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 E平等

2023-02-01 19:07 作者:宇文红星  | 我要投稿

平等(equality)

  马克思主义理论承认两种平等,这同革命后社会的两个阶段是一致的。在第一阶段,主要流行的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一分配原则——不同于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辩护的人的主张——只有在革命后的社会中才能首先实现;在这种社会中,迄今据以进行分配的一切其它标准都将作为不合法和不公正的东西而加以废除,然而,至少部分由于天资和能力的差别(这种差别或者是天生的,或者是周围环境条件的产物)所造成的个人成就的差异,以及由于不同个人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大有差别(从体格以及相应的衣着和营养的需求的不同,到家庭人口的多少造成的负担的不同),因此,这种分配原则还不能说是完全的平等(平等的待遇)。从形式上对每个个人旅行的都是同样的“理论上的平等”标准,但实际上每个人得到却是不平等的物质待遇。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是同革命后社会的高级共产主义阶段相一致的。只在共产主义的条件下,具有各种必要的不同需要的不同的人才能得到真正平等的待遇。比如,一个音乐家,即便并不公开演出也可以得到他所需要的乐器。当然,这里是预先假定,社会中那种普遍追求更多占有物的现象已经自行消失,社会将保证每个人有充分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且社会中再也不存在权力和特权的等级制了。如果要回答那种认为这种观点是“空想”的广泛批评,人们就可以用许多高度工业化社会中自发出现的“后物货价值观”来证明。可以说,当每个人确信能满足各种活动(包括使这些活动多样化)的需求,而且社会关系支持并表达这些活动时,追求财产的劲头就会自行衰退,一个“合理的适度”社会就会建立起来。                 (IF)

参考书目

① 艾格尼丝·赫勒尔:《马克思著作中的需求理论》,1976年英文版。

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 E平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