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数据表明狗狗的寿命正在不断下降




相对于人类来说,狗狗的寿命是很短的,甚至现在还在不断下降
科学数据表明:狗狗的寿命正在下降
1、在不到50年(1970-2016)间,狗狗的平均寿命下降35%,从17岁下降到11岁。
2、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狗狗患糖尿病的几率上升了900%,狗狗的肥胖率上升了60%。
3、最可怕,最让人震惊的是,癌症正在夺走全世界大量宠物的生命,每两只狗中就有一只狗患有癌症。
宠物博主Rodney Habib曾于2016年6月做过一次TED演讲Why Don't Dogs Live Forever-Rodney Habib《为什么狗狗不能永远活下去》,分享他游历世界各地寻求狗狗健康长寿的秘诀。
而这次的演讲中指出,导致狗狗寿命缩短的“元凶”——癌症,10%是遗传所致,90%则来自生活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压力、肥胖、传染病,缺乏运动、食品安全、毒素和污染等等。
狗狗寿命短,离不开这4个原因
1、狗的“新陈代谢”比人更快
就意味着衰老的速度会加快
人的1天,约等于狗狗的3天。
这样一对比,狗狗的代谢速率几乎是人的几倍。
所以,每当你早上出门,然后再回家的时候,就相当于等了你好几天了,所以它们才会这么激动
2、狗狗的生命长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①:体型因素
相比于小型犬,大型犬因为体格和代谢的原因,所以它的寿命比小型犬更短
一般情况下,大型犬的寿命在8-12年,而小型犬的寿命则在12-15年,甚至更长
②:狗狗的血统越是纯正,就会有更多的缺陷
为了得到所谓的优点品种,大多数的狗狗都会经过近亲繁殖
导致很多的基因遗传性疾病
3、狗狗更像是一件“玩具”,得不到重视
弃养率之所以会那么高,就是因为很多宠主都是三分钟热度,狗狗进入老年后,连最基本的1年1次体检都做不到
4、狗狗的医疗水平并没有人类的发达
在宠物方面投入的医疗并不多,很多宠物重大疾病,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5、科学喂养意识不高而且宠物食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宠物食品配方合理性问题,成分合规性问题,很容易被忽视,导致近期宠物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因此,要想狗狗减少疾病的威胁,为了狗狗的健康,主人需得下点心思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