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东部想回归俄罗斯?有这背后四点原因,普京借此反击北约!
乌克兰自1991年建国起就一直不团结,东部民众的脱乌入俄思想倾向十分严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有这四点原因。
(一)一、俄罗斯历史上的殖民政策,埋下乌克兰分离的种子
我们翻开俄罗斯的历史,整个就是一个军事侵略史,因为俄罗斯地处一望无际的东欧平原,没有山脉湖泊一类的地理屏障,俄本土的防御只能依赖强大的军队,历史上的俄军也不负众望,多次向外攻城略地,以占领新的土地建立缓冲地区。
但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新占领的土地由于习俗和生活习惯同俄罗斯人相差甚远,因此统治起来很不容易,时常会遭到游击队的袭击。在这种情况下,俄军只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种是在新占领的土地驻军,但是异地驻军,当地群众不配合,所需要的粮草辎重要从很远的本土运过来,而且军费也是笔很大的开支。
这样以一来,俄军受不了,只能用第二种方式,:移民。通过向新占领的土地不断的移民,逐渐同化当地的民众,以此来达到顺利吞并土地的目的,。移民的另一种方式,是把新占领土地上的民众全部迁走,迁到完全陌生的地方开垦荒地,或者安置在本国民众较多的地方,这样以来,新占领的土地便可以长期稳固下去。
由于这一系列的政策,新占领的土地就成了本土,俄罗斯出于对新占领本土的保护,需要再次向外侵略建立缓冲地区,重新征服的土地便再一次大规模的移民。
就这样,俄罗斯的土地越来越大。但这也侵占占领了许多它民族的地盘,使得其它民族都混合起来,具体分界很不清楚,例如乌克兰族与俄罗斯族,这就是造成乌克兰境内分离主义猖獗的原因。
(二)、苏联对加盟共和国“交地不交权”,让各国没有任何实权苏联对重要加盟国的优惠,解体后却成了负担
沙皇俄国末期,由于国力衰微,经济孱弱,沙俄内忧外患,由于民族混杂,分离主义盛行,大有分崩离析的意思。等到十月革命以后,波兰、芬兰、波罗的海三国相继独立。
为了遏制分离主义,苏联实行新政策,推行出“加盟共和国”这个概念。于是在苏联的境内,各种各样的加盟共和国开始建立起来,其中就包括乌克兰。
但即使这些国家建立了加盟共和国,其国家主权仍然受控于苏联,还是饱受压制。为了安抚这些“共和国”,苏联采取了给地不给权的政策。
像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苏联加盟国,都获得了苏联“慷慨赠与予”的大片土地。这些土地很多并没有加盟国的国民生活,大部分都是俄罗斯人。但还是为了稳定局势,将土地划分给了这些加盟共和国。
因为是交地不交权,虽然获得了大片的土地,但没有任何实权。可尽管如此,还是极大程度的地安抚了这些“加盟共和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的国内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些备受压迫的加盟国,终于趁着苏联解体趁机独立,还趁机拿走了当初划给加盟国的大量土地。导致大量的俄罗斯人滞留,为后面的分离提供了条件。
(三)、北约东扩与俄罗斯反制,遭殃的是乌克兰
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组织在苏联解体后,数次东扩,一直扩张到俄罗斯的家门口。面对这种情况,被俄罗斯压制了几百年的乌克兰也想加入北约,北约也频频暗送秋波。一旦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将会陷入极度被动的局面。
尽管普京多次严厉警告乌克兰和北约,不要挑战俄罗斯的底线,但对方仍然在不断试探,忍无可忍的普京,只能采取反制措施。其中就包括暗自支持本就对乌克兰不满的东乌民众,为其提供资金和安全保障,为俄罗斯争取尽可能大的缓冲地区。
由于得到普京的默许与支持,本就希望脱乌入俄的乌克兰俄罗斯族更加积极的准备,他们也希望可以早一点回归祖国的怀抱。
四、(四)普京步步为营,收拾苏联残局,乌东俄罗斯族振奋
面对西方的步步紧逼,普京首先使克里米亚半岛回归。克里米亚半岛位于黑海北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历史上,克里米亚属于克里米亚汗国,后期被俄罗斯吞并。同样是执行移民政策,慢慢的地,克里米亚半岛基本都成了俄罗斯族。
2014年,由于克里米亚强烈的脱离意愿,乌克兰宣布取消克里米亚自治,逮捕克里米亚总统,并由乌克兰当局亲自管理这片土地。乌国这一系列的操作终于引来了众怒,克里米亚坚决要求回归俄罗斯,并举行了独立公投。克里米亚的成功回归,极大的地刺激了乌东分离者,他们也期望能回归祖国,但时机还不成熟。
普京接下来是积极备战,做好承受北约大规模制裁甚至攻击的准备,他首先改革农业政策,种植谷物等粮食作物,使得俄罗斯从一开始的食物短缺,变成可以向其他国家出口粮食的程度,基本上实现了自给自足。
然后是发展能源产业,大量的油田矿场被开发,源源不断的天然气石油被出口到中国印度等国。保证资源上的自给自足。又努力发展军工产业,积极研发新武器,还将俄罗斯的军武推广到全世界,像印度、伊朗等国家都是俄制武器的买家。
做好了这一切,普京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地进军乌克兰,来把所有俄罗斯同胞联合起来。总得的来说,乌克兰的分离主要是历史移民和苏联政策造成的,但普京的战略目标也只是乌东部地区,把曾失去的东西再拿回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