可以为纯粹的恶,也可以为纯粹的善。唯二影响他们观念的,只有自然、社会环境。如能利用好这些环境,使小孩向纯粹的善靠拢,社会也许就能少很多这样的事发生吧

孩子是白纸,现在网络太乱了,小朋友很容易学坏的

现在的少年青年其实懂得的已经不少了,但是他们对自己已经懂得的道理与事物,不少数的内心其实是没有真正的尊重的,是没有真正的敬畏的。他们一定,必定,早已知道或者早已从身边的人耳中听过,老师是要尊敬的,长辈也是要尊敬的,绝不仅是尊重。必然是知道的,可却无法发自内心的去那么做,甚至是不断的朝着内心的阴暗面不断狂奔。问题究竟是出在哪儿了?

他们没有怀揣着对知识的敬畏;对教授知识的人的敬畏;对普通人,对陌生人最基本的尊重;对生他们育他们养他们的人的尊重,尊敬以及敬爱

当未成年人有意识地使用未成年人的身份试图做一些不被允许的事的时候,刑事责任年龄已经太高了

跟网络时代没有什么关系。小孩子的邪恶是非常可怕的,互联网不发达的时候照样发生过很多极恶劣的事情

当素质低的孩子成长为素质低的家长,这样的家长教不出高素质孩子

激进的下调刑事责任年龄可能会遇到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唆组织儿童青少年进行犯罪活动的人,可能会由原来的间接正犯变成教唆犯,从而使其得不到应有的处罚

老师现在都不敢教育学生,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老师说话稍微重一点都不行

疫情本身就搞人心态,还搞网课爆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人心难测,比任何危险的灾祸还要可怕

他们也不是不怕,只有对作恶承担后果,才会抑制一些人的恶意。希望那些作恶的人能够受到惩罚。哪怕只有一例判决,也会遏制很多恶的发生


以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现在:打不得,骂不得,作业布置不得


教师献以良心教学,却在最后收获寒心


只能慢慢磨了,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给予回馈。真正会记得你的、你真正能帮助到的,只有寥寥几个学生。但是说实在的,能帮助到任何一个学生,并让他们的一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就是教师的追求。所以教师才如此伟大。

现在孩子们特别缺少道德教育,就拿我妹来说,她自己就很不重视思想品德的课程,上这个课写作业啊干什么的,她家长还夸她说知道学习,这里面肯定有道德思想教育缺失的一环,家长和学校肯定都有一部分责任,现在家长和学校都把分数看的尤为重要却不关心孩子怎么做人(至少我身边的家长好多都这样)

人不把道德向君子靠齐,不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与森口无异

【罗翔】“网课爆破”仅是无聊恶搞?细聊网络爆破中的法律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