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电气设计 | 如何理解强条“埋在土壤内的外接导体应采用铜质材料或不锈钢材料,不应采

2023-10-29 09:47 作者:光伏设计-光伏造价  | 我要投稿


一、规范要求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7. 2.8 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4 接地装置采用不同材料时,应考虑电化学腐蚀的影响;
条文说明:4接地装置中采用不同材料时,应考虑电化学腐蚀对接地产生的不良影响。为了防止电化学腐蚀,当利用建筑物基础作为接地装置时,埋在土壤内的外接导体应采用铜质材料或不锈钢材料,不应采用热浸镀锌钢材。

解析:

①规范正文:仅规定了“接地装置采用不同材料”的一种情况下要考虑化学腐蚀。

②条文说明:接地装置采用不同材料;“埋在土壤中……”;两种情况下都要考虑电化学腐蚀。

③显然条文说明扩大了正文的应用范围。

二、“埋在土壤内的外接导体应采用铜质材料或不锈钢材料,不应采用热浸镀锌钢材。”要不要按强条执行?

答案是要执行的,条文说明效力不如正文,但也是正确理解执行正文的依据。同时该条文解释中的要求也是有规范出处和理论依据的。

①混凝土中的钢,与土壤中的钢会产生1V电气化学点电位差,会造成土壤中的钢电化学腐蚀。

②混凝土中的钢,与土壤中的铜在电气化学电位接近,不产生电气化学反应,不易腐蚀。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5.4.5 在敷设于土壤中的接地体连接到混凝土基础内起基础接地体作用的钢筋或钢材的情况下,土壤中的接地体宜采用铜质或镀铜或不锈钢导体。条文说明解释得更为清晰:混凝土中的钢产生化学电池的电位在电气化学系列中接近于铜在土壤中的数值。所以,当混凝土基础中的钢材与土壤中的钢材连接在一起时,会产生约1V的化学电池电压,它将引发腐蚀电流从地中钢材经土壤流到潮湿混凝土内的钢材,而使土壤中的钢材溶解到土壤中产生腐蚀作用。在土壤中的接地体连接到混凝土基础内的钢材的情况下,土壤中的接地体宜采用铜质、外表面镀铜的钢或不锈钢导体。”    另外,在IEC 62305—3:2010第141页“E.5.6.2.2.2混凝土中的金属”中指出:“由于钢材在混凝土中的自然电位,在混凝土外面添加的接地体宜采用铜或不锈钢接地体。”
三、接地极、接地装置怎么区分?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为GB/T 50065—20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①接地系统=接地装置+电气装置接地连接器件;②接地装置=接地线+接地极或接地网或接地体;③接地网=接地极(接地体)及其相互连接的部分(接地极之间的连接线并不是规范术语中的“接地线”的定义)④连接接地极的连接线是什么?是接地装置的一部分,土壤中埋深不应低于0.5m,《民标》要求不宜低于0.6m。能否用地板结构钢筋呢?——有较大争议,因为雷击跨步电压和埋深有关,底板钢筋距离人员太近,普遍认为埋深在0.8m以下是安全的,否则就要采取《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中4.5.6条的措施。


电气设计 | 如何理解强条“埋在土壤内的外接导体应采用铜质材料或不锈钢材料,不应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