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数上笔记

一、极限
(一)极限的定义
1.极限的定义:f(x)是x的函数,若在x的某个变化过程中,f(x)趋向于a(a为某个确定的数),则a就是在x的这一变化过程中f(x)的极限。
(二)极限存在的充要条件
1.极限存在的充要条件为左右极限存在并且相等。

(三)极限的求解
1.无穷小与无穷大
(1)概念定义
①无穷大
注:无穷大是变量,不是“很大的数”,是极限不存在的一种情况,即无穷大没有极限。
理解:高数中的“无穷大”其实就是包括我们平常认为的“无穷大”和“无穷小”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尤其是“无穷小”,对于初学者极易被遗忘与混乱。这里的“无穷小”与下面的“无穷小“不是同一个意思。
②无穷小:x的极限是0,即x为无穷小。
注意:0的极限还是0.即0是无穷小,无穷小是一种趋向于0的状态。
(2)等价无穷小替换
当x→0时,x~sinx~tanx~arcsinx~ln(1+x)~(e^x)➖1
(1-cosx)~(1/2)x^2
(1+x)^a➖1~ax (a≠0)
注:x可以替换为任意趋近于0的变量,如2x(x→0)。

(3)低阶、等价、高阶无穷小的比较
设α、β是两个无穷小
limβ/α=0,即β是更高阶无穷小,β=o(α)
limβ/α=∞,即β是更低阶无穷小
limβ/α=k(其中k为常数),即β是α的同阶无穷小
limβ/α=1,即α、β都是等价无穷小。
注意:等价无穷小是同阶无穷小的特殊情况。
易错:“阶”与“价”要睁大眼睛看看啊!

2.关于e的公式
lim(1+x)^(1/x)=e lim(1+ax)^(1/ax)=e
x→0 x→0
变式1:
lim(1+1/x)^x=e lim(1+a/x)^(x/a)=e
x→∞ x→∞
变式2:
lim(1+ax)^(1/x)=lim[(1+ax)^1/ax]^a=e^a
x→0 x→0
lim(1+a/x)^x=lim[(1+a/x)^x/a]^a=e^a
x→∞ x→∞
(四)极限求解的类型总结
1.代入计算型
2.多项式比型

3.洛必达法则:当所求极限为0/0和∞/∞型时,可以采用分子分母同时求导的方法求解。 ①0/0型;②∞/∞型;③0*∞型转化为∞/∞型;④∞➖∞转化为0/0型。

注意:可以使用等价无穷小时,优先使用等价无穷小。


4.复合函数极限 y=[f(x)] ^g(x)
①0^0型转化为∞/∞;②1^∞型转化为0/0型;③∞^0型转化为∞/∞型。


二、连续
(一)连续存在的充要条件
判断函数f(x)在x0点处连续,当且仅当f(x)满足以下三个充要条件:
①f(x)在x0及其左右近旁有定义。
②f(x)在x0的极限存在。
③f(x)在x0的极限值与函数值f(x0)相等。
(二)连续的定义
函数在x处连续的定义是:任意的ε>0,存在δ>0,当丨x➖x0丨<δ,有丨f(x)➖f(x0)丨<ε即limf(x)=f(x0)。
x→x0
(三)左右极限的计算
极限存在的充要条件是左右极限存在且相等。
利用极限判断连续。
(四)间断点的判断
1.第一类间断点
(1)可去间断点:左右极限存在且相等。
(2)跳跃间断点:左右极限存在,但不相等。
2.第二类间断点
(1)无穷间断点:在某点处左右极限至少一个不存在。
(2)震荡间断点:左右极限都不存在且函数图像剧烈震荡。如:sin(1/x)
(五)已知连续求参数


三、导数
(一)导数的定义
1.导数的定义
y'=f'(x)=dy/dx
2.导数定义公式

(二)可导的充要条件为f'-(x0)=f'+(x0)
1.可导必定连续,连续未必可导
2.可导是连续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连续是可导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三)求导的基本公式


(四)导数计算的所有类型
1.初等函数求导(直接利用求导公式)
2.隐函数求导(左右两边同时对x求导)
例1:求由x➖y➕siny=0所确定的隐函数的导数(dy/dx)
解:两边对x求导:1➖dy/dx➕cosy(dy/dx)=0
化简移项得:dy/dx=1/(1➖cosy)
例2:求由xy➖e^x➕e^y=0所确定的隐函数的导数(dy/dx)
解:两边对x求导:y➕x(dy/dx)➖e^x➕e^y(dydx)=0
化简移项得:dy/dx=(e^x➖y)/(x➕e^y)
3.两类对数求导法则
例1:已知函数y=x^sinx(x>0)求dy/dx。
解:两边同时取对数:lny=sinxlnx
两边同时对x求导数:(1/y)(dy/dx)=cosxlnx➕sinx/x
化简移项得:dy/dx=y(cosxlnx➕sinx/x)
代入y=x^sinx:dy/dx=(cosxlnx➕sinx/x)x^sinx
例2:已知y=x^x^2,求dy/dx。
解:dy/dx=[e^(x^2·lnx)]'=[e^(x^2·lnx)](2xlnx➕x)=x^x^2(2xlnx➕x)
4.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导数

5.函数可导求参数


无穷小乘以有界函数仍为无穷小。
6.函数可导求极限

总结:看到“可导”(即左右导数相等)联想到“连续”(即函数值等于极限值)。
(五)极值与最值
1.单调性
(1)概念:即函数的增减性,分为单调递增和单调递减
(2)驻点:若函数可导且f'(xo)=0,即为f(x)的驻点,f(xo)即为函数的极值。
注意:驻点与单调性没有必然惯性,导数不存在和没有驻点的情况下函数也可能存在单调性。
(3)单调性的判断
在x∈(a,b)区间内,若f'(x)>0,即f(x)在区间[a,b]上是单调递增的;
若f'(x)<0,即f(x)在区间[a,b]上是单调递减的。
(在判断一个函数的单调性时,不能仅考虑某个区间,要考虑整个定义域上的单调性。)


注意:驻点和间断点都是单调性改变的可疑点。
2.凹凸性
(1)概念:描述图像弯曲方向的一个性质。凸,凹。
(2)拐点:若f''(xo)=0且f''(x)在xo两边变号,xo即为f(x)的拐点。
(一个函数可以有多个拐点或没有拐点)
(3)凹凸性的判断方法
在x∈(a,b)区间内,若f''(x)>0,即f(x)在区间[a,b]上的图形是凹的;
若f''(x)<0,即f(x)在区间[a,b]上的图形是凸的。

四、中值定理
(一)罗尔中值定理
定义:如果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内可导,且在区间端点的函数值相等,即f(a)=f(b),那么在(a,b)内至少有一点ξ(a<ξ<b),使得函数f(x)在该点的导数等于0,即f'(ξ)=0.
几何解释:在曲线弧AB上至少有一点C,在该点处的切线是水平的。
介值定理是闭区间连续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在连续函数的一个区间内的函数值肯定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二)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定义:如果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内可导,那么在(a,b)内至少有一点ξ(a<ξ<b),使等式f(b)➖f(a)=f'(ξ)(b➖a)成立,结论亦可写c成 [f(b)➖f(a)]/(b➖a)=f'(ξ)。
几何解释:在曲线弧AB上至少有一点C,在该点处的切线平行于弦A。
构造函数解决问题
五、不定积分
(一)积分公式

注意:求不定积分时一定要记住加上C。
(二)不定积分的计算


总结:对于凑微分法,在x前乘以的系数要在整体乘以其倒数,在x前加或减的常数,可以凑出符合题目所需要的,但无需还原,因为常数的导数都为0.



上面两题最后两步的C表示意义不同:C2=aC1.

把上面结论背了直接秒杀。





六、定积分
(一)定积分以及基本性质
1.定义

说明:a为积分下限 b为积分上限 x为积分变量
f(x)为被积函数 f(x)dx为被积表达式

2.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3.定积分存在定理
定理1: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连续,则f(x)在区间[a,b]上可积。
定理2:设函数f(x)在区间[a,b]上有界,且只有有限个间断点,则f(x)在区间[[a,b]上可积。
4.定积分的性质


性质6中“a➖b”改为“b➖a”。
5.积分上限函数


6.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二)定积分计算的所有类型




2.分部积分

(三)反常积分




3.无界函数的反常积分




七、微分方程
(一)微分方程的运算(同导数的运算)
1.基本公式:

2.基本微分运算:

3.复合函数的微分公式:

(二)求微分方程的所有类型
求微分方程中通解与特解的定义:

1.一阶微分方程





2.可降阶的二阶微分方程

以上笔记是结合“期末帮”高数上期末考试视频讲解和本人考试要求以及做题经验所做的笔记,详细视频大家可以去看看,个人认为特别棒,对于期末考试绰绰有余,唯一的缺点就是ppt上有些小错误,然后我在上面的笔记中都有标记。