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专注于自己付出努力,我的集电复试上岸之路这样炼成!

2023-03-09 09:44 作者:苏世考研  | 我要投稿

大概下周软微就要公布复试线了,最近许多同学都在私信询问关于软微复试的详情,小苏特邀北大软微各专业上岸学长/学姐分享他们的复试经验,干货满满!

今天是北大软微金融科技上岸学长的经验分享,赶紧瞅瞅(以下均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


受小苏之邀,给即将复试的你分享一下我的考研历程,也预祝大家复试取得满意成绩,成功上岸,圆梦北大。

先说几句废话,从21号初试成绩出来到现在,好多群都在讨论今年集电的复试线会是多少,有说340的,也有说350,360的,似乎360是最高;看着群里的讨论,想想曾经的自己,只想说一句话:真的是越来越卷了。其实今年整体分数跟21年很像,21年的集电可是直接从20年的300飙升60分到360,吓退了不少同学,但这两年下来,应该趋于平稳了,具体我们一起静候院线!

既然选择了北大,就尽一切可能去尽早上岸,感觉往后上岸只能是越来越难!


复试准备

英语方面就是按自我介绍准备的,但也有可能被问到用英语介绍课程或者项目等。通过往届学长学姐的复试经验,了解到复试可能涉及到的科目有数字电路、模拟电路、c语言、半导体物理。

在初试成绩出来后就开始着手复习,因为我是报了苏世课的,我主要是通过网课+看教材配合苏世学长学姐给的参考资料的形式。复试不同于初试,基本不会涉及到公式计算这些,重要的是把每个章节讲了什么还有一些常考的基本概念要了解清楚。可以去网上(或者上岸学长学姐或者机构)找一些复试可能会问到的数电模电、c语言问题合集自己过一遍或者是一些经验贴。

关于项目经历,我本科阶段没参与过什么科研项目,个人陈述上能写的东西很少,于是就重点看了一下毕设,虽然可能与集成电路关联性没那么强但毕竟也是自己唯一能接触到的科研,以免在被问到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复试形式

主要就是英语环节+抽题回答(这里还好苏世安排了模拟面试,等于提前彩排了。虽然很早就知道是怎么面试的,但实际即使面多学长学姐还是有点紧张!)

我个人的感觉就是准备的东西能用上的少之又少,因为老师每天要面试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问学生太多的问题,而我找到的和苏世发的资料涉及的内容太多。建议大家在准备的时候不要刻意去攻克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复习备考心态;面试时如果老师碰巧问到了还可能因为一时紧张而思绪全部乱了,有些得不尝试,当然你其他准备的很好,时间也够另说。

在老师的自由提问环节也是一个问题问到你答不出来为止,不会的问题诚恳道歉说不太了解或者不会以后会学习这个方面的知识就可以老师也不太会难为复试的同学,但最好不要不懂装懂,很有可能到后面无法自圆其说了。因为每个老师手里都有你的复试材料,所以个人陈述或者本科成绩单上有的课程老师也会关注的到,比如半导体物理、数电模电等知识,最好复习的全面一些。关于项目和毕设我自己是没有被问到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了解一下芯片领域的前沿知识,比如基本流程和相关技术等。


复试经验

最重要的是自信!每个人都可能在复试过程中被问到自己不会或者没接触过的问题,这个时候保持好的心态不要自乱阵脚就很重要。可能没复试之前觉得这个过程很煎熬很漫长,但在复试过程中回答几个问题之后就很快过去了,所以放平心态,相信自己!


最后

初试分不太理想的同学,更需要好好准备,毕竟软微初复试占比7:3,还是很危险的。不过机会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去年就不少逆袭成功的。复试2.3分相当于初试的5分,所以复试还是可以拉开不少分数的。

对于已经通过初试的同学,你们已经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了,复试就是最后一关啦,在这个时候更不能松懈了。准备复试的这一个月确实很漫长也很煎熬,可能很多人沉浸在取得了好成绩的喜悦中,也有人觉得初试发挥不尽人意,但已经坚持了那么久,只要再坚持最后一下就好,用心准备,最后一定可以取得理想的结果,最后圆梦北大!

借这个机会,在这里感谢一下星空学长,谢谢


题外话

在考研的过程中网上会有各种机构的相关信息,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培训机构也只能提供到辅助的作用,比如帮我们整理一些资料,可以省下我们不少的时间。但关键还是在于我们个人,不要被外界的种种信息所影响,专注于自己付出努力,这样才能在万千考生中脱颖而出。


专注于自己付出努力,我的集电复试上岸之路这样炼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