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环模外,饲中水分含量对品质的影响?
现今,饲料生产成本日益高企,企业利润逐渐趋向低位,因而饲料成本已是影响饲料企业的利润的主要因素。饲料企业要想赢在竞争中,生产成本将受到制约,因此要做到降低生产成本,就必须在生产效率和机器磨损上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除了饲料生产中的管理因素和机械设备原因外,饲料水分是影响生产成本的最关键的因素,科学地利用水分能够在不降低饲料品质的前提下,降低生产能耗、机械磨损和过程损耗,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同时保持饲料正常的水分,能够改善饲料适口性,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
及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秋冬季,由于气温低,生产厂家多用刚上市的玉米等,这些新上市的原料的水分一般较高,但由于原料是新鲜出厂的,因此产品的质量不易保证,生产生产成本也更高。玉米-豆粕型日粮在饲料生产制粒后,水分一般在13%以下,基本能满足品控规定,但随着米糠粕、DDGS等农产品的大量使用,使成品水分降到了12%之内。在春夏季节,饲料原料水分一般在11%-13%左右,加之夏季高温,饲料原料水分在粉碎和制粒过程中损失一部分,使得饲料成品水分很低,一般在9%-11%左右,低于政府要求的标准。饲料水分过低会产生饲料生产时粉尘增多、成品损耗率增加、制粒能耗增加、玉米糊化不理想、制粒环模磨损、饲料适口性下降等各方面因素,将会直接到影响食品企业的社会效益。
饲料的产品水分含量对饲料制造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饲料的产品水分含量,不仅影响饲料的内在和外在业务品质,而且对产品的出品率和社会效益有直接影响。一个年产3万t的颗粒饲料企业,年损失的经济效益可高达75万元。根据生产季节和原料的变化调整生产技术参数,尤其是调整制粒时调质工艺参数,可显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饲料产品品质。
饲料保水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刘春雪等研究了在混合机粉料中添加0%、0.5%、1.5%、2.5%的水分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粉料中添加0.5%、1.5%的水分,猪的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和9%,饲料利用效率也明显提高。其原因之一就是添加水分后,制粒过程中淀粉的糊化度和颗粒耐久性提高。添加2.5%水分没有提高猪的生长性能,是因为在调质前添加过多的水分会降低物料吸收蒸汽的能力,从而减少了调质温度,反而不利于淀粉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