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
我从几年前就发现气候不太对劲了,在我小的时候,夏天是夏天,冬天是冬天。
我想过不了多久,也无需再分春夏秋冬了,大概以后的温度会恒定在一个范围之内。
服装业也将面临改革,设计师们也不会再为四季着装的风格而烦恼了。
这样一来,以后买衣服只需考虑好不好看,而不用考虑换季的问题。比如我想买一件好看的短袖,但是夏天马上就要过去了,所以只能作罢——这种烦恼将不复存在。
恒温确实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让人一劳永逸,服装业还会创造服装的款式,这下人们的烦恼又来了,我刚刚说的“好看”这个问题,或许会成为人们新的烦恼。
好看是自己决定的吗?当然不是,好看是由普罗大众决定的。
我们现在的服装风格,一样是被其他人影响着,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成立,别看现在服装款式、颜色、花纹都不同,但本质上还是一样的,我们还是会在意别人的眼光。
再往深了说,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是由别人决定的。
我前几天买了一把吉他,至今不太清楚动机是什么,我也不会弹,到了这个年纪也不会想着用吉他去吸引异性的注意了。
既然买了那就得学啊,我找到了一个吉他教学视频,开始学了起来,右手还好,但一到左手的时候可就太痛苦了。
爬格子什么的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大酷刑,我手比较小,手指也短,手指按在琴弦上的时候硌得生疼,于是我上网查了查有没有什么诀窍,还好网友说过一个星期就好了,所以我打算一周后再练。
假如我真这么做,那一周后我可能都想不起我还买了一把吉他了。
我想的是,要是能够学会,以后就能带着吉他去和朋友们聚会,到时候再展示一下自己的技术。
问题就在这里了,为什么只能学会了以后才能带着吉他去聚会?
为什么不能没学会就去向他们展示?哪怕是展示吉他的做工呢?
朋友这种东西,一旦嘲笑起你来是没有一个度的。我比较了一下,朋友说出的话,很多时候比你老板、老师责怪你时说出的话还要过分。
因为老板、老师的责怪你一般不太放在心上,通常你对一个人上了心,那你离被伤害的距离就不远了。
即便我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买吉他,但我也不想等真有机会在别人面前弹的时候被他们嘲笑,于是只剩下一条路——练好吉他。
其实也不止这条路,我大可以放弃学习吉他,一样能够参加聚会啊,聚会的门口也不会写不会弹吉他的人禁止入内,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想弹给别人听吧。
这算是主动吸引他人的目光了,是压力也是动力。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初中时的一件事,那天的班会上面,班主任很气愤,因为我们班的成绩整体下滑,年级前十的名次我们班一个都没占。
在这里要解释一下,当时年级上有二十个班,只有四个重点班,我们班就是其中一个。以此为前提,就能理解班主任为什么生气了吧。
对了,我觉得最搞笑的是初一到初三,累计所有的考试,获得年级第一这项荣誉最多的同学并没有出现在重点班里。
正因如此,有一次我们班的班长还是学习委员考到了年级第一的时候几乎全班同学都为她骄傲,我也一样,虽然这件事跟我并没有什么关系。
顺带一提,我的成绩一直就没有好过,是典型的差等生,在班上也是个小透明般的存在。
时至今日我想旧事重提的原因在于那天班主任说了很多的话,就是说教之内的,大概哪个学校的老师都一样吧。
班主任讲话的时候我的目光会不自觉地瞟向那个曾经考过年级第一的同学,她当时是什么状态呢?是昂首挺胸地接受批评?还是垂头丧气地看着课桌?我早忘了。
到了现在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当时我的目光会瞟向她,那不经意的目光中究竟散发着怎样的情绪?是只有我一个人,还是全班都这么瞟了她一眼呢?
我还有一个问题不明白,班主任的话,到底是对全班说的,还是仅针对几个人?
事实上像我这种等级的学生,成绩基本不会有太大的浮动,一翻开卷子,哪些会,哪些不会,一目了然。
人们对优秀的人总是抱有过高的期待,转换到成年人的视角,我都不会对当时的我抱有什么期待,有这功夫不如抓紧时间讲两道题。
可班主任依旧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来批评全班,他想批评谁?或者这么问,他想挽救谁?
如果我的猜测有那么一点点的正确,那个作为班级榜样的同学当下究竟是什么心情呢?
说到这里,我想世界上大部分人可能都不清楚随意一眼的目光竟有如此强大的效果。
若是每个人能够注意到这一点,在看向他人的时候保留一丝善意,那么此文的目的就达到了。
根据我个人的经历总结一下:大概就是该看别人的时候就看,不该看的时候就不看吧。
感觉说了句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