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随笔
久违的今天,深秋的滨海,突然感受到了来自人间的温暖以及烟火气,突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想法好像真的多到爆炸,冒出一些很不切实际的ideas,但是作为成年人,好像你就不应该有想法,不应该有追求。因为你不只是为了你自己,还要为了爱你的人。
曾几何时,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及观点是我们的权利,我们一直在宣称nice to everyone,但它真的存在吗?还是说,我们永远都在努力的寻找以及维持这种相对的Justice to everyone呢。
今天小时候教我重奏的老师出现在了我现在的学校,一下子把我带回了我小时候的感觉,就像我和Therapist讲的一样,我好像突然有个人给我兜底了。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不需要一个人来帮我承担这些责任因为这些都是你自己要学会承担的,但毕竟小时候的那些日子,那些美好的日子,回忆,都是实实在在经历过的,都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呀。我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在鲍家街43号长大的经历,是我这辈子不可磨灭的财富,中央音乐学院的光芒会永远照耀我的前程。
那是家呀,多少次我们等在1401门口,等着专业老师结束考试出来给我们的评价。有的时候会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而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更努力的练琴。我现在还依稀记得我们第一次去国家大剧院演出的场景,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命运交响曲,李心草老师带队。还有贝多芬第七交响乐回响在1401青交的排练厅。休息的时候我们会拿着水杯去走廊里接热水,因为只有热水那个时候。听着学姐学长们吐槽这曲子对圆号来说到底有多难,然后我们就在旁边偷偷幸灾乐祸。多少次我们赶着点儿去上文化课但是因为人太多,所以我们根本趁不上电梯只能自己默默的爬楼梯。还有突然忘带mute的尴尬,导致飞速跑到1563去抓一只弱音器再跑下来排练。曾几何时我也想过赶紧结束这种生活,但没想到这些琐碎的小事却成为了我人生当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我正在一步一步的变成我之前从来不会想过变成的那个样子。但当我拿起谱子,拿起同一首曲子的时候,我还是那个我,坐在大剧院演贝五的那个我,和七年前没有任何区别。或许这就是音乐的力量,为人生,也为自己。
愿,横笛和愁听,斜枝依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