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双]关于拉弥亚·深谣名字、武器及意识命名考据

2023-08-02 18:00 作者:西风Zephyrus  | 我要投稿

一.关于拉弥亚之名

       拉弥亚,希腊名λαμία,拉丁名lamia,原型是海神波塞冬与莱比(Lybie,即利比亚国的人格化象征,就像伯罗普斯与伯罗奔尼撒)所生的女儿,也因此成为了利比亚国的女王。她有着出众的美貌。宙斯爱上她,并使她成为了自己的情妇。

       但很不幸的是,天后赫拉发现了这段关系,怒不可遏的赫拉残杀了拉弥亚的所有孩子,并对拉弥亚施加诅咒,使其每当思念自己的孩子时就会在诅咒的影响下四处杀害幼童。诅咒还将拉弥亚变作了半人半蛇的怪物。就这样,本属于她的国度再也没有了她的容身之地

       其实希腊神话中很多这种事件:男性神滥情留下债,女性神暴怒报复女凡人,最后凡人还债,或是失去生命或是成为怪物。著名的另一半人半蛇怪物美杜莎也是这样。德国作家施瓦布曾经这样总结这个模型:庄园的男主人临幸女仆,而女仆自然无能拒绝。女主人得知后怀恨在心,却又无能报复男主人,只能残害女仆。在这个模型中,女主人和女仆其实都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而作为受害者的女主人又将这种加害转加到女仆身上。“拉弥亚”的故事,正是受害者又将伤害传递,使自己成为加害者的故事。

       拉弥亚的名字来由是拉丝特丽丝那句“既然她的母亲叫莱比亚,那就叫她拉弥亚吧”。莱比亚显然是“莱比(Lybie)”和“利比亚(Lybia)”的组合,因此这个由莱比亚所生的孩子便被命名为了拉弥亚。

       希腊神话的“拉弥亚”的故事其实也对剧情中很多细节有所暗示。就好像无能反抗作为“秩序”的化身的宙斯的拉弥亚一般,战双中的拉弥亚也对自己所生的处境没有选择的能力,只能被动的接受安排。同时,亚特兰蒂斯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就是其过于严格的“规定”——这或许也与宙斯的“秩序”神格相对应

       同时,希腊神话的拉弥亚被残害孩子、又被迫被驱使着残害他人的孩子,其中所能体现出的母爱的剥离主题也在拉弥亚身上有所体现。神话中的拉弥亚始终与自己的孩子无缘,正如战双的拉弥亚从未得到过母爱一样。

       我想着也许也是为什么,文案组安排来接触克希拉计划的升格者不是露娜派系的其他人,而是拉弥亚。因为她天然地就会对克希拉所“孕育”的那些东西感到厌恶,同时她也对“母亲”这一身份没什么特别的好感。所以破坏克希拉计划(即相当于毁灭了克希拉的“孩子”)的举动,必须是拉弥亚完成的,也只能是由拉弥亚完成的。

       (另外有一个小设定,算不得什么考据,觉得有意思就提一下:旧版拉弥亚立绘有很重的黑眼圈,这显然是由于失眠。而“拉弥亚”失眠的原因是赫拉剥夺了她的睡眠,准确说是使她不能够闭上眼睛,让她不断看着自己失控杀死孩童的画面。

       虽然战双的拉弥亚的黑眼圈肯定是有别的原因导致她睡眠不安,不过这个或许算一点小细节罢,感觉有趣就顺便分享了。)

 

 

 

 

二.关于武器——墨提斯

       墨提斯,希腊名Μῆτις,拉丁名Metis。希腊神话中的智慧之神,同时是大洋神女

       墨提斯是俄刻阿诺斯与泰希斯的女儿,他的父母是二代提坦神,并且共享着“海洋”的权柄。也因此墨提斯生来就继承着大洋神女的禀赋。

想象画《智慧女神》

       同时墨提斯还有着智慧女神的职能——要讲解其中的原理,就必须提一提印欧语系的造字法,再讲一讲她的父母。

       墨提斯的父母——俄刻阿诺斯和泰希斯——在最初的荷马史诗中是一对创世神夫妇,在后来的赫西俄德体系中才被归为由盖亚和乌拉诺斯产生的二代神。掌管海洋的神祇曾被尊为原始神,乃是由于希腊人认为银河与星海也属于俄刻阿诺斯与泰希斯所管辖的“河流与海洋”范畴。就好像北欧神话认为真理来自于树木,于是从trew中诞生了tree与truth一样——希腊神话认为浩瀚的宇宙(银河与星海)也属与“海洋”的权柄,因此一切知识都起源于海(作为水与大洋神的俄刻阿诺斯腰间的腰带代表着宇宙的运动,就是这个原因)。

       于是作为两个掌握着河流与海洋权柄的提坦神的结晶,经过提纯后的墨提斯便自然而然持有智慧的权柄。Metis在拉丁语中即是智慧之意,此后那些以智慧著称的神或人——比如雅典娜和俄底修斯——也被称为Polymetis。

雕塑《墨提斯》

       关于墨提斯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宙斯娶了墨提斯作为妻子,墨提斯怀孕后(怀的雅典娜),宙斯被祖母盖亚告知依据复仇女神的“涅墨西斯法则”,宙斯曾率领自己的兄弟姐妹们推翻父亲克罗诺斯的暴政并夺取神位,因此命运的回馈就是宙斯的后代未来也将造反夺取宙斯的位置。

       宙斯惧怕此事发生,于是听从了祖母盖亚的建议预先将墨提斯吞下避免孩子降世。可到了产期,雅典娜在宙斯的脑子里敲锣打鼓,宙斯实在受不了了,最后让赫淮斯托斯砍开头颅取出雅典娜。而墨提斯则留在宙斯脑内,标志着“智慧”留在了神王身上。此后的神庭没有重蹈覆辙,也是由于宙斯凭借“智慧”进行治理的缘故。

       雅典娜之诞生标志着希腊这片土地由原始母权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在荷马史诗诞生前,墨提斯是希腊土著的精神信仰,而宙斯则是随印欧人一同迁入希腊半岛的印欧神。因此这个故事便代表着希腊母权土著与印欧父权民族经过斗争,平衡成的新的文明——“雅典娜”。当然雅典娜身上的父权色彩更重,或许也表示着被征服民族的屈从。而留在宙斯脑内的墨提斯,则代表着本土民族保留了一些自己的文化与传统。

       雅典娜身为女性,在此后的表现中却与宙斯接班人别无二致。然而三代神王都是男性,这个略有些与涅墨西斯法则冲突的地方便是印欧人带来的神话对于本土母权民族精神的让步;而雅典娜本人的话“我完全忠属于父亲”则体现着父权社会文化在希腊土地上的发展。

武器:墨提斯

       墨提斯身上能与拉弥亚相关的元素大约有以下几点:

       1.父权与母权的诡异平衡——拉弥亚的父亲完全没在剧情中有过任何描述,存在感之低,这便好似墨提斯的母权存在。然而拉弥亚的生母莱比亚在生下她后也去世了,这便达成了一种诡异平衡(虽然略偏向于母方)——尽管是通过父母双亡来达成的,可这恰恰也加深了拉弥亚的悲剧色彩。

       2.智慧——拉弥亚从小在亚特兰蒂斯就是一个被很多人嫌弃的存在,因其智慧不能与那些绝顶聪明的研究员媲美,拉弥亚一直被看作是“没有价值”的人。当她用“卵”许愿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变得聪明、成为杰出的研究员。我想拉弥亚其实心底也一直有一种对“智慧”的向往吧。武器以墨提斯为名,或许正是不聪明的人鱼那心底的一点点希冀吧

       3.海洋——墨提斯本身具有海洋的权能,这与拉弥亚的出身有着基本的照应。拉弥亚从未见过父母一面,大海便状若她的父母。同时,战双的拉弥亚生父不知何许人也,但是希腊神话的拉弥亚父亲乃是海神——既然如此,大海何尝不能视作是拉弥亚的父亲?在这个层面上,拉弥亚与“拉弥亚”、拉弥亚与墨提斯的海洋元素得到统一。

       与此同时,司“海洋”的墨提斯被司“天空”的宙斯所吞噬,在希腊神话中昭示着世界的权柄收归集中于天空,而在拉弥亚身上或许昭示着来自大海的拉弥亚,终将为属于她的天空所悦纳。那深海之鱼也能仰望的天空,不仅是空中花园,也不仅是近地轨道,而是那灿若汪洋的星海。俄刻阿诺斯与泰希斯已经向我们证明宇宙同样也是海洋,我想拉弥亚也终会投入属于她的星海中

 

 

 

三.关于意识——德珂朵

       德珂朵,希腊名δερκέτο,拉丁名Derketo,希腊神话中的鱼神,辖地在叙利亚一带。爱与美神阿芙洛狄忒曾经作弄她,使她近乎疯狂般地爱上一位叙利亚青年坎斯特洛斯,并为他生下一个女儿。生下女儿后,德珂朵意识到自己失身于人类是多么羞耻的事,于是抛下女儿、利用鱼神权柄将双腿变为鱼尾跳进湖里逃走了。后来一群鸽子从一位牧人家里偷取奶油和奶酪来喂养女婴,终于牧人发现了她,将她带到首领那里,首领为她赐名赛米拉米斯。

       (没错这就是亚述帝国那个传奇女王赛米拉米斯的传说,并且各方面都和罗马始祖的故事极为相似——同样的被丢弃,同样的被动物抚养,同样的被牧人发现并收养x)

       据笔者个人考证,德珂朵可能并不是印欧人来到爱琴海和小亚细亚地区前就有的神,而是一个外来神。具体进入希腊—罗马神话体系的时间不明,但必然发生在安条克征服之后。德珂朵的舶来原型应是亚美尼亚的鱼之女神爱塔盖逖丝(Atargatis)。所谓女儿赛米拉米斯作为亚述的女王,其实也不属于希腊—拉丁的爱琴海—地中海体系文明,而属于西亚文明,因此这个传说很可能源自亚美尼亚,在希腊兼并了叙利亚地区后才进入爱琴海体系。

意识:德珂朵

       德珂朵作为拉弥亚的战术意识,首先具有的一层照应便是她的权柄——“鱼”。并且她由于羞于自己的劣迹而将双腿化作鱼尾逃离,也与拉弥亚的形态相对应。

       其次,依旧使用表征主义手法对故事加以解析——德珂朵对女儿生而不养的行为,某种程度上也与拉弥亚的生母莱比亚一致。尽管莱比亚乃是由于生拉弥亚时就已去世,但不可否认的是莱比亚对于拉弥亚、墨提斯对于雅典娜、德珂朵对于赛米拉米斯都存在一种生而不养的行为。在这个层面上,德珂朵这个意识或许也昭示着拉弥亚人生中母爱的缺失吧。拉弥亚本身的名字、武器的命名和意识的命名都围绕着一个核心要素“母亲”,这是否也暗示人鱼的心中那挥之不去的遗憾?

       另外或许还有一层照应——德珂朵失身于凡人因此羞愧,而莱比亚呢?拉弥亚的生父从未在剧情中出现过,显然可知她的父亲不是亚特兰蒂斯的研究员。那么拉弥亚的母亲莱比亚作为被选上亚特兰蒂斯的精英,前途无量,却与这么一位或许是普通人的男人结合生下拉弥亚,不正像德珂朵委身于凡人一样么?同样的,拉弥亚和赛米拉米斯一样,被不是自己父母的人们养大,而这也许也是身份的鸿沟所必然带来的结果——后代生命中双亲之爱的缺失。

 

 

 

       拉弥亚的一生中是遍布着苦难与流离的,这份苦难自她出生起就已经注定,并将永远以类似预言的形式附着在她的名字上伴随她一生。所以说露娜派系的升格者其实也与大多数构造体并无什么不同,他们的选择往往也身不由己,只是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着飘散到不同的方位而已。

       这一切正如博尔赫斯在《德意志安魂曲》中所写“一个人从出生的一刻起直到死亡为止,所能遭遇的一切都是由他本人诞生前决定的。因此,一切疏忽都经过深思熟虑,一切邂逅都是事先预定,一切屈辱都是惩罚,一切失败都是神秘的胜利,一切死亡都是自尽。”

       拉弥亚迄今为止的生命其实都是与自己的出身相抗、寻找自己的价值的过程。尽管现在还没有完全实现梦想,但没有关系——“大海”仍然永远属于她,星河仍然永远等待她。

       Per aspera ad astra——苦难羁途,终抵繁星。

 

 

 

本期参考文献:

《西方名女》——乔万尼·薄伽丘

《希腊神话故事》——古斯塔夫·施瓦布

《希腊罗马神话》——菲利普·马赛蒂克

《巴比伦与亚述神话》——唐纳德·麦肯齐


[战双]关于拉弥亚·深谣名字、武器及意识命名考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